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光學精密工程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光學精密工程》(Optics and Precision Engineering)是中國科學院主管,中國科學院長春光學精密機械與物理研究所、中國儀器儀表學會共同主辦的國際性學術期刊。本刊於1959年創刊《光學機械》,1966年停刊,1975年復刊,1993年更名為《光學 精密工程》。現為16開本,月刊,科學出版社出版,國內外公開發行。

《光學 精密工程》的編輯委員會由世界各地有權威的學者組成,編輯部設在中國科學院長春光學精密機械與物理研究所。《光學 精密工程》刊載現代應用光學與微納米技術和精密工程領域的高水平理論性和應用性的科研成果,內容包括: 1)空間光學;2)光學材料和納米材料;3)光學設計和系統;4)激光和激光技術應用;5)光通訊;6)微納技術與精密機械;7)醫用光學;8)先進加工製造技術;9)信息理論與信息處理技術10)測試技術設備以及有關交叉學科等。

《光學 精密工程》被國外著名檢索系統,如美國工程索引( EI)、英國科學文摘(INSPEC)、美國化學文摘(CA)、美國劍橋科學文摘(CSA)、俄羅斯文摘雜誌(AJ)等多種檢索刊物和數據庫收錄。

讀者對象

《光學 精密工程》的讀者對象為相關專業從事科研、教學生產、運行的研究人員和工程技術人員以及研究生等。 面向國際學科發展的 前沿領域,以國家知識創新體系的建設為依託,跟蹤熱點課題加強組織和徵集優秀稿件,優先發表具有創新性、導向性和權威性的學術論文。所有錄用稿件均以印刷版、光盤版、網絡版等同時出版。

收錄情況

《光學 精密工程》被國外著名檢索系統,如美國工程索引( EI)、英國科學文摘(INSPEC)、美國化學文摘(CA)、美國劍橋科學文摘(CSA)、俄羅斯文摘雜誌(AJ)等多種檢索刊物和數據庫收錄。《光學 精密工程》 編輯委員會期望與科學家、作者讀者、出版社和信息系統團結起來,在共同的目標下相互支持與合作,在我國政府及其主管部門的組織和協調下,共同營造我國科技期刊發展的優良環境,為創辦國際 一流的學術期刊不懈努力,讓中國科技期刊加快融入國際學術交流。

主要欄目

現代應用光學、光學工程[1]、信息科學、微納科學與技術、醫用光學、空間光學、先進加工製造技術、測試技術及設備等。

投稿須知

1.論文請按下述順序書寫:題目,作者,作者所在單位的對外名稱,單位所在省、市、郵政編碼。中文摘要(以第三人稱書寫),關鍵詞(3-5個),正文,參考文獻,英文摘要。

2.研究工作報告的正文格式包括:引言,實驗工作,主要實驗結果和分析討論以及結論4大部分。

3.摘要。中文摘要內容要求200-300個漢字的篇幅。英文摘要應包括題目,作者姓名(漢語拼音),作者所在單位和摘要[2]內容及關鍵詞,本刊要求論文的英文摘要不少於400個英文單詞。可不限於中文摘要的直譯,英文摘要的內容包括:論文工作的目的,即作者想要解決哪些問題;主要實驗內容簡述;實驗結果、分析和所得結論以及論文的創新處和意義(以第三人稱書寫)。

4.文中的插圖、圖片和表格要附在正文的相應位置,並應以中、英文對照的形式給出圖注和表注。

5.來稿要一式兩份,並附作者所在單位同意該文公開發表的公函。文中所用外文字母或符號,都要清楚地給出(符合量與單位的國家標準)。不同文種的字母,大、小寫,正、斜體,上、下角都應易於辨認,不可混淆,必要時可用鉛筆給以標註。

視頻

光學精密工程 相關視頻

「追光逐夢」第一季—光學精密計量
第18屆中國光博會-精密光學展/鏡頭及攝像模組展 宣傳片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