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克拉拉·舒曼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克拉拉·舒曼
原圖鏈接
克拉拉·舒曼
藝人或藝術家
出生 (1819-09-13)1819年9月13日
Template:Country data 薩克森萊比錫
逝世 1896年5月20日(1896-05-20)(76歲)
代表作品 鋼琴協奏曲,鋼琴三重奏,鋼琴奏鳴曲,多首鋼琴獨奏曲

克拉拉·舒曼(德語:Clara Schumann,1819年9月13日-1896年5月20日)為著名德國鋼琴家作曲家羅伯特·舒曼之妻,也是浪漫主義最重要的鋼琴師之一。

生平

雙親

克拉拉·舒曼的父親為佛列德‧維克,他是萊比錫有名的音樂老師,母親瑪麗安娜是萊比鍚著名的演唱家,每星期固定在布商大廈表演獨唱。 兩人的差別無法調和,大多是因為維克的頑固。在瑪麗安娜與維克的朋友Adolph Bargiel外遇後,兩人在1824年離婚,瑪麗安娜隨後與Bargiel結婚。5歳的克拉拉跟著父親。 爾後維克在克拉拉9歲時娶了第二任妻子葛蕾蜜蒂,父親對於克拉拉的一生無疑是影響最深的關鍵人物。

雖然克拉拉的父親強烈反對克拉拉與羅伯特‧舒曼的婚事,但是他也是位信念堅定,個性剛強的教育家。當時克拉拉使用的維克鋼琴練習曲集,現也已出版,對於鋼琴學習者有許多的幫助,內容主張真正的音樂家應培養個人的情操和感受力,不只是一味的學習機械性的技術。

克拉拉也承認自己到了晚年還能持續熱愛的演奏工作,這都得感謝父親從小的教導。將女兒以天才鋼琴家之名送上音樂舞台,原是希望她功成名就,並且得到全歐洲人的讚賞,難怪這時候羅伯特‧舒曼的出現會引起她父親的堅決排斥。更何況舒曼是個內向、愛幻想、神經衰弱又缺乏謀生技能的音樂工作者。

童年

克拉拉從小便接受父親佛列德‧維克的嚴格訓練,12歲便在布商大廈以「音樂神童」之姿首次公開演奏,之後就以天才少女鋼琴家揚名於音樂界了。

克拉拉精湛的鋼琴彈奏技巧,除了在少女時代接受指導,並奠定良好的基礎之外,還經歷了非常專業的訓練。1829年,她在帕格尼尼面前演奏自己的作品波蘭舞曲。1830年,她和父親前往德勒斯登展開巡迴演奏。1831年9月,克拉拉·舒曼前往德國各地及巴黎進行巡迴演出,並在威麥爾哥德演奏而獲贈青銅牌。

舒曼

克拉拉在8歲時遇到比她年長十歲的舒曼後,由於彼此的愛慕,從此結下了不解之緣。這份感情在克拉拉的父親百般阻撓下,兩人嘗盡了相思之苦,終於在1840年有情人終成眷屬。當時因為克拉拉經常外出演奏旅行,兩人難得見面,於是藉由書信往返以維繫情誼。

舒曼的鋼琴套曲《童年情景》由十三首小品組成,一般人們只是熟悉其中的第七首《夢幻曲》。這是一首美麗溫馨的小品,它的曲調在世界各國家喻戶曉,即使不太關心音樂的人。《童年情景》之所以成為一部名曲,主要利益於《夢幻曲》的流行。

《童年情景》是一部很私人化的作品,是舒曼寫給他熱戀中的情人克拉拉·維克的情書。舒曼18歲從家鄉茨維考到萊比錫大學法律系學習,同時,跟鋼琴家弗里德利希·維克學鋼琴,這時維克的女兒克拉拉只有9歲,父親的精心培養下,鋼琴已經彈得很出色。兩年以後,舒曼的母親不再阻撓他學習音樂,舒曼全身心地投入音樂,他住到老師維克先生家裡,專注於鋼琴演奏。維克對這位入室弟子視為己出,舒曼與克拉拉也結成兄妹般的友誼。

1832年4月,她在巴黎舉辦演奏會,卻因霍亂流行而影響演出,7月在度於布商大廈舉行兩次演奏會,秋天前往茲維克演奏。

他們除了在鋼琴上四手聯彈,還做音樂遊戲,一起讀書、郊遊,舒曼給她講離奇的故事。舒曼每寫出新鋼琴小品,就由克拉拉試奏。隨着年齡的增長,克拉拉與舒曼之間的友誼變成了愛情,這時的克拉拉16歲。維克先生知道他們的關係後大怒,禁止女兒與舒曼有同學之外的任何感情,他要女兒成就為一位偉大的鋼琴家。舒曼此時已弄傷手指,他開始走上創作道路,而作曲家當時是個很沒有保障的職業。父親帶着女兒離開萊比錫,不准他們會面、通信,甚至不准克拉拉彈舒曼寫的曲子。有一次克拉拉在德累斯頓演出,舒曼偷偷跑去與她見了一面,維克知道後警告他們,要是再敢見面,就要用手槍幹掉舒曼。這件事在當時的音樂界幾乎成了一樁醜聞,在經歷過啟蒙運動的歐洲,粗暴干涉年輕人的愛情會被認為是極不道德。維克帶克拉拉到巴黎演出時,肖邦對此事表示了不滿,維克的好友李斯特竟宣布與之絕交進行抗議,在萊比錫的孟德爾頌也向舒曼表示同情。1835年,克拉拉在孟德爾頌和蕭邦面前彈奏舒曼的曲子,1836年,她在德勒斯登攻讀音樂理論和聲樂。

1837年到1838年,舒曼到維也納居住了一段時間,他想在這座音樂名城感受一下維也納樂派的文化氛圍,但是在貝多芬、舒伯特去世之後,維也納的音樂生活發生了很大變化,經典音樂傳統遭到冷落,四處彌散的上蘭納和施特勞斯的圓舞曲,當局需要這類歌舞昇平的音樂,當局也禁止言論,舒曼在維也納出版《新音樂雜誌》的申請沒有獲准。這時舒曼很久沒有克拉拉的音訊了,克拉拉的情況他一無所知。一個偶然的機會,他得知克拉拉在演奏會上演奏了他的作品,這無異於發出一個信號,克拉拉還在等着他。希望重新燃起,回憶起與克拉拉生活在一起的快樂時光,舒曼便寫下了幾十首鋼琴小品,這些小品像一幅音樂素描,記錄着舒曼最初與克拉拉相識時的生活片段,那裡克拉拉還是只有9歲的小女孩。

根據舒曼自己的說明,他當時共寫了30首小品,從中挑選13首,每首都加上標題,合成一集,取名《童年情景》。瀏覽一下套曲里13首小曲的標題,就知道音樂是描寫兒童生活的,如《木馬騎士》、《驚嚇》、《捉迷藏》、《奇怪的傳說》,等等,這些都是普通兒童生活場景。但是,舒曼在描繪這些情景時,是有很具體的生活事件為根據的,作曲家不說,外人是無論如何無法猜測的,只有舒曼和克拉拉兩人在彈起這些小品時才會在妙趣橫生之處彼此送上會心的一笑。所以前面提到,這是一部私人化作品,舒曼把它寄給遠方的克拉拉,提醒她不要把愛人遺忘。1841年3月,舒曼的第一號交響曲一春首次公開演奏。

有一些音樂賞析文章說《童年情景》充滿了童稚之趣。這部套曲大致描寫的是克拉拉9歲到13歲之間的生活,是舒曼以兄長般的眼光對一個活潑可愛的小姑娘的觀察印象。舒曼後來對成了他妻子的克拉拉說:「由於回憶起你的童年,我在維也納寫下了這部作品。」

《童年情景》的13首短曲從各個側面描寫兒童生活,有的是遊戲場景,有的只描寫一個神態,有的描寫孩子的心理活動,合起來便構成了一個生動的兒童世界。生動的形象是整部套曲的主要特點,例如第9首《木馬騎士》,用切分音和低音節拍模仿小孩子搖木馬的「格登登」的節奏,既形象又生動,栩栩如生地勾勒出孩子騎在木馬上前後搖擺的動態。又如《捉迷藏》,快速跳躍閃動的旋律刻畫出孩子們最喜歡的遊戲,心情地歡樂。全部作品裡流行最廣的當然要屬《夢幻曲》,這首曲子常拿出來單獨演奏,並改編成各種樂器的獨奏與合奏,它的旋律非常簡單,便於記憶,樂曲起伏迴轉,富於浪漫的幻想,有一種朦朧美妙的憧憬蘊含其中。

婚姻生活

克拉拉在21歲嫁給30歲的舒曼,婚後生活雖然充實卻很辛苦。她在16年之間生了8個孩子,還要照顧患病丈夫,再加上經濟困難,1844年不得不再重新開始在俄國聖彼得堡巡迴演奏以維持家計。這時舒曼因為精神衰弱問題而無法繼續工作,於是他們全家遷至萊茵河畔的杜塞爾多夫。不久,20歲的布拉姆斯登門求教,三人深厚的友誼從此紮根。舒曼曾稱讚布拉姆斯為「貝多芬再世」,後來布拉姆斯也不負舒曼的期望成為浪漫樂派的巨星。布拉姆斯一直到克拉拉去世前,一有新作完成,就會先請克拉拉批評指教。

舒曼在克拉拉37歲時逝世。期間也經歷孩子生病和死亡。幸好布拉姆斯及小提琴姚阿幸等人支持她,布拉姆斯擔心克拉拉的風濕病情,曾勸她停止奔波的演奏生涯,但克拉拉卻因此受到傷害,並寄了一封信給布拉姆斯:「我一停止演奏,心情就會變得非常不好。對我來說,鋼琴演奏等於是我的生命。」她在舒曼死後首次在布商大廈舉行演奏,其後首次到訪英格蘭

晚年

1878年,她開始在法蘭克福音樂學院教授鋼琴,10月舉行音樂生涯的50週年紀念演奏會。克拉拉·舒曼在76歲因腦中風而去世。

傑出作品

  • Quatre Polonaises für Klavier op. 1(1829/30)
  • Caprices en forme de Valse für Klavier op. 2(1831/32)
  • Valses romantiques für Klavier op. 4(1835)
  • Quatre Pièces Caractéristiques für Klavier op. 5(1833?, 1835/36)
  • Soirées Musicales op. 6(1834-36)
  • Klavierkonzert a-moll op. 7(1833-35)
  • Drei Romanzen, op. 11
  • Variations de Concert sur la Cavantine du Pirate de Bellini (1837)
  • Souvenir de Vienne - Impromptu (1838)
  • Trois Romances für Klavier(1838/39)
  • Zwölf Gedichte aus Friedrich Rückerts "Liebesfrühling" für Gesang und Klavier von Robert und Clara Schumann op. 12(Lieder Nr. 2, 4 und 11 von Clara)(1841)
  • Scherzo für Klavier (1841)
  • Quatre Pièces fugitives für Klavier(1840 - 44?)
  • Präludium für Klavier f-Moll(1845?)
  • Trio für Klavier, Violine und Violoncello op. 17 (1846)
  • Variationen über ein Thema von Robert Schumann für Klavier op. 20 (1853)
  • Drei Romanzen für Klavier (1853)
  • Drei Romanzen für Klavier und Violine (1853)
  • Sechs Lieder aus Jucunde von Hermann Rollet (1853)
  • Polonaise No. 1
  • Polonaise No. 3
  • Polonaise No. 4
  • Prelude and Fugue
  • Romanza


參考

  • Bogousslavsky, J. and M. G. Hennerici, Bäzner, H., Bassetti, C., Neurological disorders in famous artists, Part 3, Karger Publishers, 2010, pp. 101–118.
  • Boyd, Melinda. "Gendered Voices: The 'Liebesfrüling' Lieder of Robert and Clara Schumann." 19th-Century Music 39 (Autumn 1975): 145–162.
  • Gould, John. "What Did They Play? The Changing Repertoire of the Piano Recital from the Beginnings to 1980." The Musical Times 146 (Winter 2005): 61–76.
  • Kopiez, Reinhard, Andreas C. Lehmann and Janina Klassen. "Clara Schumann's collection of playbills: A historiometric analysis of life-span development, mobility, and repertoire canonization." Poetics, Volume 37, Issue 1, February 2009: 50–73.
  • Litzmann, Berthold. Clara Schumann: An Artist's Life. New York: Da Capo Press, 1979. ISBN 0-306-79582-5.
  • Burstein, L. Poundie. "Their Paths, Her Ways: Comparison of Text Settings by Clara Schumann and Other Composers." Women and Music—A Journal of Gender and Culture 6(2002): 11ff. Accessed through the International Index to Music Periodicals on 29 June 2009.
  • Rattalino, Piero. Schumann. Robert & Clara. Varese: Zecchini Editore, 2002. ISBN 88-87203-14-8.
  • Reich, Nancy B. "Clara Schumann." In Women Making Music: The Western Art Tradition, 1150–1950. Urbana and Chicago: 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 1986. ISBN 0252012046.
  • Reich, Nancy B. Clara Schumann: The Artist and the Woman. Ithaca and London: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2001. ISBN 978-0-8014-3740-3 / 978-0-8014-8637-1.
  • Reich, Susanna. Clara Schumann: Piano Virtuoso. 1999. Reprint. New York: Houghton Mifflin Harcourt, 2005. ISBN 0-618-55160-3.
  • Kees van der Vloed, Clara Schumann-Wieck. De pijn van het gemis. Aspekt, Soesterberg 2012. ISBN 9789461531773. Template:Nl icon

外部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