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任人唯賢.加強領導(徐峰)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任人唯賢.加強領導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圖片網

《任人唯賢.加強領導》中國當代作家徐峰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任人唯賢.加強領導

1995年初,徐光學任安徽日報社印刷廠廠長、黨總支部書記。上任後,廠長徐光學在報社計財處的配合下成立了「安徽日報社印刷廠清產核資工作小組」.這個小組由廠長任組長,由三位副廠長任副組長,成員由科長、會計和個別老職工若干人。小組對全廠固定資產進行摸底清理,逐一編號、登記、評估,做到心中有數。然後,徐光學又在報社人事處的配合下成立了「安徽日報社印刷廠聘用幹部考察小組」。這個小組主要是由廠長和副廠長組成,深入到班組,負責對聘用的科級、副科級幹部進行考察,並將考察結果寫成書面報告。

徐光學他在經營目標和管理方式上進行改革調整的同時,做到任人唯賢。他在××倉庫任過倉庫主任,在軍械所任過所長,在大運汽車修理廠任過廠長。一路走來,他深知一個單位、一個企業要想生存與發展,離開人才那是痴人說夢。人才是一個企業的靈魂。安徽日報社印刷廠為什麼舉步維艱,人事制度不合理是相當重要的原因。廠長徐光學認為,印刷廠必須進行用人制度改革,任人唯「賢」,而不能任人唯「親」,必須按照德才兼備的標準選拔中青年幹部,「能者上,庸者下」。對勇於開拓、敢於創新、積極肯乾的同志,廠里就應該大膽地提拔到管理崗位上;對不負責任、不能勝任工作、懶散平庸的幹部,廠里就必須堅決乾脆地將其撤換下來。在人才管理中,「理順、精簡、高效」是他奉行的原則。他還對各科室進行優化組合,打破「幹部」與「工人」的界限。

於是,新廠長徐光學邊改革邊摸索,用了一年時間,從德能績勤全方位考查幹部,然後大膽起用,特別大膽地起用年輕人。他先後提拔副廠長2人,廠長助理2人,正副科長27人。這批人個個思想健康,思維敏捷,積極進取,勇於開拓。一批年輕的幹部充實到印刷的領導隊伍中,使安徽日報社印刷廠很快出現新的生機。

一個全新的領導班子組建起來,但如何運作,是廠長必須嚴肅認真考慮的事。不過,在這一塊,徐光學遊刃有餘,他從如下幾個方面入手。

首先,很抓班子建設,全面統一思想,人人明確責任。

1995年年初至1996年,新聞紙大幅漲價,甚至上漲到原價的150%。這給印刷廠帶來了空前的困難,這一年是印刷廠最困難的一年,也是對剛剛組建的新領導班子一次嚴峻考驗。

以徐光學為首的安徽日報社印刷廠新班子上首先必須統一思想,應對挑戰。這時,廠長起到最為關鍵作用。他審時度勢,立刻召開印刷廠全體幹部會議,讓大家集思廣益。徐光學說:

「新聞紙漲價,對我們印刷廠來說是巨大的威脅,同時,也是對同行們的威脅。我們要清醒地認識到,我們安徽日報社印刷廠底子薄,和同行拼家底我們肯定失敗,所以我們不能那樣做。我們必須團結起來,集思廣益,上下一致,齊心協力,共度難關。」

由於徐光學態度誠懇,大家都樂意發言。副廠長李衛東從生產各個環節來談自己的看法和認識;副廠長張友良從經濟運行和財務管理方面來談自己的看法。接下來各科室的科長和各車間主任也紛紛發言。在徐光學的領導和倡導下,廣大中層幹部紛紛獻計獻策,場面十分感人。徐光學很受感動。他感謝這些中層幹部對自己的理解和支持,更感謝他們在印刷廠面臨困難時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整個印刷廠內部團結得像一個人似的。

徐光學又進一步理順上下關係。他制定了廠長、廠長助理的工作職責,交給領導大會討論,這項工作職責明確集體領導、分工負責、一級抓一級的原則;再定出各科室和車間的崗位責任制,從部門負責人到每個工人,崗位明確,責任到人。所有這些改革徹底打破大鍋飯,堅持「不怕得罪人,克服紅眼病」的主張。徐光學這一系列措施得到全廠職工的廣泛認同,有力調動全廠職工的生產積極性和工作熱情。在新班子帶領下,干群一心,工作開展得很順利。

由於新聞紙頻頻漲價,報社庫存張告急,廠子必須千方百計增加庫存,減少新聞紙不足的風險。計劃紙訂購量不很寬裕,購紙的資金不到位,勢必影響明年的正常的生產。再者,今年《人民日報》增至16個版、《新安晚報》也擴為一周六刊、《安徽科技報》改為一周三刊,這樣新聞紙的用紙量又大大增加,庫存新聞紙遠遠滿足不了目前的需求。安徽日報印刷全年需要新聞紙總計約5406噸,要比去年多用1000多噸新聞。如何保證報紙正常出版成了徐光學必須立刻解決的頭等大事。在困難面前,徐光學沒有退卻,他迎難而上,經多方努力,四處聯繫,不斷拓寬新聞紙供貨渠道。另一方面,全廠努力開展新聞紙節約活動,努力做到不浪費一張紙,不生產一張廢報,廣開財源,壓縮開支,以確保報社印刷廠度過難關。

徐光學在努力挖掘廠子內部潛力的同時,把眼前的實際情況寫成報告上報報社黨委。報社黨委得知印刷廠目前的情況時,便派王總編和周副總編到印刷廠。

兩位老總來到印刷廠,見到徐光學後,王總編說:

「小徐呀,辛苦你啦,你本來在'大運廠』幹得好好的,硬是我讓你到報社來的,本想給你提供一個好機會,不想讓你碰到這檔子事。」

「沒什麼。」徐光學說,「我喜歡挑戰。這就叫'迎着困難上,頂着風雨走』。」

「我就是喜歡你這種性格。」王總編說。

「我也是。」周副總編也說。

「俗話說,困難像彈簧,你弱它就強。我就不相信我克服不了眼前的困難。」徐光學充滿自信地說。

「有什麼困難跟我們說,我們會想方設法幫你解決。」王總編說,「比如,眼下新聞紙緊張,要不要我們出面,找一些造紙廠通融通融?」

「只要有你們的支持就夠了,我相信我們自己會克服困難的。我想,眼下我們還不需要老總們出面。」徐光學自信地說。

「那好。不過真有過不去的坎,一定要告訴我們。」王總編說。

「請二位老總到下面的車間去看看,如何?」徐光學說。

「好呀。」兩位老總異口同聲。

於是徐光學親自引領着二位老總去車間走走。在車間,二位老總看到,所有車間都在有條不紊地運行着,幹部職工在各自的崗位上兢兢業業地勞動着,整個印刷廠運作正常,二位老總十分欣慰,連聲誇讚印刷廠管理得好,熱情地鼓勵徐光學再接再厲把工作做得更好,使印刷廠的印刷質量在最困難時期再上一個台階。徐光學當即表示,一定按老總指示辦。

兩位總編後來多次來印刷廠檢查指導,幫助解決一些實際困難。在報社領導的關懷與支持下,全廠幹部群眾倍受鼓舞,決心用實際行動把工作做得更好。只要報社黨委提出要求,發出號召,徐光學和印刷廠全體干群會迅速響應,馬上落實。幹部配合得積極,群眾發動得廣泛,整個印刷形成一個充滿戰鬥力的集體,全廠工作開展得有聲有色。

其次,建立健全規章制度,努力提高印刷質量和管理水平,以管理求發展,向管理要效益,是現代企業必須高度重視的事情。

財務管理、勞動安全、治安保衛、生產業務、材料管理、安全防火、獎懲條例等紀律是確保印刷廠正常運行的條件。作為軍人出身的徐廠長深懂此理。要想提高印刷質量,就必須先提高印刷廠管理水平。時代已發生巨大的變化,傳統管理模式再也不適應新時代的要求,新的管理方式方法又沒有照搬照抄的模式,所以徐光學必須摸索和探索。為了使工作開展得更好,徐光學又召開全廠領導會議和工會民主會議。在這兩個會議上,他從適應現代化印刷生產的實際需要出發,本着以教育為主、以懲為輔的原則,宣布了他親手草擬的一系列規章制度,包括考勤制度、獎罰制度、退報規定、PS版回收規定、製版規定、廠區禁煙規定、門衛制度、財務制度等。廠長將這些制度一一亮出來,讓廣大幹群評議,一經通過,立刻印成文件,發到各車間,讓每個職工知曉。制度與規定寫在紙上,貼在牆上,最後能不能實施在行動上呢?如果不能落實在行動上,那是一紙空文。為了抓緊落實制度與規定,他帶領全體干群認真學習各項紀律,要求全廠干群人人了解規章制度,個個遵守規章制度。徐光學這樣做,目的就是從各個方面加強幹群的紀律意識,使管理向良性方向發展。在此基礎上,他定期召開質量小組會議,召集從照排車間、製版車間、輪印車間的負責人和部分有經驗的老師傅,進行座談,討論研究照片掃描、藥水濃淡、拼版要求、曬版時間、輪印車間各機台分工等各個工序。經過探討得出科學的結論,再定出具體措施方案。在執行過程中,做到分工到人,誰出問題,誰就負責,誰受罰;誰做得好,誰就受表揚,誰得獎。

配合報社考評辦公室,徐光學在印刷廠成立「安徽日報社印刷廠考評辦公室」。印刷廠考評辦年終對全廠兩百多名正式職工進行民主評議。此項活動分車間進行,由各車間所有群眾參與,民主投票。投票結果公布於眾,並與當年獎金掛鈎。

在徐光學的辛勤努力下,也在全體員工的辛勤勞動下,安徽日報社印刷廠一年來在穩步提高《安徽日報》印刷質量的前提下,對《人民日報》《法制日報》《參考消息》《每日電訊》和代印小報《安徽科技報》《文化周報》《安徽郵電報》等所有二十幾家報紙在刷質量都提高了。還有,中央和省內重要活動時的報紙印刷從來都沒有出現過任何問題,這一驕人的成績得到報社領導以及客戶和讀者的讚揚。儘管如此,徐光學還是覺得不太滿意,因為與兄弟省市報紙的印刷質量相比,安徽日報社印刷的印刷質量還差一段距離,印刷質量還不夠穩定,不時有退報現象發生。[1]

作者簡介

徐峰,真名徐光學,詩人、作家,1949年10月生,安徽桐城魯谼山人,畢業於成都理工大學,中共黨員,高級經濟師。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