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五龍蘭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五龍蘭為馬鞭草科馬纓丹屬植物馬纓丹Lantana camara L.的根。

植物馬纓丹,原產美洲熱帶地區,現在我國台灣、福建、廣東、廣西見有逸生,世界熱帶地區均有分布。

具有清熱瀉火,解毒散結之功效。

主治感冒發熱,傷暑頭痛,胃火牙痛,咽喉炎,痄腮,風濕痹痛,瘰癧痰核。

基本信息

中文名; 五龍蘭

外文名; Root of Common Lantana

拉丁名; Latntana camara L.

來源

藥材基源

為馬鞭草科植物馬纓丹的根。植物形態詳"五色梅"條。

採收和儲藏

全年均可采,鮮用或曬乾。

原形態

五龍蘭,直立或蔓性灌木。

植株有臭味,高1-2m,有時呈藤狀,長可達4m 。莖、枝均呈四方形,有糙毛,常有下彎的鈎刺或無刺。

單葉對生;葉柄長約1cm;葉片卵形至卵狀長圓形,長3-9cm,寬1.5-5cm,基部楔形或心形

邊緣有鈍齒,先端漸尖或急尖, 表面有粗糙的皺紋和短柔毛,背面具小剛毛,側脈約5對。

頭狀花序腋生,花序直徑 1.5-2.5cm;花序醒粗壯,長於順柄;苞片披針莆,

長為花萼的1-3倍,有短柔毛;花萼筒狀,先端有極短的齒;

花冠黃色、橙色、粉紅色至深紅色,花冠管長約1cm,兩面均有細短毛,直徑4-6cm;雄蕊4,內藏果實圓球形,成熟時紫黑色。全年開花。

生境分布

生態環境

常生於海拔80-1500m的沙灘、路邊及空曠地。

我國庭園有栽培。福建、台灣、廣東、廣西有逸生。

摺疊資源分布;

原產美洲熱帶地區。

藥理作用

抗炎作用

灌胃給予五色梅根水煎濃縮液20g/(kg·d),40g/(kg·d),連續3-6d,能顯着抑制蛋清所致的大鼠足腫脹百分率;

顯着降低醋酸引起的小鼠腹腔毛細血管通透性增高,呈明顯的抗炎作用。

鎮痛作用

灌胃給予上述劑量的水煎濃縮液,顯着減少醋酸所致小鼠扭體反應次數;延長熱刺激所致小鼠痛覺反應潛伏期,呈一定的鎮痛作用。

免疫作用

灌胃給予上述劑量的水煎濃縮液,連續5d,可顯着增加幼齡小鼠的胸腺和脾臟重量,提示五色梅根可能有增強免疫功能作用。

根的水提取液給麻醉貓靜脈注射有降壓作用,並能興奮呼吸,醇提取液則無作用。

對離體蟾蜍心臟,二者均有興奮作用。對離體兔十二指腸,二者均可使其張力升高,對其運動則無影響。

對於離體豚鼠迴腸、大鼠子宮和蟾蜍腹直肌均無作用。對小鼠有輕度毒性。水提取液能延長小鼠的巴比妥睡眠時間。

毒性

對小鼠有輕度毒性。

性味

味苦;性寒

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甘苦,寒。"

歸經

膀胱;肝;腎經

功能主治

清熱瀉火;解毒散結。主感冒發熱,傷暑頭痛;胃火牙痛;咽喉炎;

痄腮;風濕痹痛;瘰癧痰核;活血,祛風,利濕,清熱。治風濕痹痛,腳氣,痄腮,跌打損傷.

①《南寧市藥物志》:"行氣行血,解毒。治腳氣,風濕骨痛及風腫。"

②《廣西中藥志》:"活血,去風濕.治跌打風濕。"

③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退大熱。"

選方

①治手腳痛風:取鮮五色梅根三至六錢(乾的酌減)。青殼鴨蛋一枚。和水酒(各半)適量,燉一小時服。(《閩南民間草藥》)

②治風火牙痛:五色梅根一兩,石膏一兩。煎水含漱,咽下少許。(《廣西中藥志》)[1]

③治流感,感冒,腮腺炎,高熱不退:馬纓丹干根一至二兩,或鮮根二至四兩,水煎服。(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

④治暑天頭痛:馬纓丹鮮根一至二兩,搗爛煎水服。(江西《草藥手冊》)

用法用量

內服;

煎湯,15-30g,鮮品加倍。

外用;

適量,煎水含瀨。

注意

本品有毒,內服有頭暈、噁心,嘔吐等反應,必須掌握用量,防止不良反應。孕婦及體弱者忌用。

參考文獻

  1. 廣西中藥志- ,讀書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