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保亭黎族苗族自治縣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保亭黎族苗族自治縣位於海南島中部五指山南麓,山清水秀,風景秀麗。地處海南省南部內陸,北緯18°23′~18°53′,東經109°21′~109°48′,東接陵水縣,南鄰三亞市,西連三亞市樂東縣,北依五指山市瓊中縣。縣境東西寬49公里,南北長54公里,總面積1166.6平方公里,占海南省陸地總面積的3.42%。 2017年3月,入圍「2017百佳深呼吸小城」名單。2018年9月25日,獲得商務部「2018年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縣」榮譽稱號。2019年9月,入選首批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保亭縣擁有豐富的自然資源和旅遊資源,著名的旅遊景區有:呀諾達熱帶雨林文化旅遊區(5A級)、甘什嶺檳榔谷原生態黎苗文化旅遊區(5A級)、七仙嶺溫泉國家森林公園什進村布隆賽鄉村文化旅遊區等。*[1]

保亭的來歷

民國24年(1935年)春,陳漢光在"撫黎計劃"中擬將五指山黎區建立五個縣。4月,廣東省政府民政廳正式批准設置三縣(樂東、保亭、白沙)。一說是因清朝曾設「寶亭營汛」而得名;另有一說是清末馮資材(宮保)征黎時帶兵駐此,建亭一座,後人稱為「馮宮保亭」,日久簡稱"保亭",縣以亭名。

歷史沿革

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3月,廣東省政府決定設置保亭縣,由崖縣(現三亞市)的不打、六羅、首弓、三弓、抱龍峒、同甲峒、水翁峒,陵水縣的保亭、六弓、七弓、烏牙峒、巔門團、百石團、五指山七指山、水滿峒、分界嶺吊羅山,萬寧縣的稅司、南橋、西峒、北峒,樂會縣的竹根峒、太平峒、茄曹峒、合水園,定安縣的船埠、南引圖、冬加團、母端山等地組成。 1948年2月11日保亭解放,4月16日成立保亭縣民主政府,縣府駐地保城鎮,隸屬瓊崖東區專員公署。同年8月,成立少數民族邊海區地委和專署,保亭隸屬該專署。1949年3月,白沙、保亭、樂東三縣成立瓊崖少數民族自治區行政委員會,同年7月保亭縣民主政府改為人民政府,隸屬自治區行政委員會。 1951年2月,撤銷瓊崖少數民族自治區行政委員會,1952年7月1日成立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區,保亭屬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區管轄。1955 年10月,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區改稱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保亭屬自治州轄。1958年12月,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同海南行署合署辦公;同年,保亭、陵水、崖縣、國營興隆華僑農場合併稱崖縣。1959年11月恢復保亭縣,隸屬海南行政公署。1962年2月,恢復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保亭縣隸屬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1987年成立保亭黎族苗族自治縣,全縣設6鎮3鄉,境內有2個國營農場、1家海膠集團金江分公司和1個省農墾科學院保亭試驗站。1987年12月,撤銷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同月,成立保亭黎族苗族自治縣,隸屬海南行政區。1988年4月,隸屬海南省。

行政區劃

2012年,保亭黎族苗族自治縣轄6個鎮、3個鄉:保城鎮、什玲鎮、加茂鎮、響水鎮、新政鎮、三道鎮、六弓鄉、南林鄉、毛感鄉。

地方政策

海南省出台《關於做好穩定房地產市場工作的通知》 2018年3月30日,海南省出台《關於做好穩定房地產市場工作的通知》,保亭非本省戶籍居民家庭在保亭區域內購買住房,須提供至少一名家庭成員在海南省累計60個月及以上個人所得稅或社會保險繳納證明,中部生態核心區市縣建設的商品住宅只能面向本市(縣)居民家庭銷售。非本省戶籍居民家庭只能購買1套住房,申請商業性個人住房貸款首付款比例不得低於70%,且住房,包括商品住宅(普通住宅、高檔公寓、低層住宅和酒店式公寓)、產權式酒店客房、保障性住房,含新房和二手房。該通知印發後購買的住房,自取得不動產權證之日起5年內禁止轉讓。

地理環境

保亭處於北緯18°以南,屬熱帶季風氣候區,熱量豐富,長夏無冬,年平均氣溫20.7~24.5℃,冬季溫暖如春,夏無酷暑。雨量充沛,年降雨量達1800~2300毫米,負氧離子濃度在每立方厘米8200個以上,可謂「溫而不熱、涼而不寒、爽而不燥、潤而不潮」。

地 形

保亭屬丘陵山區,主要由山地、丘陵、台地和河谷階地組成。地勢西北高,東南低。海拔500米以上的山地占38.7%,主要分布在西北部;海拔100—500米的丘陵占37.5%,海拔100米以上的占15%;河谷階地占8.8%。東南部大部分地域海拔在500米以下,這部分約占總面積的61.3%。 主要山嶺有122座,均為五指山向南的放射狀余脈。自北部香蕉嶺起,向西有水賢嶺、創造嶺、石土嶺、親尊嶺、生毛嶺和阿陀嶺等共10餘座海拔1000米以上的高山;從好悟嶺向東南有峨屈嶺、甘蔗嶺、鵝灶嶺、同安嶺;中部從七指嶺起向西有三角嶺、九曲嶺、鐵鑽嶺、大本嶺、昂日嶺和馬咀嶺;南部有常樹嶺、六大嶺、芒叢嶺、萬俄嶺等。 境內較大的河流有什玲河、藤轎東河(俗稱加茂河)、志媽溪和南改河。什玲河發源於境內,與石硐會合後流出境外稱陵水河,幹流長39公里,集雨面積433平方公里。藤橋東河發源於境內,幹流長28公里,集雨面積366平方公里。志媽溪發源於境內的尖嶺,流長25公里,集雨面積為207平方公里。南改河發源於境內,流出境外進入三亞市後稱寧遠河,幹流長19公里,集雨面積129平方公里。

氣 候

保亭年平均氣溫21.6-24.5度,1月份平均氣溫19.10C,極端最低氣溫為0.8度,7月份平均氣溫為37.2度,極端最高氣溫為39.7度。年平均降雨量1900毫米,最大年雨量為1964年的2482毫米,最小年降雨量為1013.5毫米。年平均雨日為140天以上,但全年雨量不平衡,4—10月為雨季,雨量占全年雨量的87%。10月份至翌年4月份為旱季。年平均受3.9次颱風襲擊或影響。年平均日照1949.8小時,日照百分率達45%。

人口民族

人口

2017年全縣常住人口15.19萬人,比上年增長0.7%。其中,0-14歲2.74萬人,15-64歲11.27萬人,65歲以上1.18萬人。城鎮化率為39.5%。 公安部門數據顯示,全縣戶籍人口167816萬人,其中城鎮人口56042人,鄉村人口111774人。計生部門數據顯示,全縣出生人口1911人,其中男孩984人,女孩927人。全縣人口出生率為12.31‰,自然增長率為6.57‰。出生人口性別比為106.15(女孩為100)。

民族

黎族苗族為保亭縣世居民族,截至2012年3月底,全縣人口17.03萬人,其中黎族占總人口的59.9%,漢族占總人口的33.4%,苗族占總人口的4.1%,其他民族占總人口的2.6%。

自然資源

動物資源

保亭縣山嶺連綿、森林茂密、終年花果不斷,河溝縱橫,自然條件優越,為各種陸棲脊椎動物的繁衍生息提供了非常有利的環境。縣境內動物種類繁多,僅鳥類就有300多種和10多個亞種。據1980年統計,屬國家重點保護的動物就有58種。 1990年縣內屬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有海南黑冠長臂猿、海南坡鹿、海南山鷓鴣、孔雀雉、四爪陸龜、巨蜥、蟒等7種;屬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有獼猴、穿山甲、黑熊、海南水獺、海南大靈貓、小靈貓、海南免、海南巨松鼠、山瑞鱉、虎紋蛙、風頭鷹、斑尾鵑鳩、緋胸鸚鵡、棱皮龜、地龜、三線殼龜、凹甲陸龜等17種;屬省級保護野生動物有椰子貓,果子狸、紅狹狳、金環蛇、銀環蛇、眼鏡蛇、海南鷯哥、海南八哥、龜科(所有種)、赤麂、鷓鴣等11種。由於森林面積不斷減少和人為的捕殺,保亭縣境內的珍稀保護動物也日益減少,有的絕跡。

水電資源

保亭縣的自然資源十分豐富。全縣大小河流密布,水能蘊藏量9萬多千瓦,已開發利用8580千瓦,占可供開發利用的24%。

林產資源

保亭縣經濟林木主要有特類木材:花梨、坡壘、子京、荔枝、母生等5種喬木;一類木材:陸均松、脈葉羅漢松(竹葉松)、短葉羅漢松(短葉竹葉松)、竹柏、海南油杉、綠楠、毛苦梓、黑枝苦梓、荔枝、楨楠、青梅、鐵棱、烏營、雞尖、吊蘭苦梓、觀光木、石碌苦梓、油丹、枇杷丹、海棠、蝴蝶樹、孔雀豆、科禮、紅錐、紅稠、薄皮紅桐、烏稠、賽胭脂、紅欏、麻楝、細子龍、柄果木、賽韶子、石梓、鶯歌等34種喬木;二類木材:粗榧、海南粗榧、南亞松、海南五葉針松、黃果桂、麥卡桂、廣東鈎梓、毛丹、尖尾楠、山刺血、烏果、刺血、肖蒲桃、多腺水翁、烏墨、皺萼、蒲桃、李萬蒲桃、碎葉蒲桃、米花木、海南米花木、三脈木、海南三脈木、長柄銀葉樹、石斑、車輪梅、毛車輪梅、油楠、倒卵阿丁楓、陳木、海南錐、台灣錐、越南榆、菠蘿蜜、小葉胭脂、大葉胭脂、洛羅、紅果、堅木、紅椿、龍眼、單葉豆等46種喬木;三類木材:雞毛松、隆蘭、黃樟、厚殼桂、華楨楠、海南加賜、海南紅楣、五梨木白茶、相思、白格、黑格、黃檀、灰稠、盤殼木、海南樫木、苦楝、毛荔枝、酸棗等110種喬木。這些樹木主要分布在西北部的同安嶺、情安嶺、馬咀嶺、紅水嶺、南蓄嶺以及南改嶺和東南部的七指嶺、駁百嶺、四方嶺。

礦產資源

保亭縣現已發現的礦產資源有鐵、金沙、水晶、石灰石、大理石等11種,其中已探明具開採價值的有鐵礦、石灰石、大理石、結晶灰岩。

經濟

綜述

地區生產總值45.09億元,比上年增長6.0%。高於年初預計目標1.5個百分點。分季度來看,一季度同比增長6.2%;二季度累計同比增長6.6%;三季度累計同比增長7.2%;四季度累計同比增長6.0%。分產業來看,第一產業全年增加值17.18億元,比上年增長6.0%;第二產業增加值達5.96億元,比上年增長8.2%;第三產業增加值21.95億元,同比增長5.5%。三次產業的比重為38.1:13.2:48.7。 按年均常住人口計算,2017年我縣人均地區生產總值29683元,按現行平均匯率計算為4314.3美元,同比增長5.3%。 2017年,全縣地方公共財政收入累計完成49074萬元,同口徑增收7225萬元,增長17.2%;按收入結構劃分,稅收累計完成38226萬元,同口徑增長21.1%;非稅收入累計完成10848萬元,增長5.6%。地方公共財政支出累計完成217935萬元,同口徑增支42414萬元,增長24.2%。地方政府性基金收入累計完成9642萬元,下降22.6%;地方政府性基金支出累計完成28595萬元,增長101.1%。 全年全縣固定資產投資額完成34.3億元,同比增長11.3%;其中,地方政府投資6.5億元,增長82.2%;房地產投資23億元,同比增長18.3%,占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的比重為67.6%,比重較2016年提高4個百分點;旅遊項目投資由2016年的7.6億元下降為4.5億元,同比下降40.7%。 目前全縣在建項目70個,其中政府投資項目35個,旅遊投資11個,房地產投資24個。

第一產業

全年農業增加值(含農林牧漁服務業)18億元,按可比價計算,同比增長6.0%。其中,五項產業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長。種植業增加值為11.6億元,增長5.7%,占比64.2%;林業增加值2.8億元,增長7.5%;牧業增加值2.6億元,增長6.0%;漁業增加值0.24億元,增長1.6%;農林牧漁服務業增加值0.82億元,增長7.6%。 主要農產品中檳榔種植面積(年末實有面積)10萬畝,總產量1.9萬噸,增長15.4%;蔬菜和水果種植面積分別為6.9萬畝和7.1萬畝,總產量分別為9萬噸和5.4萬噸,蔬菜總產量同比下降11.8%,水果總產量同比增長9.1%;養殖業肉類總產量1.65萬噸,增長10%;生豬出欄量14.9萬頭,增長5.0%。

第二產業

第二產業中,工業增加值9124萬元,同比增長15.6%;其中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5616萬元,同比增長25.9%,規模以下工業增加值3508萬元,同比增長2.4%。建築業增加值50478萬元,同比增長7.0%,占整個第二產業的比重為84.7%。 2017年全社會用電量18702萬千瓦時(不含線損),同比增長9.7%;其中城鄉居民用電分別為1634萬千瓦時和4421萬千瓦時,同比增長5.3%和8.9%;分行業用電來看,用於農業的電量為472.8萬千瓦時,增長10.8%;工業用電量為1057萬千瓦時,下降10%;服務業用電量10017.8萬千瓦時,增長14.4%。

第三產業

2017年,我縣接待遊客596萬人次,同比增長18.3%;旅遊收入13.7億元,同比增長41.5%;景區接待遊客量中,檳榔谷年接待150萬人次,增長15.9%;七仙嶺接待遊客12萬人,增長8%;呀諾達接待遊客227萬人次,增長12.7%,占景區接待遊客量58.3%。旅遊過夜人數92.72萬人,比上年同期增長31.9%。 房地產行業因受政策等因素的影響,房地產業增加值4.6億元,同比增長下降1.3%;房地產房屋銷售面積為27.5萬平方米,同比下降4.8%;房屋銷售額20.5億元,同比增長2.4%。 全年全縣交通運輸、郵政倉儲業實現增加值3254萬元,與上年相比,增長6.4%。貨物周轉量1754.24萬噸,增長1.5%;旅客周轉量5872.23萬人,下降13.6%。 2017年,全縣商貿業(批發零售業、住宿餐飲業)實現增加值5.3億元,增長5.3%。 全縣消費品零售總額實現15.4億元,同比增長9.3%。按經營地分,鄉村實現6.4億元,增長7.8%,城鎮實現9億元,增長10.2%,增速比鄉村市場快了2.4個百分點。從消費形態來看,商品零售實現12.5億元,增長7.5%,占全縣消費品零售總額比重81.6%;餐飲收入實現2.8億元,增長17.8%。 截止2017年底我縣金融機構存款期末餘額為89.9億元,增長18.1%;其中儲蓄存款55億元,增長19.6%。貸款期末餘額為35.27億元,增長34.6%;其中中長期貸款25.5億元,占總體貸款比例的72.3%。 全年實現保費收入11044.71萬元,增長20.5%。其中,財產險業務收入2313.85萬元,增長43.9%;在人身險業務收入中,壽險收入7190.28萬元,增長10.9%;人身意外傷害險收入369.39萬元,增長28.6%;健康險收入1171.19萬元,增長48.3%。

社會事業

教育

截至2017年,保亭黎族苗族自治縣有各級各類學校98所,其中:完全中學1所,中等職業學校1所、初級中學9所(含九年一貫制學校4所,其中1所民辦1所)、完全小學30所,教學點22個,幼兒園35所(其中民辦幼兒園24所)。現有中小學在校生21693人,其中普通高中在校學生2390人,初中在校生5442,小學在校生13861人。幼兒在園人數6462人,中職學校在校生172人。 全縣公辦學校、幼兒園共有教職工1980人,其中專任教師1871人,職工109人。專任教師中,幼兒園專任教師111人,小學專任教師1045人,初中專任教師511人,普通高中專任教師170人,中等職業學校專任教師34人。 2017年,我縣學前三年兒童受教育率84.8%,高中毛入學率55.91%,高中階段毛入學率93.6%。

衛生

截至2017年,保亭黎族苗族自治縣共有醫院病床位590張;衛生機構人員總數770人,減少15.9%;其中執業醫師196人,比上年減少5人;執業助理醫師129人;註冊護士209人;藥劑人員17人;檢驗人員31人。新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為97.01%,比上年減少了0.8個百分點。報告甲、乙類傳染病發病人數507人,比上年增長12.7%;甲類傳染病病發人數0人,乙類傳染病發人數543人;報告傳染病率每十萬人1280人。

2019年8月,入選為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建設試點縣。

社會保障

截至2017年,保亭黎族苗族自治縣參加基本養老保險42449人,同比增長2.4%;城鎮職工基本醫療參保38566人,增長0.7%;城鎮居民基本醫療參保33696人,增長3.3%;參加工傷保險18000人,下降3.5%;參加生育保險18283人,下降18.6%。 年末全縣撫恤、補助各類優撫對象418人,較2016年減少6人;醫療救助2223人次,增長45.5%;城鎮居民最低生活保障2005人,下降16.8%;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4677人,增長7.4%;累計發放低保金2099.9萬元,增長4.5%。農村五保戶供養對象132人,較2016年減少14人。2017年,銷售社會福利彩票507萬元,增長1%。投入救災救濟資金178.4萬元,增長51.8%。2017年粗結婚率12.6%,比上年下降0.5個百分點;粗離婚率3.2%,比上年提高了0.45個百分點。

2019年4月27日上午,海南省人民政府召開新聞發布會,正式通報海南保亭黎族苗族自治縣成功退出貧困縣。

科技

截至2017年,保亭黎族苗族自治縣科工信局牽頭組織全縣20多家單位組成科技小分隊赴全縣各鄉鎮開展送科技下鄉活動。把農民迫切需要的先進適用技術送到農民手中,服務到田間地頭。採用課堂授課與田間地頭授課的方式在全縣各鄉鎮組織開展冬季瓜菜種植、果樹病蟲害防治等各類農業實用技術培訓班共28期,發放技術資料5500多冊,受益人數5600多人。 技術推廣方面:2017年共投入65萬元引進5個科技掛職副鄉鎮長科技示範推廣項目,推廣7種新技術。 信息基礎設施建設方面:完成我縣62個行政村(居委會)已經實現光纖覆蓋,覆蓋率100%;已有495個村小組(連隊)完成建設並通過驗收。全縣村小組(自然村)、農場連隊光纖覆蓋率達95%以上。新建城區光網小區163個,城區小區光纖寬帶網絡覆蓋率97%以上,4G信號城市覆蓋率達到99.5%以上,4G信號行政村覆蓋率達到96%以上。新增光纜1754公里。新建鐵塔119 座,4G基站290個。學校(教學點)光纖寬帶覆蓋41個,覆蓋率100%;移動通信信號、光網覆蓋所有在冊22個貧困村。

文化

截至2017年,保亭黎族苗族自治縣圖書館一年來共接待到館讀者12.45萬人次,圖書流通累計8.69萬冊次,編目整理圖書1.14萬冊,開展圖書流動服務閱讀推廣活動30餘場次;數字文化館接待參觀單位、團體34個,參觀人數6100餘人次;博物館全年累計接待人數1.97萬餘人次。開展「文化惠民」演出71場,開展「電影下鄉」活動1205場。 文藝活動方面:成功舉辦了「元宵節」、「三月三」、嬉水節等系列傳統節慶文體活動;另外還組織舉辦了元宵文藝晚會、全縣文藝匯演、扶貧文藝晚會、第四屆「候鳥族」文藝匯演等各項文藝演出。*[2]

文化創作方面:《與中國煤礦文工團共同創作的大型民族現代舞劇《甘工鳥》已成功在海南省歌舞劇院進行首演。創作推出舞蹈《相聚三月三》《葵葉情懷》,黎族竹木器樂唎咧合奏《好日子》、黎族生態歌謠《木棉花開愛情來》等節目。

體育

截至2017年,保亭黎族苗族自治縣體育競技方面是參加海南省少年田徑競標賽、海南省少年籃球錦標賽、海南省少年游泳錦標賽、海南省少年舉重金比賽中,榮獲金牌18枚,銀牌15枚,銅牌9枚。在參加全國少年田徑錦標賽、全國少年舉重錦標賽、全國少年游泳競標賽中,榮獲銀牌3枚,銅牌2枚。

生態保護

2020年2月12日,保亭縣入選生態綜合補償試點縣名單。

民族文化

傳統器樂

海南省保亭地區的黎族有杞、哈、賽等方言,每個方言區的語言、生活習俗亦有所異,但其文化藝術娛樂等方面基本相同。千百年來,黎族人民在長期與自然和社會生活的實踐中,創造了豐富多彩的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成為中華民族文化藝術寶庫中的珍貴遺產。民間流傳的口頭文學,有民歌、故事、神話、寓言、諺語、謎語、舞蹈、音樂的藝術和織錦等。以民歌最具特色,種類有勞動歌,情歌、哀歌、生活自然等。 黎族民間舞蹈《打柴舞》、《打碗舞》、《八音舞》、《雙刀錢鈴舞》、《逗娘舞》等等。黎族民間傳統竹木樂器種類主要有口弓、鼻簫、利咧、洞勺、拜、嗶噠、獨求鼓、叮咚木等八類。愛好者組合的業餘「八音樂隊」,即小銅鑼、小木鼓、木琴、竹笛、嗩吶、銅鈴、小鈸、畢噠8種樂器組合的演展隊。鄉村舉行婚禮、入新屋的時候,都請來八音隊,吹吹打打通宵正旦。它是黎族社會文明進步史的寫照,也是中華民族光輝燦爛文化寶庫的精品。

黎族織錦

海南省黎族織錦起源於殷周時代,早在3000多年前,生活在海南島上的黎族先民就已掌握了紡織技術,是中國各民族中最早掌握紡織技術的民族之一,其中保亭是全海南省黎錦最集中的市縣之一。在宋元兩代時,黎族的棉紡織業已經相當發達,其棉紡技術和棉紡織工藝品已經達到一個很高的水平。特別是這一時期歷史上最傑出的紡織家黃道婆,在學習和總結黎族紡織技術的基礎上,不僅改革和創新了去籽、彈花、紡線、織布等紡織工具,還運用和推廣黎族紡織錯紗、配色、綜線、絮花等技術,織成栩栩如生、惟妙惟肖的花紋圖案。到明清兩代,黎族織錦發展達到頂峰,黎族織造的"龍被"等黎錦精品成為人們爭相收藏的珍品。

風景名勝

和坊茶樓

和坊茶樓地處保亭縣城七仙大道南端東側(毗鄰保亭車站),項目占地2200多平米,總建築面積950平米,建築高度21.3米。汲取明清建築中閣樓的精髓與當地黎苗民族元素,被譽為「海南第一茶樓」,民間有「不到和坊喝一壺,別說來過黎苗族」這一俗語。建築由仿古閣樓、廂房、四柱七樓牌等建築物有機組合而成被授予「兩岸交流基地」美譽。

七仙嶺溫泉

七仙嶺溫泉國家森林公園位於保亭縣七仙嶺腳下的一座盆地內,是海南島著名的旅遊度假勝地,也是「遊客最喜愛的海南島特色精品景區」之一,其地理坐標為東109°35′~109°45′,北緯18°14′~18°44′,她三面群山環抱,有保存較為完整的熱帶雨林和良好的生態環境,七仙嶺屬熱帶季風氣候,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年平均氣溫23℃左右,冬暖夏涼,負氧離子含量高達8200個/立方厘米,宛如天然「氧吧」。*[3]

甘什嶺檳榔谷原生態黎苗文化遊覽區

甘什嶺檳榔谷原生態黎苗文化遊覽區坐落在海南省保亭縣三道鎮的甘什嶺、位於南榆中線274公里旁,距海南省三亞東線高速公路6公里,面積300畝,始建於1993年,於1995年10月28日正式開業。*[4]

甘什嶺檳榔谷原生態黎苗文化旅遊區自然景觀包括:黎族田園風光、海南島面積最大、最古老的擯柳園、多種亞熱帶古樹、山泉溪水成多級瀑布從園中穿流而形成的怪石群。人文景觀有:「奧雅宮」(黎族頭人住的房);「隆閨屋」(黎族姑娘居住和娛樂的場所)等。來海南旅遊觀光客可參與黎家古老的弓騖射擊,品嘗黎家竹筒飯和黎家山茶,觀賞多姿多彩的黎族歌舞。

由於景區位處海南島嶼的脊樑——五指山山脈的甘什嶺自然保護區內,兩邊森林峻峭,中間是一條連綿數公里的檳榔谷地,故稱檳榔谷。椰子代表海南,檳榔代表黎家,在黎家,沒有檳榔不成禮,沒有檳榔不成婚,這「檳榔」二字可以說是海南真正的主人——黎族人的文化字符。*[5]

海南呀諾達雨林文化旅遊區

呀諾達熱帶雨林景區位於保亭縣三道鎮,是中國唯一地處北緯18度的真正熱帶雨林,是海南島五大熱帶雨林精品的濃縮,是最具觀賞價值的熱帶雨林資源博覽館,堪稱中國鑽石級雨林景區。景區距三亞市僅35公里,距鳳凰機場52公里,是名符其實的三亞後花園。景區北與五指山七仙嶺比肩相連;東眺南海萬傾波濤,美麗的海棠灣近在咫尺;與南中國第一溫泉南田溫泉僅一水之隔。在三亞市最新修編的旅遊總體規劃中,本景區位於大三亞旅遊規劃中的生態景觀軸上,是「三亞旅遊圈」的「金三角」地區。*[6]

仙安石林

仙安石林位於海南省保亭黎族苗族自治縣毛感鄉境內,距保亭縣城約40公里路程。1992年以前這裡還是一個鮮為人知的地方,只有極少數採藥人偶爾闖進過林中,因為不了解這奇怪的石頭,他們敬畏地將此山稱為「鬼山」或「神山」。1992年,海南師範學院的楊火教授在偶然中發現這一處瑰寶,並命名為「仙安石林」。仙安石林集奇石青山、懸崖洞穴、古樹巨藤於一體,本已獨得大自然萬般寵愛。1996年,距此數十里地的一個苗村搬遷到南片石林旁的一處平地上,石林又平添了一層濃郁的苗家風情。*[7]

名優特產

紅毛丹

紅毛丹是典型的熱帶珍稀水果之一,其果實外形美觀、肉質細嫩、鮮美爽口,營養豐富,含維生素C維生素B蛋白質脂肪等多種營養成分,是果中佳品,曾被聯合國糧農組織列為優先推廣的「四大水果」之一。紅毛丹生長對氣候、土壤、溫度、濕度的要求比較苛刻,在中國大陸地區,只有保亭最適宜發展種植紅毛丹。*[8]

四棱豆

四棱豆:又稱翼豆、大翼豆、四角豆等,是豆種植物四棱豆屬中的一個栽培品種,在保亭四季都能正常生長,其鮮豆莢是一種營養價值很高的蔬菜,優質豆莢單莢重25克以上,莢長20公分以上,型如楊桃成棱,鮮莢翠綠,可炒、可煮、可生吃或泡成酸菜吃,還可作冷盤,肉質香脆,風味鮮美,在部分大中城市為稀有新奇的高檔菜。

樹仔菜

樹仔菜:屬熱帶灌木,樹仔菜具有很高的營養價值,富含多種維生素、蛋白質和礦物質。胡蘿蔔素和維生素B2含量是普通蔬菜的10多倍,維生素C和蛋白質是普通菜的45倍,其嫩梢細嫩多汁、肉質脆、無渣滓、味道鮮美,炒食、煮食均可,由於粗生耐長,種植不需施用化肥和化學農藥,保持了原有天然屬性,是具有保亭山區特色的"綠色食品"。

龍眼

龍眼俗稱「桂圓」,是中國南亞熱帶名貴特產。龍眼果實富含營養,自古受人們喜愛,更視為珍貴補品,其滋補功能顯而易見。明李時珍曾有「資益以龍眼為良」的評價。據分析,果肉含全糖12.38%~22.55%,還原糖3.85%~10.16%,全酸0.096%~0.109%,維生素C43.12~163.7毫克/100克果肉,VK196.5毫克/100克果肉。龍眼除鮮食外,還可加工制干、制罐、煎膏等。龍眼有壯陽益氣、補益心脾、養血安神、潤膚美容等多種功效,可治療貧血、心悸、失眠、健忘、神經衰弱及病後、產後身體虛弱等症。現代醫學實踐證明,它還有美容、延年益壽之功效。龍眼對生產環境比較挑剔,世界上能種植龍眼的地方有限,一般在亞熱帶、偏溫和氣候無嚴重霜凍地區為合適。因此,龍眼歷來被人們稱為嶺南佳果,因其既可鮮吃又可作藥用,在市場上供不應求。保亭龍眼種植面積26000畝。

獲得榮譽

2017年12月26日,被國家民委評為第五批全國民族團結進步創建示範區(單位)。

2019年5月18日,入選「2019中國最美縣域榜單」。

2019年9月,入選首批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 *[9]

視頻

保亭招商宣傳片001


視頻

保亭宣傳片


視頻

保亭什進村 - 海南美麗鄉村


視頻

國家4A級景區——保亭七仙嶺溫泉國家森林公園宣傳片


參考文獻

  1. 保亭縣城風光美——千年黎苗古韻新風. 06 七月 2018 [24 三月 2020] (中文). 
  2. 保亭縣農民群眾打造既接地氣又具民族特色的」濃情三月•醉美保亭」三月三文藝演出. 31 三月 2017 [24 三月 2020] (中文). 
  3. 保亭七仙嶺 海南的天然氧吧. 30 八月 2018 [24 三月 2020] (中文). 
  4. 海南檳榔谷黎苗文化旅遊區:在這裡,守護傳統文化. 14 十二月 2017 [24 三月 2020] (中文). 
  5. 【海南】檳榔谷的原生態黎苗文化. 14 三月 2015 [24 三月 2020] (中文). 
  6. 攻略保亭呀諾達雨林刺激項目大盤點,等你來挑戰!. 13 四月 2019 [24 三月 2020] (中文). 
  7. 保亭仙安石林:千雕萬鑿的「人間宮殿」,夠膽你就來!. 11 九月 2017 [24 三月 2020] (中文). 
  8. 海南特色水果—保亭紅毛丹. 10 一月 2017 [24 三月 2020] (中文). 
  9. 厲害了,保亭竟然被國家……. 16 六月 2017 [24 三月 2020] (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