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偶然作(王維詩作)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偶然作(王維詩作)

王維詩作
圖片來自搜狗網

《偶然作》是唐代詩人王維的一首詩作,共八句四十個字,以平淡的語句抒寫了內心平和淡然的心態。

作品原文

題《輞川圖》

老來懶賦詩,惟有老相隨。

宿世謬詞客,前身應畫師。

不能舍余習,偶被世人知。

名字本皆是,此心還不知。

作品鑑賞

王維的這首《題〈輞川圖〉》寫「老」態、「懶」意,抒寫了一種大徹大悟、無悲無喜的寧靜淡泊之心。

「老來懶賦詩,惟有老相隨」,隨着時間的飛逝,詩人已經連賦詩的熱情也沒有了,只有衰老的感覺時時伴隨着自己。王維早年積極從政。張九齡貶荊州,奸相李林甫把持朝政以後,王維對現實極為不滿,但又無力反抗,因而長持齋戒,結廬輞川,與道友「浮舟往來」,彈琴賦詩,嘯詠終日」(《舊唐書·王維傳》)。安史之亂後,他曾被迫以偽署。亂平,因曾賦詩懷念朝廷獲免,責授太子中允,但從此他又帶上了一種深深的負罪感,心境也更為枯寂,因此他「晚年惟好靜,萬事不關心」(《酬張少府》),對人世也更淡漠了。這就是詩人「懶」的主要原因。這兩句詩出語平淡而感慨深沉,「惟有」二字含「無可奈何」、別無選擇之嘆。「宿世謬詞客,前身應畫師」。「宿世」,意指前世;王維一身兼長詩畫,當時便有「天下文宗」(代宗《答王縉進王維集表詔》)、「當代詩匠」(苑咸《酬王維並序》)之譽。《純全集》盛讚其「文章冠世,畫絕古今」。但王維並不在乎這些虛名,他只是把它他們當作一種「積習」的泛起、創作衝動的流露:「不能舍余習,偶被世人知。」「余習」,語出《維摩詰經》:「深入緣起,斷諸邪見有無二邊,無復余習。」本指前世積澱下來的不能改變的東西。這兩句詩說的是:我不能改變前世的習慣,吟詩作畫只是偶爾被世人知曉。

詩人名維字摩詰,取自佛經,乃菩薩名,其義為淨名。但「不能舍余習」,即有違經義,因此說:「名字本皆是,此心還不知」。「不知為不知,是知也。」然而明知不應為而為,這實際上是出世與入世的內心矛盾的反映。王維雖然皈依佛教,但同時還是一位熱愛生活、熱愛藝術的詩人。

這首詩富於禪味。「宿世」、「前身」是以禪語入詩;「不能舍余習,偶被世人知」是以禪理入詩;「名字本皆是,此心還不知」則是以禪趣入詩。詩人以禪入詩,表現出一種對人生真諦的直接探索與感悟,詩人以坦然的態度、平淡的語調錶現出對生活的理解,感傷的低吟中滲露出徹悟之感。

這首詩的語言達簡淡樸素之極致,娓娓道來,與全詩格調相一致。

作者簡介

王維(701-761)唐代著名詩人。原籍祁(今山西祁縣),遷至蒲州(今山西永濟),晚年居於藍田輞川別墅。字摩詰 。維摩詰乃是佛教中一個在家的大乘佛教的大居士,是偉大的佛陀,意譯以潔淨、沒有染污。可見王維的名字中已與佛教結下了不解之緣。王維生前,人們就認為他是「當代詩匠,又精禪理。」(苑咸《酬王維序》)。王維出生在一個虔誠的佛教徒的家庭里,根據王維寫的《請施莊為寺表》云:「亡母故博陵縣君崔氏,師事大照禪師三十餘年,褐衣蔬食,持戒安禪,樂住山林,志求寂靜。」王維從小就受到了母親的薰陶,同時,根據《王右丞集注》卷二五,有一篇《大薦福寺大德道光禪師塔銘》,文中述及了詩人同當代名僧道光禪師的關係時說:「維十年座下."可見王維確實也與佛家因緣不淺,其晚年更是過着僧侶般的生活。據《舊唐書》記載:「在京師,長齋,不衣文俯伏受教,欲以毫末度量虛空,無有是處,志其舍利所在而已。」采,日飯十數名僧,以玄談為樂,齋中無所有,惟茶鐺藥臼,經案繩床而已。退朝之後,焚香獨坐,以禪頌為事。」此時的王維儼然是一僧侶了。

王維青少年時期即賦於文學才華。開元九年(721年) 中進士第一,(即狀元)。為大樂丞。因故謫濟州司倉參軍。後歸至長安。再遷中書舍人,轉尚書右丞,卒於官。其詩、畫成就都很高。 開元二十二年(734年)張九齡為中書令。王維被擢為右拾遺。其時作有《獻始興公》詩,稱頌張九齡反對植黨營私和濫施爵賞的政治主張,體現了他當時要求有所作為的心情。二十四年 (736)張九齡罷相。次年貶荊州長史。李林甫任中書令,這是玄宗時期政治由較為清明到日趨黑暗的轉折點。王維對張九齡被貶,感到非常沮喪,但他並未就此退出官場。開元二十五年,曾奉使赴河西節度副大使崔希逸幕,後又以殿中侍御史知南選,天寶中,王維的官職逐漸升遷。安史亂前,官至給事中,他一方面對當時的官場感到厭倦和擔心,但另一方面卻又戀棧懷祿,不能決然離去。於是隨俗浮沉,長期過着半官半隱的生活。 [1]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