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亳州市天主教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全景視覺網 的圖片

亳州市天主教鴉片戰爭後,清政府准許外國天主教在國內傳播。光緒五年(1879),英國傳教士翟功昭來亳傳教,鑑於城內人民的反抗情緒,遂在澀河口建天主堂。因教士包庇萎民,干涉亳州行政,引起與地方官府的糾紛。光緒二十六年(1901)以後,法籍總驛駐亳州傳教,在城裡州東街建天主教堂。德國人費彤神父相繼來亳傳教,修女有崔振嶺、陳獻雲2人。當時天主教的經典有《六瑞經》、《致魂經》、《早晚課》、《周主日禱文》等,是教徒必修的課程。只有讀完必修課,才准予受洗入教,成為真正的教徒。當地天主教隸屬於蚌埠教區。

下設4個分堂:青楊樹支堂(在古城北),有教徒600多人;油河支堂,有教徒300多人;支寨支堂,有教徒500多人;徐廟支堂,有教徒400多人。淝河集也有教堂。建國後,神父費彤回國,兩個修女也回原籍,教堂改為民房,停止了活動。

新中國成立後,天主教情況發生了很大變化。一些帝國主義傳教士被驅逐出境。1958年,蚌埠教區自選自聖進步司鐸周益齋為正權主教。1966年文革開始後,天主教堂被衝擊,教堂被占用,有的改為學校,有的甚至被拆除,正常的宗教活動被迫中斷。十一屆三中全會後,落實了宗教政策,平反了冤假錯案。渦陽天主教堂恢復開放;州東天主教堂房產2002年落實了補償政策。

目前,全市有天主教堂所一處,神甫1名,信教群眾約1000人。

天主教

天主教」一詞的西文源自希臘文,意為「全世界的」、「普遍的」。中文「天主」一詞,為明末天主教傳教士進入中國[1]後,借用中國原有名稱對所信之神的譯稱,取意為至高至上的主宰,以與中國所信奉的神靈相區別,故稱其教為天主教。天主教信奉天主和耶穌基督,尊耶穌生母瑪利亞為「聖母」。「信經」[2]是天主教權威性的信仰綱要,也是信徒受洗入教時必讀的經文。其中《使徒信經》是最古老的信經之一,共十二條,有「十二端信道」之說,囊括了天主教信仰的主旨,主要包括三大部分:1.相信全能的父上帝(天主)。他化成天地,創造人類。2.相信天主聖子(耶穌基督)。耶穌降生為人、救贖人類,受難(被處死)、復活、升天,末日審判時將再次降臨。3.相信天主聖神(即聖靈)、聖教會、肉身復活等。

教區是天主教[3]使用的一種管理區域或機構,由數個堂區組成,並設有一位主教[4]擔任最高領導者。1946年,中國天主教正式實行聖統制,將原有的傳教區性質的代牧區改為正式的教區。此後共設有21個總教區、100個教區,以及30個宗座監牧區(初具雛形、尚未成立正式教區的傳教區域),目前仍是聖座認定的教區劃分。

參考文獻

  1. 天主教的簡介以及天主教在青海省的傳播,青海新聞網,2006-08-20
  2. 信經,新浪博客,2011-11-03
  3. 天主教,中國政府網,2017-10-23
  4. 主教是什麼?,新知網,2021-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