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伸筋草的功效與作用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伸筋草的功效與作用伸筋草為石松科草本植物石松的帶根全草。因其有舒筋活絡作用,故得此名。伸筋草具有祛風散寒、除濕消腫、舒筋活血功效,並有一定的降壓作用,能夠主治中風後偏癱及癱瘓側手足拘攣之因絡脈不通所引起者,常伴有局部腫脹、疼痛及便溏、苔膩等臨床表現。用量為9——15克。該藥物對孕婦及出血過多的病人忌服。[1]

中藥大全》伸筋草的記載:伸筋草為常用中藥。始載《分類草藥性》。

別名:石松獅子草

來源:為石松科植物石松的全草。其子(石松子)亦入藥。均為野生。

產地:生產於湖北襄陽、孝感專區。此外,江蘇、安徽、貴州等省亦產。

功效與作用

伸筋草的作用

第1步舒筋活絡。可用於寒、濕、瘀滯所致皮膚、肌肉、關節瘸證。

(1)用於肌膚麻木,多見體虛之人外受病氣風寒濕邪)內侵血脈而成,用本品行氣血、通經絡。

(2)用於風寒濕痹關節疼痛,以本品祛風散寒、燥濕除痹、舒筋活絡。

(3)用於跌打損傷,以本品活血祛瘀、消腫止痛。

第2步下氣除濕。本品辛苦溫,具下氣除濕之功,用於氣結胃痛,可舒肝解郁、下氣消結。

《滇南本草》目「下氣,消胸中痞滿橫格之氣,推胃中隔宿之食,去年久腹中之堅積,消水腫。」

第3步除濕解毒。用於蛇串瘡,即帶狀皰疹,多因氣虛不能行水,血瘀濕聚所致,以本品行氣行血、祛瘀燥濕解毒。

第4步降溫。伸筋草水浸劑對家兔試驗性發熱有降溫作用,其有效成分為石松鹼、棒石松鹼、棒石松毒。石松鹼靜注對貓也有降溫作用。

第5步治療風濕病發熱。伸筋草性溫,中醫傳統沒有清熱降溫功效,但藥理報道其有效成分有降低體溫作用,因此,可治療風濕病發熱。

第6步利尿。伸筋草有利尿和增進尿酸排泄的作用。還能解除小兒痙攣性尿瀦留,並有通便作用。

第7步治痛風。伸筋草可治療痛風和高尿酸血症,作為引經藥,與紅藤秦皮等同用。

第8步興奮。實驗表明伸筋草里的石松鹼對大鼠小揚和子宮有興奮作用。

第9步影響血壓。既有報道伸筋草有升壓作用,也有報道有降壓作用者。

伸筋草的功效

【性味】 苦辛,溫。

第1步《本草拾遺》:"味苦辛,溫,無毒。"

第2步《本草求原):"甘澀,平。"

【歸經】 《四川中藥志》:"入肝、脾、腎三經。"

功能主治

祛風散寒,除濕消腫,舒筋活血。治風寒濕痹,關節酸痛,皮膚麻木,四肢軟弱,水腫,跌打損傷。

第1步《本草拾遺》:"主久患風痹,腳膝疼冷,皮膚不仁,氣力衰弱。"

第2步《滇南本草》:"下氣,消胸中痞滿橫格之氣,推胃中隔宿之食,去年久腹中之堅積,消水腫。"

第3步《生草藥性備要》:"消腫,除風濕。浸酒飲,舒筋活絡。其根治氣結疼痛,損傷,金瘡內傷,去痰止咳。"

第4步《浙江民間常用草藥》:"舒筋,消炎。治關節酸痛,帶狀皰疹。"

第5步《東北常用中草藥手冊》:"舒筋活血,祛風散寒,止痛。治腰腿酸痛,風濕性關節腫痛,月經不調。"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3——5錢;或浸酒。外用:搗敷。

【注意】 《四川中藥志》:"孕婦及出血過多者忌服。"

配伍應用

配桑寄生益腎壯骨,祛風除濕,通痹止痛。桑寄生味甘氣平,補肝腎,強筋骨。伸筋草味辛氣溫,能達經脈骨節之間,搜風祛濕。二藥相合,標本兼顧,扶正祛邪.臨床用於腰背酸痛,轉側不能,足膝萎痹,屈伸不利,麻木難行之腎虛伏風痹證,療效較著。2.配防風祛風除濕,通痹止痛。防風辛甘微溫,升發而能散,為治風通用之品。伸筋草辛溫,性善走竄,為除痹通絡要藥。二藥相合,祛風通痹,無論證之虛實,病之新久,但見關節疼痛,經脈攣急,及肢體麻木等症,均可應用。

【鑑別應用】伸筋草與稀薟草,兩者均祛風除濕,對於風寒濕邪所致的肢體疼痛、麻痹均可應用,但伸筋草其性走而不守,擅長舒筋活血而通絡,肢體拘急伸展不利等用之較好;豨薟草祛風濕中又可補肝腎益氣血,風濕或肝腎氣血不足所致的腰腿疼痛、麻木、頭暈、耳鳴等,均為適用,且生用能清濕熱除風痹,瘡瘍及痒疹也可用之。

伸筋草附方

治風痹筋骨不舒:寬筋藤,每用三錢至一兩,煎服。(《嶺南採藥錄》)

治關節酸痛:石松三錢,虎杖根五錢,大血藤三錢。水煎服。(《浙江民間常用草藥》)

治手足麻痹:鳳尾伸筋草一兩,絲瓜絡五錢,爬山虎五錢,大活血三錢。水、酒各半煎服。(江西《中草藥學》)

治小兒麻痹後遺症:鳳尾伸筋、南蛇藤根松節、尋骨風各五錢,威靈仙三錢,茜草二錢,杜蘅五分。煎服。(江西《中草藥學》)

消水腫:過山龍五分(研細末),糠瓢一錢五分(火煅存性),檳榔一錢。檳榔、糠瓢煨湯吃過山龍末,以瀉為度。氣實者用,虛者忌。(《滇南本草》)

治帶狀皰疹:石松(焙)研粉,青油或麻油調成糊狀,塗患處,一日數次。(《浙江民間常用草藥》)

風濕關節疼痛:伸筋草30克,穿山龍15克,老鸛草15克,防己10克,水煎服。

頸椎病:伸筋草20克,羌活12克,葛根12克,桑枝15克,水煎服。適於頭暈目眩、手指發麻者。

腰痛:伸筋草30克,五加皮20克,豨薟草20克,木瓜20克,研為粗末,加入白酒500毫升中浸泡7日。每次15毫升,每日服兩次。

四肢浮腫:伸筋草15克,石見穿15克,白茅根15克,檳榔6克,水煎服。

痛風發作:伸筋草30克,尋骨風15克,豨薟草15克, 蟲10克,水煎服。適於尿酸過高者。

細菌性痢疾:伸筋草15克,馬齒莧15克,白芍15克,黃連6克,水煎服。

硬皮病:伸筋草20克,透骨草劉寄奴穿山甲各15克,艾葉桑枝各30克,紅花蘇木各9克,共研粗末,裝入紗布袋內,蒸熱後敷於患處,或水煎外洗。亦用於下肢靜脈曲張。

跌打損傷:伸筋草15克,骨碎補15克,紅花10克,沒藥10克,水煎服。(洪文旭)

治胃寒痛:小伸筋草每用二錢。研末,一次服。

治腎虛:小伸筋草五錢,燉肉二兩。分二次服。

治毛囊炎:小伸筋草二錢。水煎服。(選方出《雲南中草藥》)

中藥伸筋草的副作用

(一)傳統文獻:《本草綱目》:無毒。

(二)毒理試驗:LD50:石松鹼小鼠腹腔注射的LD50為78g/kg,靜注為27.56mg/kgg正負1.16mg/kg。

毒性反應:石松鹼中毒症狀有過度活動,強直性陣攣性痙攣、麻痹、窒息等。

(三)臨床觀察;伸筋草無毒。在常規劑量內水煎服沒有不適反應。長期服用或大劑量(30g以下)水煎服也沒有明顯不良反應。

石松鹼為提取的單體,注射用有一定的神經毒性。伸筋草為中藥飲片,水煎服在一定的劑量內沒有這種神經反應,但更大的劑量是有可能產生神經系統不良反應的。

現代研究

化學成分:本品含石松鹼,棒石松寧鹼等生物鹼,石松三醇,石松四醇酮等萜類化合物,β-谷甾醇等甾醇,及香草酸,阿魏酸等。

藥理作用:伸筋草醇提取物有明顯鎮痛作用;水浸液有解熱作用;其混懸液能顯著延長戊巴比妥鈉睡眠時間和增強可卡因的毒性反應;其透析液對實驗性矽肺有良好的療效;所含石松鹼對小腸及子宮有興奮作用。

臨床研究:用伸筋草、透骨草、紅花各3g,水煎浸泡手足30——40分鐘,每日3次,治療腦血管意外後遺症手足拘攣67例,2個月後,顯效35例,好轉29例(中醫雜誌,1989,2:15)。

視頻

參考文獻

  1. 蘋果綠中藥大全. 伸筋草的功效與作用. 2013-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