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人類地理學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人類地理學》,世界地理學專著。拉采爾著。第1卷書名 《地理學在歷史學上的應用導論》(An Introduction to the Ap-plication of Geography to History)於1882年在慕尼黑出版; 第2卷書名 《人類的地理分布》(The GeographicalDistribution of Mankind)於1891年在萊比錫出版。除德文版外,尚有英文版、法文版和俄文版。本書收編於《世界百科名著大辭典》。

內容簡介

本書是人文地理學的開山之作。第1卷討論了人類分布的原因,即地理學的動態方面。第2卷討論了人類分布的事實,即地理學的靜態方面。2卷共探討了3大課題:1.地球表面居民的分布和聚集(需要有居民集聚和分布,尤其是民族、語言和宗教的分布地圖)。2.作為人類遷移結果的這些分布對自然環境的依賴性。3.自然環境對個人和社會所產生的影響。書中試圖確定人類世界及其內部的無人居住區的界限,並對其邊界作出解釋。在人類邊緣居住着愛斯基摩人、霍屯督人、希什曼人、澳大利亞原居人和塔斯馬尼亞人等邊緣民族,處於文明前哨的位置。通過對南、北半球這些民族各自位置進行對比,並聯繫自然的道路和障礙,討論了人類世界內部的遷徙。特別注意遷移,包括遷移的類型和原因:認為每次遷移都有1個始發的區域,1個原因,1條路線,1個目的地。這裡有3個要素支配着人類的分布和發展,即位置,包括對其他民族的相對位置;空間,指的是1個民族或國家有跨越原有居住範圍而到達其自然邊界趨勢的那一片地區,可以是中心區,也可以是邊緣區;界限,它們是相鄰民族擴張的結果。

人類地理學是人文地理學的前稱,雖然它的許多內容可以追溯到很早的時期,特別是李特爾的著作,但無疑要以拉采爾的這一著作最具開創性。當然,拉采爾以後人文地理學在許多國家和地區都有很大的發展,諸如環境論、二元論、或然論、適應論、生態論和文化景觀論等學術派別,幾乎都導源於拉采爾的著作。人文地理學的分化發展,建立了一系列的分支學科,也大多由拉采爾的著作、特別是本書作為母體。本書和拉采爾的其他著作,其中一些理論概念,還為其他科學,如人種學、人口學、民族學、社會學等藉以奠立和發展的基礎。

拉采爾在科學上的作用和地位應予肯定。他將達爾文主義應用於人類社會的研究,提出了「生存空間」(Lebensraum)理論,後來為豪斯浩弗(Karl Haushofer,1869—1946)的地緣政治學所借用,成為德國軍國主義者發動歷次世界大戰的理論根據,因而長期蒙受批判。時過1個世紀後的今天,生存空間的概念和所涵內容,又成為現代社會學的一個很重要的名詞。拉采爾長期被有些人認為是環境決定論的祖師,這主要是美、英學者從他的學生森普爾(Ellen Churchill Semple,1863—1932)的著作中所看到的他的思想,其實在他的原著中,並非如此。

作者簡介

拉采爾(Friederich Ratzel,1844—1904),德國地理學家。1868年畢業于海德堡大學,選學動物學、地質學和比較解剖學等專業,曾是一個熱忱的達爾文主義者。當過兵,做過小報記者。1875年轉入教育,在慕尼黑技工專門學校任教,1886年受聘擔任萊比錫大學教授直到逝世。1882年在慕尼黑創辦論叢學術刊物,刊名是 《德國地理學與民族學研究》;在萊比錫又創辦和主編《地理手冊叢書》。和基爾希霍夫共同領導德國地理學研究中央委員會。一生勤於著作,主要著作有 《民族學》、《地球與生命: 比較地理學》、《政治地理學,或國家、貿易和戰爭地理學》、《德國: 鄉土地理導論》等數十種。是公認的人文地理學的創建人、近代重要的地理學家。

相關信息

《世界百科名著大辭典》為書籍文獻的綜合性、科學性和知識性的工具書。選收自然科學、技術科學、綜合性科學、社會和人文科學、文學藝術的各個學科,以及宗教的名著和重要典籍。以一部著作,或一篇論文、作品為一條詞目;古籍[1]中個別篇章,習慣上認為有特殊意義的,也獨立設目。一部著作[2]一般只在一卷出現。少數著作是幾個學科不可缺少的,在有關各卷互見。互見條目用(參見第 頁)註明。

視頻

人類地理學 相關視頻

地理學與文化產業
地理學介紹,讓你上「天」入「地」

參考文獻

  1. 中國古籍和中國少數民族古籍的定義,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民族事務委員會, 2016-07-26
  2. 專著和論文哪個含金量高,搜狐,2020-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