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儋州調聲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儋州調聲海南省儋州市的傳統音樂

儋州調聲是僅流傳于海南省儋州一地並具有獨特地域風格的漢族民間歌曲,用儋州方言演唱,節奏明快,旋律優美,感情熱烈,可歌可舞,被譽為"南國藝苑奇葩"。儋州調聲主要特色是男女集體對唱,把唱歌與舞蹈融為一體,是漢族民間文化優秀遺產。

2006年5月20日,儋州調聲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1]

歷史淵源

儋州調聲產生於西漢時期,發源於儋州市北部沿海 洋浦特區、三都、峨蔓、木棠、蘭訓、松林、光村一帶。是一種以儋州方言演唱,體裁近似民間小調的漢族民間歌曲。調聲的內容以表達愛情、幸福生活為主,以 曲調優美和群體娛樂的特點流傳於儋州、三亞、昌江、白沙、東方等地。由此,儋州被國家文化部命名為「中國民間藝術之鄉[2]

唱調聲沒有固定的場合和時間,在農閒時節、逢年過節,在山坡野地、鄉鎮集市都可進行,主要是青年男女互相以歌抒情,農曆八月十五唱調聲尤為盛行。

「儋州自古稱歌海,山歌催得百花開;人人都是山歌手,山山水水是歌台。」地處海南島西北部的儋州、歷史悠久,源遠流長。自漢武帝元封元年建置以來,已有2000多年歷史。特別是北宋一代文宗蘇東坡曾謫居此地,弘揚文教,使儋州自古就有「詩鄉歌海」之稱。

儋州調聲是從儋州民歌活動中演變過來的。它最初產生在西漢時期,發源於儋州北部洋浦特區、三都、峨蔓、木棠、蘭訓、松林、光村一帶。

調聲節上所唱的歌起初大都為情歌,青年男女於月明之夜或春光明媚之時,集體對歌、娛樂傳情。到清末民初,調聲又吸收了「學堂民歌」成分;到上世紀"五四時期",調聲又出現了許多革命題材內容;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則成為揭露敵人、打擊敵人的有力武器。新中國成立後,六十年代的水利建設工地上的賽歌會曾掀起儋州調聲發展的第三次高潮。

儋州調聲隊曾赴武漢廣州北京等地演出,在各地掀起了一陣「儋州風」。電影《椰林曲》、芭蕾舞《紅色娘子軍》等都引用了儋州調聲旋律。調聲還參加了中南六省春節聯歡晚會,榮獲國家級金獎銀獎。2001年,調聲在南寧國際 民歌節上更是大展風采,中央電視台及浙江衛視等還專門到儋州採風,將調聲製作成專題節目在多家省級衛視播放。2001年,海南首次舉辦儋州調聲節, 儋州市城鄉一下子湧現出278支調聲隊伍,近萬名群眾分別參加了調聲表演和體育競賽等活動。

代表作品

歷年搜集到的調聲曲調已有六百多首,有一定代表性的曲目有《天崩地塌情不負》、《祖國江山花百樣》、《一時不見三時悶》、《單槌打鼓聲不響》等。

藝術特色

儋州調聲突破了山歌固有的表現形式, 曲調層出不窮,演唱過場活躍,不論是唱詞、曲調、節奏、旋律以及調式,都符合青年人的性格特徵,是廣大群眾喜聞樂見的一種活動形式。

儋州調聲主要是男女青年在逢年過節或農閒時,在鄉鎮集市或山坡野地,互相以歌抒情, 談情說愛,自發性地開展對歌比賽活動。特別是每年的「中秋歌會」尤其熱鬧,參加者往往成千上萬。儋州調聲歌聲優美,熱情奔放,舞姿百態,生動活潑,男唱女答,歌聲此起彼落,具有鮮明的地方特色和獨特的藝術風格。

儋州調聲體裁近似民間小調。曲調有宮、商、羽等多種調式,旋律進行中還經常出現調式交換和轉調變化。而且,儋州調聲在發展中善於吸收古曲、現代歌曲及外國歌曲旋律,這也是調聲藝術常唱不衰、與時俱進、歷久彌新的重要原因之一。古老的儋州山歌歌詞大多是韻腳寬鬆的「二句半」。後來人們在勞動中又學到「車水歌」的旋律,再加入節拍鮮明的舞蹈節奏和情緒昂揚的音調進行集體對唱,演唱時手臂和身體隨歌聲節奏前後擺動。

調聲有若干常用曲調,以此為基礎加以發展變化,可以創造出更多新曲,從而常唱常新。

對歌比賽

儋州青年男女的對歌主要以調聲為主。對歌時男隊和女隊對面站成2橫列隊,列距3米左右。對歌前每列隊員互相勾住尾指,由歌頭起調,領唱、指揮和選擇歌詞。男隊先唱,女隊答唱,對歌當唱完第一段唱詞後,唱一二句曲調代替樂器過門,接着唱第二段。隊形隨時變化,時而半圓,時而一字擺開,歌手手勾手,兩腳有節奏地 前後左右擺動。對歌不受時間限制,以"唱倒"(對方答不上)為止。對歌比賽時,各隊都有統一的服飾,連草帽、眼鏡、鞋子、手錶都相同。節日期間,對歌場上十幾隊、幾十隊男女歌手互比高低,觀看群眾人山人海,十分熱鬧。

調聲的韻律

儋州調聲它分為「 長調」和「 短調」二種,流行於儋州方言區。

儋州調聲,俗稱「A聲」、「 倚聲」(又稱「夷聲」),由儋州山歌的演變而來。它多為「一詞復唱」,聲調柔和、優美、口語化,措辭簡明易懂,歡快活潑。

視頻

儋州調聲 相關視頻

《疫戰之歌》——儋州調聲
2018儋州調聲——老有所樂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