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亞速鋼鐵廠內發現《孫子兵法》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孫子兵法

來自網絡的圖片

亞速鋼鐵廠內發現《孫子兵法》在俄方完全控制馬里烏波爾的伊里奇冶金廠後,俄國媒體展示了曾長期被烏軍控制的伊里奇冶金廠,以及一個「亞速營」基地的內貌,在視頻中展示了很多烏軍使用過的物品,神奇的是其中包括一本封面寫有中文的中國古代兵書《孫子兵法》。據此證明中國兵法在世界上具有極為重要的影響,什麼孫子兵法這麼多人看?[1]

在俄烏兩國兵戎相見之後,馬里烏波爾市的烏克蘭軍隊進行了頑強抵抗,其中的亞速鋼鐵廠可謂是抵抗的堡壘。在亞速鋼鐵廠的烏克蘭軍隊,面對俄羅斯軍隊長達80天的重兵圍攻,堅持抵抗,既需要勇氣,也需要智慧。說到用兵的智慧,中國人容易想到《孫子兵法》,可以說,《孫子兵法》一直被國人認為是用兵智慧的最高寶典。《孫子兵法》的知名度極高,從不帶兵打仗的平民百姓,讀過《孫子兵法》的人也不少。知道《孫子兵法》者,更是婦孺皆知。


孫子兵法的主要思想:孫子兵法的核心思想不在計篇、而在火攻篇的結尾:……非利不動,非得不用,非危不戰。主不可以怒而興師,將不可以慍而攻戰。合於利而動,不合於利而止。怒可以復喜,慍可以復說,亡國不可以復存,死者不可以復生。故明主慎之,良將警之。此安國全軍之道也。

《孫子兵法》對軍事戰略提出了很概括的見解,它的內容是許多不受時間限制的作戰指導原則,而不是應付種種具體情況的詳細的建議和忠告。從這個方面說,它是名副其實的兵典,學者和軍人總能從中獲得教益。

歷代兵學家、軍事家無不從《孫子兵法》中汲取養料,用於指導戰爭實踐和發展軍事理論。春秋戰國時期,軍事家常引用《孫子兵法》作為自己的軍事行動的理論根據;漢代以後,更是被視為指導戰爭的金科玉律。三國時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曹操第一個為《孫子兵法》作了系統的註解,為後人研究運用《孫子兵法》打開了方便之門。在以冷兵器為主的漫長的歷史時期,《孫子兵法》一直是軍事家必讀的教科書。

《孫子兵法》不僅是中國的謀略寶庫,在世界上也久負盛名,現在已經翻譯成數十種文字,廣為流傳。法國著名政治家、軍事家拿破崙,在兵敗滑鐵盧之後,偶然得見《孫子兵法》,無限感慨地說:「如果20年前能見到這本書,歷史將會是另外一個結局。」美國最著名的軍校——西點軍校,一直把《孫子兵法》定為必讀書。不僅如此,《孫子兵法》論述的基本理論和思想還被運用到了現代經營決策和社會管理等諸多方面。

凡讀過這部兵法的人,無不傾心於其深邃高妙的思辨內容、博大精深的軍事理論,以及凝練雋永的文學語言。其問世雖久,但書中所包容的哲學思維,以及在這些哲學文化意識指導下所闡述的戰爭規律和原則,至今仍然閃爍着熠熠光輝,被稱為令人嘆為觀止的罕世之作。

《孫子兵法》的第一句是,「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翻譯過來很簡單,用兵(戰爭)是國家的大事,事關軍民的生死,國家的存亡,不可不慎重考察。然而諷刺的是,雖然在烏軍中有人拜讀這部著作,烏方卻沒能領會裡面的內涵。[2]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