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里斯蒂安四世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此條目含有過多、重複、或不必要的內部連結。 (2019年9月15日) |
克里斯蒂安四世 | |
---|---|
原圖鏈結、圖片來自wikidata | |
丹麥和挪威國王 | |
在位 | 1588年4月4日-1648年2月28日 |
前任 | 弗雷德里克二世 |
繼任 | 弗雷德里克三世 |
出生 |
腓特烈堡城堡 | 1577年4月12日
逝世 |
1648年2月28日 羅森堡城堡 | (70歲)
安葬 | 羅斯基勒主教座堂 |
配偶 |
布蘭登堡的安妮·凱瑟琳 克里斯滕·蒙克 |
父親 | 弗雷德里克二世 |
母親 | 索菲·馮·梅克倫堡 |
克里斯蒂安四世(丹麥語:Christian IV. 1577年4月12日-1648年2月28日)出身於奧爾登堡王朝的丹麥國王和挪威國王(1588年~1648年在位)。他被認為是丹麥歷史上最成功的君主之一。在他統治時期,丹麥的知識和文化得到極大發展,而前期國勢更臻於極盛。其在位年間適逢新舊教之間因歷史遺留原因而大規模爆發的三十年戰爭。
早期統治
克里斯蒂安四世為丹麥和挪威國王弗雷德里克二世之子,生於腓特烈堡宮(位於希勒勒)。他的母親是索菲·馮·梅克倫堡(梅克倫堡-什未林公爵烏爾利希三世之女)。1588年弗雷德里克二世去世後,克里斯蒂安繼承了丹麥和挪威兩國的王位,由其母攝政至1596年。攝政期間,王太后索菲將長女安娜(克里斯蒂安之長姊)嫁給英國王位繼承人──蘇格蘭國王詹姆斯六世,蘇、丹聯盟使得1603年繼承英國王位的詹姆斯繼續與丹麥的同盟,讓親政後的克里斯蒂安在國際上有一強力後盾,盡情揮灑其外交手腕。
克里斯蒂安四世在親政後進行了一系列國內改革。他對軍事建設尤為關注。在尼德蘭工程師指導下,丹麥建築了新的要塞。克里斯蒂安四世希望在波羅的海建立丹麥的海上優勢:在1596年時僅有22艘艦船的丹麥海軍,到1610年時已擴充至60艘,其中有一些是克里斯蒂安四世本人設計的。但是,克里斯蒂安四世仍然必須主要依靠僱傭軍,輔以從本國農民中徵召的軍隊(這些農民兵員主要來自王室領地)。
克里斯蒂安四世是第一個採取重商主義政策的丹麥君主,他積極擴展國家的對外貿易。在他的支持下建立了丹麥西印度公司和丹麥東印度公司。1620年,丹麥人在印度南海岸的德倫格巴爾地區奪取了一小塊殖民地。建設了幾個新港口,並大大提高了對通過松德海峽的船隻的徵稅。但是,克里斯蒂安建立商業帝國的企圖也使丹麥陷入財政危機
卡爾馬戰爭
克里斯蒂安四世時代,丹麥與在克里斯蒂安二世統治時代擺脫丹麥控制的瑞典重啟戰端。兩國在1611年至1613年爆發了卡爾馬戰爭。在這場戰爭中,那支由克里斯蒂安四世努力重建的軍隊接受了第一次檢驗,取得了部分成功。在戰爭中,丹麥軍隊攻克了瑞典東部的重鎮卡爾馬。克里斯蒂安四世因此與瑞典國王古斯塔夫二世·阿道夫簽訂了對丹麥有利的克奈雷德條約(1613年1月20日)。不過從長遠看,這場戰爭給丹麥的經濟帶來相當損耗。
三十年戰爭
在克里斯蒂安四世統治時期,歐洲發生了具有歷史意義的三十年戰爭。也許是由於個人的好大喜功,也許是為了使丹麥從中獲利,克里斯蒂安四世萌生了介入德意志的思想。有一段時間他完全打消了這種想法,但是由黎塞留領導的主要西歐大國法國卻努力誘使他這樣做。為了能成為新教徒的救星,也為了搶在瑞典的古斯塔夫二世之前在德國建立影響,克里斯蒂安四世最後決定投入這場戰爭,去與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及德國的天主教諸侯為敵。
黎塞留倡議英國、聯省共和國(即不受西班牙統治的尼德蘭,此時正與西班牙鬥爭激烈)和丹麥訂立反哈布斯堡王朝的聯盟,由丹麥出兵,英荷兩國提供資金幫助。但克里斯蒂安四世在聯盟還沒有訂立時就已經採取行動。1625年5月,克里斯蒂安四世率領丹麥軍隊進入德意志境內。他的軍隊大約有19000~25000人,並得到德國北部一些新教諸侯的支援。丹麥軍最初獲得幾場小的勝利。
1626年8月27日,丹麥軍在巴倫山麓盧特被梯利伯爵率領的帝國軍擊敗。克里斯蒂安四世在這次潰敗之後被迫轉入守勢,在1627年夏天,梯利和帝國統帥瓦倫斯坦的軍隊已經攻入丹麥境內。迫於形勢,克里斯蒂安四世與他的宿敵古斯塔夫二世結盟,藉助瑞典的力量挫敗了瓦倫斯坦對施特拉爾松德的圍攻。由于丹麥仍保有一支可畏的海軍,克里斯蒂安四世度過了難關,於1629年5月在呂貝克和皇帝斐迪南二世簽署和約,保證完全退出這場戰爭。丹麥在這次對德國的干涉中,沒有得到任何利益。 三十年戰爭產生的威斯特伐利亞體系是近代歐洲第一個國際關係體系。法國完全實現了其削弱神聖羅馬帝國的目標,成為最大的勝利者。
後期統治
在經歷了三十年戰爭的慘痛教訓之後,克里斯蒂安四世銳氣盡失。呂貝克條約簽訂後的相當長一段時間裡他都鬱鬱寡歡,偏偏這時他的家庭裡又發生了醜聞。
克里斯蒂安四世並不是位高明的政治家。他在位時期,瑞典上升為北歐大國,並在歐洲事務中處於領導地位,對丹麥的利益構成嚴重威脅。而克里斯蒂安四世缺乏針對瑞典的成熟政策。在古斯塔夫二世陣亡於呂岑戰役、法國公開介入、三十年戰爭進入法國-瑞典階段後,克里斯蒂安四世覺得已經必須遏制瑞典。他進行了一系列外交行動:同意與俄國沙皇米哈伊爾·費奧多羅維奇結盟,企圖吸引俄國參與反對瑞典;並竭力干預結束三十年戰爭的談判,避免波羅的海的主要地帶落入瑞典之手。克里斯蒂安四世的魯莽做法使瑞典的頭面人物們相信,與丹麥進行一場戰爭不可避免。1643年5月,瑞典樞密院決定對丹麥開戰(所謂托爾斯滕森戰爭,以瑞典統帥托爾斯滕森的名字命名)。局勢對丹麥極為不利:瑞典由於三十年戰爭的成就而在德國獲得進攻丹麥的據點;聯省共和國(荷蘭人)同意在海上以艦隊支持瑞典人。托爾斯滕森指揮的在波希米亞的瑞典軍隊(當時正準備進攻維也納)迅速回師,直插丹麥南部。到1644年1月,托爾斯滕森已經占領了日德蘭半島。
瑞典的猛烈打擊使丹麥處於崩潰的邊緣;在這種情況下,克里斯蒂安四世再次振作起來,領導人民反抗瑞典。這次幸運女神站在了丹麥一邊。由於瑞典政府推遲了對斯堪尼亞的進軍,使丹麥人獲得了喘息之機。要塞得以加固;而荷蘭人的艦隊在石勒蘇益格西部海域被丹麥海軍擊退了。1644年7月1日,丹麥海軍在基爾灣附近擊敗了瑞典艦隊。克里斯蒂安四世在是役中表現得十分勇敢堅毅,在身受重傷之後仍堅持登船督戰。但是1644年9月的另一場戰鬥最後耗盡了丹麥的軍事能力。克里斯蒂安四世被迫接受法國與荷蘭的斡旋,於1645年2月8日和瑞典簽訂了屈辱的和約。根據條約,丹麥向瑞典割讓哥得蘭島、薩列馬島(在愛沙尼亞)和霍蘭(30年後歸還),受丹麥統治的挪威則被割走了兩個省(耶姆特蘭省和海爾耶達倫省)。有一段時期,對於經過厄勒海峽的瑞典船隻,丹麥還必須予以免稅。丹麥至此完全喪失在波羅的海地區的霸權。
在經歷了這場戰爭之後,克里斯蒂安四世已是心力交瘁。他在幾個女婿的爭權奪利中度過了晚年。1648年他在哥本哈根去世,葬於羅斯基勒大教堂。
在位時的國內建設
克里斯蒂安四世統治前期勵精圖治,並一直尋求國內穩定。他一度以不徹底的行政改革推動丹麥政府,又通過編制法典解決平民與貴族的矛盾。他也是有名的喜歡大興土木的國王:在他統治時期,許多宏偉建築豎立起來,包括羅森堡宮、哥本哈根的圓塔和新的腓特烈堡宮。但是後來,在戰爭上的大量開支抵消了他的成就,財政癱瘓和巨額外債接踵而來;克里斯蒂安四世發現國會和貴族經常反對他。儘管如此,克里斯蒂安四世仍是最受人民愛戴的丹麥國王之一。
家庭
1597年12月27日,克里斯蒂安四世娶了勃蘭登堡選侯約阿希姆·腓特烈的女兒安妮·凱瑟琳。她在生了6個孩子之後於1611年去世。之後,克里斯蒂安四世於1615年和一名貴族婦女克里斯滕·蒙克秘密結婚,後者生了12個孩子;克里斯蒂安四世不久又迷上了宮廷女侍維貝克·克魯斯。據信克里斯蒂安四世的子女,包括婚生與私生至少有26個。
資料來源
- Encyclopædia Britannica Eleventh Edition
- 蘇聯歷史大百科全書·人物卷,1961~1973
克里斯蒂安四世 歐登堡王朝 出生於:1577年4月12日逝世於:1648年2月28日
| ||
---|---|---|
統治者頭銜 | ||
前任: 弗雷德里克二世 |
丹麥國王 1588年-1648年 |
繼任: 弗雷德里克三世 |
挪威國王 1588年-1648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