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五音戲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五音戲《牆頭記》原圖鏈接來自 搜狐 的圖片

五音戲是流傳於山東省淄博濟南的一種地方劇種。19世紀起源於山東章丘、歷城。原為邊打鼓邊唱的「秧歌腔」小戲,無文場伴奏,劇情反映勞動者的普通生活。後加入文場伴奏,規模和表現題材都有所擴大。有小旦、小生、小丑等行當。五音戲的表演口語化,一般先吐字後行腔,女腔後尾用假嗓,歌調優美,適合表達豐富的情感。傳統劇目有160多部,包括《王小趕腳》、《拐磨子》、《親家頂嘴》、《牆頭記》等。鄧洪山(藝名「鮮櫻桃」)是20世紀五音戲的代表人物,其「飄眉、送目、飛老鴰」的表演技法深受群眾喜愛。

2006年,五音戲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起源

五音戲原名「肘鼓子」或「周姑子」戲。(周貽白《中國戲曲論叢》認為,「周姑子」為「肘鼓子」訛傳)是由邊打鼓邊歌唱的「秧歌腔」發展起來的。至今傳統戲《大裁衣》中還保留着一些原始唱詞,如:「我就會打鼓,你就會敲鑼,打起鑼鼓唱秧歌,秧歌唱來唱秧歌」,距今已有二百多年的歷史。它與山東省境內流行的柳琴戲茂腔柳腔、同屬於肘鼓子系統。

據老藝人鄧洪山(藝名鮮櫻桃)[1](1996年92歲)回憶,他父親鄧九星的老師叫荀興旺,荀興旺的老人叫鐵笛,鐵笛是當時有名的肘鼓子戲小生,從鐵笛---荀興旺---鄧九星---鄧洪山,四輩相傳的時間對照起來,也有二百多年的歷史

藝術特色

五音戲表演時一般是先吐字,後行腔,曲調口語化,腔調旋律變化較多[2]。其演唱用本嗓,女腔尾音旋律延長,後尾用假嗓翻高,稱為「雲遮月」,曲調優美質樸,適於抒發多種感情。五音戲的劇詞,生活氣息、鄉土色彩濃厚,群眾詞彙豐富,具有民間口頭文學的特點。最初,五音戲的表演以二小(小旦、小生)戲、三小(小旦、小生、小丑)戲為主,無文場伴奏,內容多反映民間生活,後經發展增添了文場伴奏,劇目也更為豐富。五音戲的傳統劇目頗為豐富,據統計有160餘出,主要有《王小二趕腳》、《王二姐思夫》、《拐磨子》、《彩樓記》、《王定保借當》、《牆頭記》、《趙美蓉觀燈》、《王林休妻》、《鄉里媽媽》、《王婆說媒》、《張四姐落凡》、《松林會》、《親家頂嘴》、《安安送米》等。由於表現的多是當地農村婦女的形象和生活狀態,故生活氣息強烈,地方特色濃郁,方言純樸自然,常用民間諺語和形象比喻,言簡意賅,深得一方百姓喜愛。

視頻

五音戲 相關視頻

淄博市五音戲劇院建院六十周年綜藝晚會
走進五音戲之五音戲特有鼓點欣賞

參考文獻

  1. 清越流芳「鮮櫻桃」,淄博新聞網,2017-12-22
  2. 五音戲,中國網,2007-0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