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對策論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亞對策論是漢語名詞術語。
語言文字是一個民族文化的結晶。這個民族[1]過去的文化靠着它來流傳,未來的文化也仗着它來推進,從大約是在公元前14世紀,殷商後期的「甲骨文」被認為是「漢字」的第一種形式[2],西周後期,漢字發展演變為大篆,後秦始皇統一中國,中國文字才逐漸走上了發展的道路,直至今天。
名詞解釋
二十世紀四十年代Von Neumann和Morgenstern《對策論與經濟行為》一書的問世,確立了對策論在決策理論研究領域的重要地位。作為其重要分支的亞對策,經過幾十年的研究也有了很大的發展,特別是軟對策的提出,是這種發展的重要表現。
以加拿大滑鐵盧大學的奈傑爾·霍華德(Nigel Howard)為代表,基於實際的對策過程,1971年提出了亞對策。亞對策的提出,不僅從理論上豐富了對策理論,而且使之更加實用,該理論已廣泛用於國際衝突、國際商務談判等。
縱觀其幾十年的發展過程,可將它劃分為兩個階段:
第一階段:理性假定下的亞對策研究。這一階段主要包括六十、七十年代的研究工作。
第二階段:引入非理性、情緒等諸多新的因素。亞對策在其整個發展過程中,主要圍繞對結局的穩定性進行研究,這也是它的研究核心所在。
為了使某一結局變得穩定,局中人藉助各自的許諾與威脅進行相互誘導,當對每個子集的局中人偏離該結局都存在抵制時,則該結局即是穩定的。擴展前後的不同主要體現在:擴展後的亞對策,由於引入了許多新的因素,如情緒、非理性等,從而使得這種分析過程變得更為實際。亞對策與其它對策論的分支相比,其主要不同之處在於它是主觀對策,即允許局中人對對策有不同的看法。與之相適應,為更合理地描述局中人的行為特徵,Howard提出與一般理性不同的「主觀理性」的概念,即是建立在局中人可得到的與實際情況有關的信息基礎之上,即使對同一環境,不同局中人對它的看法也可能產生差異。
亞對策對一般決策過程也有其獨到的看法。決策科學先驅Simon將一般的決策過程歸結為情報活動、設計活動、抉擇活動和實施活動四個階段。但通過進一步考察可以發現,在決策理論中不同學派對決策過程的研究有着不同的側重點,有的側重於個體決策過程(單人)從信息收集到決策執行的全過程,有的則側重於人們間的相互影響(多人),考慮人們間的相互影響後決策者協商策略的提出、演變及執行的過程,而亞對策則將兩種思想融合在一起,即同時兼顧個體與群體內的相互影響過程。
經擴展後的亞對策與傳統對策論的某些假定有了較大的差異,在上述研究的基礎上,Howard於1990年提出了軟對策,該理論的基本假定與亞對策有較大的差異,Bennett對該理論圍繞情緒與偏好變化的情況進行了集中闡述。
參考文獻
- ↑ 中國專門創製文字的民族:千人從遼東遷徙西北,雄霸三百年,搜狐,2022-08-13
- ↑ 見證殷商歷史 走進中國文字之源,搜狐,2020-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