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元豐官制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元豐官制》出自宋代文學家洪邁的《容齋隨筆》卷十二。

《容齋隨筆》是南宋洪邁(1123~1202)著的史料筆記,被歷史學家公認為研究宋代歷史必讀之書。《容齋隨筆》與沈括的《夢溪筆談》、王應麟的《困學紀聞》[1],是宋代三大最有學術價值的筆記。

原文

元豐官制初成,欲以司馬公為御史大夫,又將俟建儲時,以公及呂申公為保傅。元祐初,起文潞公於既老,議處以侍中、中書令,為言者所攻,乃改平章軍國重事。自後習以為制,不復除此等官,以謂前無故事,其實不然也。紹興二十五年十月,中批右正言張扶除太常卿,執政言自來太常不置卿,遂改宗正;復言之,乃以為國子祭酒。近歲除莫濟秘書監,濟辭避累日,然後就職。已而李燾、陳騤、鄭丙皆為之,均曰:「職事官,何不可除之有?」

譯文

宋朝元豐年間的職官制度剛修改成,想讓司馬光當御史大夫;又要等到冊立太子時,讓司馬光和呂公著為太保、太傅,元祐初,起用了年紀己老的潞公文彥博,商議要授予他侍中、中書令之職,受到諫官的反對,才改為平章軍國重事。從此以後相沿成為制度,不再授予這等官號,認為以前沒有這樣的制度,其實際情況不是這樣的。宋紹興二十五年十月,中批右正言張扶授予太常卿,執政官說從來太常寺不設卿,於是改為宗正;又有人進言,才授予他國子祭酒。近年來,授予莫濟秘書監,莫濟推辭迴避了好幾天,然後才就職。不久,李壽、陳騤、鄭丙都擔任了此職,都說:「職事官有什麼不可以任命的。」

作者簡介

洪邁(1123~1202年),字景盧,號容齋,又號野處,南宋饒州鄱陽(今江西省鄱陽縣)人。洪皓第三子。官至翰林院學士、資政大夫、端明殿學士,宰執、封魏郡開國公、光祿大夫。卒年八十,諡「文敏」。配張氏,兵部侍郎張淵道女、繼配陳氏,均封和國夫人。南宋著名文學家[2]。主要作品有《容齋隨筆》《夷堅志》。

視頻

元豐官制 相關視頻

《容齋隨筆》
《容齋隨筆》等古籍發行

參考文獻

  1. 困學紀聞,古詩文網
  2. 洪邁—南宋著名文學家,搜狐,2018-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