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先戰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先戰》旨在闡述運用「先發制人」作戰原則的條件及其作用問題。它認 為,在與敵人作戰中,對於立足未穩的來犯之敵,應當採取「先發制人」,打敵措手不及。 這樣,可以迅速瓦解敵人鬥志,奪取作戰勝利。這裡引自《左傳》的「先人有奪人之心」一 語,其主旨在於論斷「先發制人」原則在戰役戰鬥上的重要作用問題。《先戰》出自明朝劉基的《百戰奇略[1]

《百戰奇略》章節目錄: 《第一卷》 、《第二卷》 、《第三卷》 、《第四卷》 、《第五卷》 《第六卷》 、《第七卷》、 《第八卷》、 《第九卷》 、《第十卷》[2]

譯文

大凡對敵作戰,如果敵人剛剛來到,其陣腳還沒有立穩,隊形未來得及整頓,應當先機 出兵急速進擊它,這樣就可以取得勝利。誠如兵法所說:「先發制人,有致敵喪魂破膽的作 用。」 春秋時期,宋襄公率兵與楚國軍隊交戰於泓水之域。宋軍已經擺好陣勢,但楚軍還沒有 全部渡過泓水。這時,司馬子魚向宋襄公建議說:「楚軍眾多,我軍寡少,應當乘其還未全 部渡河之時,請君王下令急速攻擊它。」宋襄公沒有同意。等到楚軍全部渡過泓水但尚未擺 好戰鬥隊列之時,子魚再次請求宋襄公下令部隊攻擊它,宋襄公又沒有同意。直到楚軍擺好 隊列,宋襄公才指揮部隊與其交戰,結果遭到慘敗。

原文

凡與敵戰,若敵人初來,陣勢未定,行陣未整,先以兵急擊之,則勝。法曰:「先人有 奪人之心。」① 春秋,宋襄公②及楚人戰於泓③,宋人既成列,楚人未既濟。司馬子魚④曰:「彼眾我 寡,及其未既濟,請急擊之。」公弗許。既濟未成列,子魚復請。公復未之許。及成列而戰,宋師敗績。⑤

注釋

①先人有奪人之心:語出《左傳·昭公二十一年》引自《軍志》。

②宋襄公:春秋時宋國國君,名茲父。齊桓公死後,他與楚國爭奪霸主,一度為楚所拘。其後,與楚軍戰於泓水,因其不聽勸諫,空講「仁義」而屢失有利戰機,結果被楚軍打敗受傷,不久因傷重而死。

③泓:即泓水,位於今河南柘城西北。

④司馬子魚:司馬,官職名,掌管軍政和軍賦。西周始置,春秋、戰國仍沿用。子魚,人名,即宋襄公庶兄公子目夷,與前《舟戰》所引史例中的「司馬子魚」非一人。

⑤本篇史例出自《左傳·僖公二十二年》。

作品介紹

《百戰奇略》原名《百戰奇法》,是明代軍事著作,作為一部以論述作戰原則和作戰方法為主旨的古代軍事理論專著[3]而問世,這無論是在明以前或是明以後,都是不多見的。因此,從其產生以來,就為兵家所重視和推崇,給予很高評價,並一再刊行,廣為流傳。明弘治十七年陝西布政使司左參政李贊,稱該書是「極用兵之妙」,在兵家視之。

《百戰奇法》是中國古代分條論述戰法的兵書。約成書於北宋末。明崇禎本《韜略世法》稱該書為南宋末謝枋得編輯,原作者已不可考。清雍正後被更名為《百戰奇略》,題明劉基撰,實系清人偽托。現有明刻本存世,10卷,3萬餘字[4]

視頻

先戰 相關視頻

《虎豹騎》百戰奇略第一期:中國騎兵的發展歷程概述
《虎豹騎》百戰奇略第二期:中國騎兵的發展歷程·續

參考文獻

  1. 《百戰奇略》簡介,快照頁 - 搜狗百科,2019-11-05
  2. 百戰奇略,古詩詞名句網
  3. 在歷史長河中,世界上有哪些經典軍事理論和著作?,網易,2019-03-22
  4. 百戰奇法,豆丁網,2009-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