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割地點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交割地點是一個專有名詞。
中國文字是歷史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1]。也是至今通行的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世界上還沒有任何一種文字像漢字這樣經久不衰。 從甲骨文發展到今天的漢字,已經有數千年的歷史。文字的發展經過了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隸書[2]、草書、楷書、行書等書體演變。
名詞解釋
交割地點是指進行實物交割的倉庫,提前確定好的實物交割倉庫是標準化期貨合約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一個標準化的期貨合約通常設有兩個以上的交割地點。交割地點的選擇和確定原則是便利買賣雙方實行實物轉移。不過,在期貨交易中只有在合約到期後需要實行實物交割時,交割地點才具備實際經濟意義。
合法的交割地點
一些國家法律規定,只有政府授權部門批准的倉庫才能作為期貨交易的合法交割地點,而且立法授權商品交易所委派自己的商品質量檢查員去倉庫檢驗商品質量,以保證每一份期貨合約交易都在商品質量、數量相符的實物交收基礎上進行,防止在商品儲存過程中的商品損壞或詐騙事件。
交割地點的標準化
因期貨交易都是大宗買賣,因此,期貨交易所為交易規定了統一的實貨商品交收的倉庫,以防止商品在儲存過程出現損壞或遺失等現象,保證賣方交付的商品符合期貨合約規定的數量與等級規定,保證買方收到符合期貨合約規定的商品。
交割地點不同,期貨和現貨交易中,價格也大不一樣。現貨價格有產地價,產地倉庫價,產地車板價,離岸價,到岸價等,十分複雜,如果一不小心,就會賠錢折本,弄得那些初次下海的人往往不知所措。期貨交易卻方便多了,因為每一個品種,都有自己固定的交割倉庫,不用在交易中再註明是什麼價格,大家都是定點倉庫的價格。例如,CCFE白砂糖的基準定點交割倉庫在廣東湛江,其膠合板的交割的倉庫在江蘇張家港,在非基準定點倉庫交割時,根據運費等費用進行升貼水。
術語解釋
交割是結算過程中,投資者與證券商之間的資金結算。就是賣方向買方交付證券而買方向賣方支付價款。
實物交割,是指期貨合約的買賣雙方於合約到期時,根據交易所制訂的規則和程序,通過期貨合約標的物的所有權轉移,將到期未平倉合約進行了結的行為。商品期貨交易一般採用實物交割的方式。
期貨合約是指由期貨交易所統一制定的、規定在將來某一特定的時間和地點交割一定數量和質量商品的標準化合約。
參考文獻
- ↑ 中國發現距今8000多年的古老文字,考古專家:中華文明再添三千年,搜狐,2022-08-12
- ↑ 書法|詳解隸書發展的歷史,搜狐,2020-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