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佳縣譚家坪教堂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孔夫子舊書網 的圖片

佳縣譚家坪教堂位於陝西省佳縣縣城南11公里處黃河之濱。奔騰的黃河從聖堂門前咆哮而過。登臨聖堂可極目黃土高原之渾厚,俯覽可一睹九曲黃河之壯觀。

教堂簡介

清光绪26年(1900年)意大利孙神父和马六品为避义和团追捕,不得已被山西的教友护送到陕西佳县谭家坪村,因当时黄河上没有架起大桥,山西的教友冒着危险将神父用小船摆渡入陕。清宣统元年2月,西班牙神父聂长春从吴堡县来谭家坪修建教堂,未及病逝,继由魏向阙、乐因神父继续修建才得以竣工。此教堂属于殿阁楼台式,气势宏伟磅礴。远望,楼、堂重迭连云,松柏相映,犹如仙境。

譚家坪天主堂修建於1900年,石砌牆質,瓦頂式樣為硬山頂,筒瓦覆蓋。西北角是大門,整個建築風格屬於中西合璧式,這些建築現仍舊保持原樣。教堂主體是屬於窯洞式的,他的特點是隔音、保溫,冬暖夏涼。1989年延安教區派宋福聖神父來佳縣主持教務。宋神父對譚家坪天主堂曾重新維修。 該堂奉安多尼為主保。

教堂的產生

基督教被正式承認之前,任何公開的祈禱和傳教活動都是不可能的。於是,早期基督教的宗教儀式和活動都是採取名副其實的「地下活動」。在秘密開挖的地道內,安放一張特製的長桌作為會議之用。地道的兩側壁上,挖出一個個的穴龕,裡面刻畫着粗拙的聖像作為信徒們膜拜的對象。由於怕教外的敵視者發現,這些聖像和聖經故事都採用象徵的手法。如陽光代表上帝,鴿子橄欖枝代表和平、幸福;牧童象徵耶穌,一群羔羊象徵人民,並以此代表耶穌愛人民;一個孩子在洗澡象徵皈依基督教的新教徒正在舉行洗禮[1]儀式;這種地下的穴龕盛行於公元1世紀到公元4世紀初葉,是基督教最早的教堂建築形式。

從公元4世紀君士坦丁大帝頒布了著名的「米蘭敕令」[2],使基督教取得了國教地位,在此之後,地下的穴龕活動終止停止了,地面的基督教教堂建築開始出現。

參考文獻

  1. 基督教洗禮的意義,新浪博客,2010-05-31
  2. 君士坦丁大帝頒布《米蘭敕令》,基督教的新紀元,個人圖書館,2021-0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