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會昌湖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會昌湖

中文名;會昌湖

外文名;Making-friends lake

地理位置;溫州市

占地面積;3.6平方公里

著名景點;水上公園

會昌湖,即古之永寧湖,其湖近城西者曰西湖;在城南者曰南湖,即今之溫瑞塘河。兩湖合稱為會昌湖,而今之所謂會昌湖者僅為古時西湖之一部分而已。

會昌湖原稱永寧湖,是溫州古城西南河流的總稱。永寧湖地質上原為海域的一部分,因泥沙淤積而形成為湖泊。後經歷代人工圍墾開拓而成現在的規模。

序言介紹

在古時西湖邊原有橋六、僧寺四、湖山景色凡十有八處,西山兀立水濱,螺髻照影,尤為可觀,實為鹿城游賞之勝地。然歲月滄桑,景物早已蕩然無存,我們只能從古籍文獻中尋覓其遺蹤余跡,以聊抒思古之幽情。

為了建設完美的會昌湖,溫州市城市設計的用地規模為3.6平方公里,區位良好,北靠景山,中間為水面寬闊的會昌河。已規劃了謝靈運公園、南戲城、民俗館等建設項目,前期工作已基本完成,但由於資金欠缺等種種原因,該項工程至今未能啟動。目前,該地段前期搬遷工作已基本就緒,正在現場清理階段。今年"兩會"時,民進溫州市委會的提案"建議打造東甌文化城,紀念建城2200周年"被定為今年市政協的11個重點提案之一,目前市政府及文化主管部門已將此提案交有關部門參閱,並將積極報市政府土地、園林旅遊等部門研究處理。

人們常說的溫州西湖,即今天的會昌湖。《弘治溫州府志》記載唐會昌四年,溫州郡城西南的舊湖年久壅塞成患,刺史韋庸發動群眾開鑿疏浚,築起堤堰。由此,湖以當年的年號命名為會昌湖,按地理位置分為西湖、南湖,堤則以其姓冠名。[1]

水上公園

是溫州市十大公園之一,全程長7.3公里,總用地面積280多萬平方米,其中水上公園占地面積196萬平方米,分為鹿城段和甌海段。鹿城段會昌湖水上公園東起南塘大橋與溫瑞塘河相連,西起西山橋,南至葡萄路、紡織路,北靠錦繡路,全長4.13公里。根據規劃,整個景觀線共有四大景區:西起西山橋、東至過境公路民主橋為黃金廣場景區;民主橋至吳橋為水文化景區;吳橋至三板橋為人文生態景區;三板橋至南塘大橋為現代都市景區。四大主題景區,充分體現了"環境、人居、發展"為本,以水為源的生活理念。

整個慢行帶公園分為A、B、C、D四段,從東至西依次為:D段(南塘大橋-三板橋)。C段(三板橋-吳橋)分為C1、C2、C3三個標段,B段(吳橋-民主橋)。A段(民主橋-西山大橋)分為A1、A2兩個標段。

龍舟基地

會昌湖鹿城龍舟基地

會昌湖龍舟基地是在會昌湖水上公園的基礎上改造而成(屬匯昌河水上公園B段改建工程)。據了解,工程建成500米長、72米寬的6條龍舟比賽賽道,岸邊建有龍舟廣場、點睛台、龍舟閣等設施。屆時,可同時容納30多艘龍舟停泊、競渡。

該龍舟基地投資200多萬元,占地面積約3060平方米,主體部分為親水式觀賞台,上下連接的台階之間,五塊大型龍紋浮雕全部安裝完成,祥龍踏雲而來、栩栩如生,特別引人矚目。據介紹,"五龍壁"由數名福建的工匠耗時一個多月雕刻而成,石材為花崗岩,中間最大的一塊浮雕寬6米、高2.6米,其餘的四塊均為寬3米、高2.6米。並配套建設1700平方米綠地作為休閒廣場。

龍舟文化節

2012年溫州市龍舟文化節暨塘河龍舟拉力賽於6月18日至6月23日舉行,民間划龍舟活動時間為6月19日至6月23日。

本次龍舟文化節暨塘河龍舟拉力賽在會昌湖龍舟基地拉開帷幕,18日舉行的龍舟拉力賽全程約18公里。龍舟分為兩種,競技類的小龍舟和傳統的大龍舟

相關視頻

2019年漫步會昌湖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