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倫敦大理石拱門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倫敦大理石拱門(Marble Arch)是一座白色卡拉拉-大理石建築,位於英國倫敦牛津街西端,與公園裡和愛治威爾路交叉路口,幾乎正對着海德公園的演說者之角。拱門位於一個繁忙的大型交通環島上,環島上還有一個很小的公園。這個交通環島正對着大理石拱門地鐵站。

「大理石拱門」也指倫敦西區拱門所在的地方,特別是愛治威爾路的南段。歷史上,只有皇室成員和皇家騾馬炮兵團才能在慶典遊行時通過大理石拱門[1]

歷史

1828年,約翰·納西根據羅馬君士坦丁凱旋門,設計了大理石拱門。它原本位於林蔭路作為納什將白金漢府改建的新白金漢宮的一個大門。當時,白金漢宮的東部還沒有興建,這意味着由兩翼環繞的內院,仍然向一側敞開。大理石拱門就安置在庭院敞開一側的入口。

1855年,白金漢宮的東部興建期間,大理石拱門被移到現址。據推測,這個拱門可能轉移到街對面的海德公園,或一些其他更方便的位置,而不是目前大型交通環島上的位置[2]

設計

拱門內有三個小房間作為警察局使用,直至1950年。1860年代初,駐守在此的警察中有一位是塞繆爾·帕克斯,曾在克里米亞戰爭期間獲得1854年維多利亞十字勳章

由於納什的財政問題,一些原本為拱門設計的雕塑到了國家美術館的立面,尤其是「不列顛尼亞」。門廊下消失的雕像原本打算描繪惠靈頓公爵。這些雕塑包括人格化的歐洲和亞洲/印度,中間為空白圓形。如果拱門按計劃完成,惠靈頓公爵的面部將描繪在圓形上。

位置

拱門附近的區域構成一個重要的路口,向東為牛津街,向南為公園裡,向西為貝斯沃特路,向西北為愛治威爾路。拱門以北的一條短街也稱為大理石拱門。

該地區曾經擁有倫敦最大的電影屏幕,在Odeon Marble Arch電影院

圓拱附近有英國最大的馬莎百貨,開業於1930年。

拱門也靠近泰本絞刑架(有時稱為'泰本樹')的所在地,那是1388年至1793年公開處決犯人的地點。

視頻

倫敦大理石拱門 相關視頻

1分鐘旅行 英國倫敦
世界上最高的石拱門原來在新疆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