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雲集窯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雲集窯遺址群位于衡南縣新縣城雲集鎮雲集村,臨湘江西岸,呈帶狀分布,規格大、數量多,在全國也不多見。雲集窯為民間龍窯,始建於唐代末年,興盛於宋代,終於元代,燒造時間400餘年。雲集窯是湖南省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時間最長、貯存量最多的古窯址群之一,對研究我國陶瓷發展有着重要價值。

2013年,入選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建築規模

雲集古窯遺址坐落在湘江沿岸雲集黃金村,現存窯址八座,曾在1997年考古發掘出土兩條五代至北宋的龍窯和大批器物標本以及珍貴文物[1]。其中2號龍窯,長達50米,前後有二道由4個匣缽壘成的擋火牆。如此之長的二次投柴孔且保存完好的龍窯,在國內尚屬首次發現。2號窯上層覆蓋的堆積物近三米,在二米左右處分別出土了刻有「太平興國四年」、「衡陽縣界窯」和「黃竹下窯」的銘文器物和窯具,在同一窯內出土三件標年器、定名器,這在全國是非常罕見的。出土的大量銘文器物的數量,在我國其他古窯址中相比較,出土銘文器物也是比較多的,特別是金玉滿堂、天下太平、福壽嘉慶等銘文器物。

文物價值

雲集窯址現已被列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它的發掘,為我國陶瓷史的研究,提供了大量的、珍貴的、甚至是前所未有的實物資料,是我國陶瓷考古發現的又一重大突破。

雲集窯遺址博物館設計方案已基本獲得通過。地質勘探人員對遺址地下土層進行了勘探,為設計面積3999平方米的博物館建設做準備。

歷史沿革

發掘

1987年,共有47座窯址在衡南縣湘江兩岸的9個地方被發現,其中以石塘雲集村為多,故名雲集窯址。

窯址分布于衡南石塘、松柏、向陽等鄉鎮,還有茶市鎮怡谷村,相西鄉勤豐村、黃獅鄉漁市村。

遺址博物館

2013年,衡南縣雲集窯遺址博物館設計方案已基本獲得通過。

地質勘探人員對地下土層進行勘探,為設計面積3999平方米的博物館作準備[2]

窯藏特色

雲集窯設施齊備保存完好,有窯頭、窯尾、窯壁、窯床、擋火牆、火膛、煙道等百餘米長的龍窯。

窯址文化堆積層厚3-4米。採集標本有豆青色、米色釉陶。器物有、壺、、碟及燒缽、墊圈、文釘等。

視頻

雲集窯 相關視頻

大宋御盞——龍窯柴燒建盞全過程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