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京骨穴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揭密真相的內容僅供參考,並不能視為專業意見。任何醫藥相關資訊,應諮詢專業人士。

京骨穴】經穴名。出《靈樞.本輸》。屬足太陽膀胱經,原穴。京骨穴的位置:第5跖骨粗隆下方,赤白肉際處。中醫認為刺激京骨穴有治療頭痛、項強、癲癇、腰痛等作用。


穴位含義

膀胱經的濕冷水濕在此聚集。
1. 京骨。京,古指人工築起的高丘或圓形的大穀倉也。骨,水也。京骨名意指膀胱經的濕冷水氣在此聚集。本穴物質為膀胱經吸熱蒸升的水濕之氣,性寒涼,在本穴為聚集之狀,如同儲存穀物的大倉,故名京骨。
2. 膀胱經原穴。本穴物質為天部的寒涼水氣,氣血場範圍大,最能體現膀胱經的氣血之性,為膀胱經寒濕水氣的輸出之源,故為膀胱經原穴。


概況

【取穴】位於人體的足外側部,第5跖骨粗隆下方,赤白肉際處。
【氣血特徵】氣血物質為天部的寒濕水氣。
【運行規律】吸熱後循膀胱經上行。
【功能作用】生髮氣血[1]


作用功效

【功效應用】:清熱止痙,明目舒筋。
【主治病症】: 1. 主治頭目,背腰,下肢等疾患:
如頭痛眩暈,目赤目翳,鼻塞鼻衄,背寒,脊強,腰尻疼痛,髀樞痛,半身不遂,膝脛酸痛,寒濕腳氣,兩足生瘡,心痛,腹滿,泄注,便血,癲狂,癇症,瘧疾,頭痛,項強,腰腿痛,癲癇,目翳,腰腿疼痛,踝關節痛。
2. 現代又用京骨穴治療急性腰扭傷,神經性頭痛,腦膜炎,腦溢血,小兒驚風,心肌炎,佝僂病等。
【配伍應用】:
京骨穴配百會穴、太沖穴治頭痛。 京骨穴配風池穴天柱穴,有祛風舒筋止痛的作用,主治頭痛,項強。
京骨穴配湧泉穴、申脈穴、水溝穴、百會穴,治癲癇。
京骨穴配合谷穴、太沖穴、太陽穴,治急性頭痛。
京骨穴配腎俞穴、委中穴、陽陵泉穴、懸鐘穴,治下肢痿痹。


穴位療法

【針刺】直刺0.3~0.5寸,局部有酸脹感,可放散到足底部。
【艾灸】艾炷灸3~5壯;或艾條灸5~10分鐘
【按摩】用拇指指端輕輕掐揉京骨穴,以有酸痛感為宜,可治療頭痛、眩暈、鼻塞


視頻

焦守廷上傳足太陽膀胱經《京骨穴》


參考文獻

  1. 京骨穴,穴位密碼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