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何中虎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何中虎
研究員、博士生導師
出生 1963年7月
陝西省蒲城縣高陽鎮
國籍 中國
職業 教育科研工作者

何中虎,男,1963年7月生,陝西省蒲城縣高陽鎮人,中共黨員。1989年畢業於北京農業大學農學系,獲博士學位。曾多次被聯合國糧農組織(FAO)和國際農發基金會(IFAD)聘為農學家,二十多次參加國際會議,做大會特邀發言和大會發言或評估項目,與世界主要小麥國家的科研和教學單位保持密切的聯繫。

現為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國際玉米小麥改良中心(CIMMYT)中國辦事處主任[1]

人物簡介

何中虎,男,1963 年出生於陝西省蒲城縣,小麥育種專家。1989 年在中國農業大學獲博士學位,1990—1992 年在國際玉米小麥改良中心做博士後,曾在美國坎薩斯州立大學和澳大利亞悉尼大學做訪問學者。現為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研究員,國家小麥改良中心主任,兼國際玉米小麥改良中心中國辦事處主任。

在小麥品質研究、分子標記開發與應用、推動國內外學術交流和人才培養方面作出重要貢獻。與首都師範大學等合作完成的「中國小麥品質評價體系建立與分子改良技術研究」獲 2008 年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 , 還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2 項以及省部級獎 5 項。2009 年當選美國作物學會高級會員,領導的課題組與山東省農業科學院合作獲國際農業磋商組織亞太地區傑出農業科技獎。發表論文 235 篇,其中 SCI 論文 85篇,曾任國際 SCI 期刊《穀物科學雜誌》( Journal of Cereal Science)編委,獲授權發明專利 8 項。

立志獻身中國小麥研究

何中虎出生在陝西渭北的農民家庭,小時候曾目睹乾旱和吸漿蟲對小麥生產的危害,每天能吃白面饃是他兒時的夢想,學農便成了他的最終選擇。1980 年他考取了中國農業大學(原北京農業大學)作物遺傳育種專業,經過 9 年刻苦學習,1989 年提前一年獲得博士學位。在張樹榛教授的指導下,他的業務能力迅速長進。張先生的敬業樂群、學風嚴謹和對學生認真負責的態度對他產生了深刻影響。位於墨西哥的國際玉米小麥改良中心(CIMMYT)不僅是綠色革命的發源地,而且是小麥良種和育種人才的搖籃,經莊巧生院士舉薦,1990 年他有幸獲得了到 CIMMYT 做博士後的機會。

在國際知名專家 Rajaram 博士的指導下,他全面掌握了田間育種技術,比較全面地認識和了解了與小麥育種密切相關的學科,也深切體會到多學科合作以及國內和國際協作網的重要性。在完成本職工作的同時,他還在國際期刊發表了 5 篇論文,他的敬業精神和出色工作贏得了 Rajaram 博士的高度讚賞。1992 年 9 月,他來到美國堪薩斯州立大學考察和訪問,為回國工作作準備,並在美國農業部小麥品質實驗室完成了中國小麥醇溶蛋白的研究工作。1993 年春天,他攜妻子和不滿半歲的兒子回到了北京,熱切期待着能在國內發揮一技之長,為祖國的小麥研究貢獻自己的力量。

主持課題

主持的課題包括863計劃、國家自然基金重點項目、948重大國際合作項目、科技部- CIMMYT重點國際合作項目、中-澳合作項目、農業跨越計劃等10項。肯定了優質麵包小麥新品種中優9507的兼用型品質特點,完成三省市審定,年種植面積約40萬畝,初步建立起科研-生產-企業的產業化模式。主持完成的全國小麥品質區劃方案已由農業部發布試行。明確了中國乾麵條的主要選種指標,饅頭對小麥品質的要求與加工方法有關,提出了兼用型品質的概念。對小麥親本選配規律進行了深入研究,有關成果獲國家教委科技進步一等獎(第三完成人)[2]。發表論文75篇,其中SCI期刊、國際會議特邀報告和國內一級期刊22篇(英文13篇、中文9篇),21篇為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做為第一主編,出版專譯著6部,其中一部在國外出版。已培養碩士、博士研究生13人,組織全國性或雙邊學術會議8次。曾獲人事部首批20名優秀留學回國人員重點資助[3],入選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4]

2017年05月,獲得全國創新爭先獎[5]

黨的十九大代表

何中虎
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研究員何中虎

榮譽成就

(1)從食品加工品質-籽粒和麵粉性狀-生化標記-分子標記四個層次創建了中國小麥品種品質評價體系,建立中國麵條的標準化實驗室製作方法與評價體系,提出並驗證麵條小麥的選種指標和分子標記,明確餅乾品種的選擇指標及改進麵筋強度和麵包品質的技術要點;發掘並驗證品質性狀的基因標記`30個,發現並命名8個位點的37個新等位基因;主持制定的全國小麥品質區劃方案已由農業部發布試行;

(2)發現命名抗條銹新基因YrCH84,證實了Yr24和Yr26為同一基因、Pm16和Pm30為同一基因,首次篩選出Pm16、YrCH84、YrCH42的分子標記,用常規方法和分子標記解析中國小麥品種產量演變規律;

(3)育成中優9507、北京0045、中麥175和中優206等7個優質高產小麥新品種,其中通過4省市審定的中優9507的麵包加工品質達到國際一級優質麥標準,累計推廣500萬畝以上,北京0045已成為河北北部的主栽品種;

(4)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一項(排名第一)、二等獎二項(排名第三和第四)及省部級獎五項[6],2009年當選為美國作物學會Fellow,領導的課題組與山東農科院合作獲國際農業磋商組織亞太地區傑出農業科技獎。獲授權發明專利8項。發表學術論文240篇,其中SCI論文90篇,中國農業科學和作物學報100篇。出版《中國小麥育種研究進展》和《中國小麥品種品質評價體系建立與分子改良技術研究》等專譯著7部。主持召開第四屆和第五屆全國小麥遺傳育種學術研討會及國際小麥品質學術研討會等,國際學術會議特聘發言和大會報告30多次。

視頻

十九大代表風采錄 何中虎 2018年02月05日發布

全景十九大何中虎:把灶台建在實驗室里的首席小麥專家 2017年10月17日發布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