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全國環境管理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環境意識設計分技術委員會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全國環境管理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環境意識設計分技術委員會外文名Environmental Conscious Design.編號TC207/SC6,由中國標準化研究院籌建,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進行業務指導

相關資訊

澳大利亞擬明年7月征碳稅 中國進口價格或上升

澳大利亞總理吉拉德(Julia Gillard)7月10日下午宣布,澳大利亞政府擬從明年7月開始徵收碳稅,每噸23澳元(約合人民幣160元)。

按照方案,徵收碳稅對象為,電力、交通工業和礦業等500家高碳排放企業,它們占澳大利亞碳排放總量的60%以上。

碳稅徵收3年後,將正式過渡為溫室氣體總量控制和排放交易機制。

作為人均二氧化碳[1]排放量在所有發達國家中最高的國家,澳大利亞此舉的主要目的是為了發展清潔能源。目前,澳大利亞80%的電力供應來自於火電。

澳大利亞7月10日同時發布了清潔能源計劃,超過130億澳元將被投向清潔能源項目。

該方案需要在下半年獲得澳大利亞國會通過。如能獲得國會通過,澳大利亞將成為繼歐盟、新西蘭之後的第三個有望在全國範圍內引入碳交易機制的發達國家。

澳大利亞方案對中國的影響受到關注,「中國每年從澳大利亞進口大量的資源,比如鐵礦石[2]煤炭等,澳大利亞出口型企業很有可能會把增加的成本,通過抬高出口價格,轉嫁給中國的進口商」。中創碳投有限公司戰略總監錢國強預計。

碳價機制方案已定

嚴格意義來說,澳大利亞將實行的是碳價機制方案,方案的前三年類似於徵收碳稅,之後過渡為市場機制。

這將是歐洲以外最大規模的碳排放限制方案。澳大利亞政府希望,到2020年可以減少1.59億噸碳排放,與2000年相比減排5%。

「相當於少開4500萬輛車。」吉拉德說。

前三年碳價採取固定機制,2012年7月1日至2015年6月30日,碳價從每噸23澳元開始,每年增長2.5%。

受控於碳價的企業名單包括,國際電力(International Power)、TRU能源(TRUenergy)等電力企業,布魯斯科(BlueScope)、一鋼(OneSteel)等鋼鐵公司以及力拓(Rio Tinto)、必和必拓(BHP Billiton)和伍德賽德(Woodside Petroleum)等礦產資源和石油巨頭。

「該方案目前階段的特徵是,相當於是對大型排放企業徵收碳稅。每個企業到年底時需向政府提交其排放數據,並按要求繳納碳價。政府並不允許企業提前無限量購買固定價格的碳排放權,並將多餘的碳排放權留存到未來使用,因此目前在固定碳價機制下企業間不存在碳排放權交易的空間。」錢國強說。

每噸23澳元的碳價已經高於歐盟EU ETS的碳價,過去一年裡EU ETS的平均碳價為每噸15.42歐元(相當於20.45澳元)。

但是,澳大利亞企業不能使用國際抵消機制產生的信用額,來沖抵其國內固定價格的排放權,因此,「這一機制也沒有為清潔發展機制(CDM)等抵消機制提供新的機會,現階段對國際碳市場的主要影響是提振市場信心」。錢國強評價。

從2015年7月1日開始,澳大利亞擬開展碳交易機制,碳價將由市場決定,同時,政府每年發放的配額數量將會實行「總量控制」。

「一旦碳交易開始,澳大利亞的碳價在2020年有可能達到每噸32澳元。」彭博新能源財經諮詢公司悉尼研究團隊負責人Seb Henbest說。

不過,能否順利過渡到碳交易仍有變數。

「實施碳交易還需為被涵蓋的行業設定排放總量控制目標,並按一定的標準將排放權分配給每個排放實體等。這也就意味着今後政府還需在總量控制目標和排放權分配等問題上提出新的方案,這難免會遇到各種阻力,經歷一番複雜的談判和妥協,這些工作能否順利推進,還要取決於固定碳價機制的具體實施情況。」錢國強評論說。

清潔能源計劃發布

實施碳價機制,目的是為了讓澳大利亞走向清潔能源的未來,「碳價會為清潔技術,特別是可再生能源的發展提供強有力的刺激。政府會引導市場信號,使新技術的投資成本儘可能低」。澳大利亞7月10日同時發布的清潔能源計劃說。

由於引入碳價機制,電費將上漲10%,天然氣費用將上漲9%,食品和日用品成本每周將增加近1元。

為此,澳大利亞政府將預期前三年可獲得的278億澳元(約合300億美元)收入,用於補貼家庭;支持就業;發展清潔能源。

這筆收入將首先用於補償受影響家庭,澳大利亞政府通過固定碳價,取得的一半以上的收入,將通過增加補貼和減稅等方式,為90%受影響家庭提供補償,並通過稅制改革,使民眾無需提交退稅申請就能獲得補償。

接下來將援助高排放產業。澳大利亞政府打算,在最初3年投入92億澳元(98.9億美元),用於援助高排放產業,比如鋁業、鋼鐵業、紙漿業等支柱產業免遭「扼殺」。

煤炭業在高排放產業中將獲得最大援助,在接下來6年,將獲得澳大利亞政府13億澳元的援助。

不過,採取碳價的最重要目的是清潔能源,「走向清潔能源的未來,不只是簡單地使我們的工業持續繁榮,也包括為清潔能源的發展提供平台」。澳大利亞氣候變化部長雷格·康貝特(Greg Combet)稱。

「碳價在2020年前,將幫助拉動200億澳元可再生能源的投資。」澳大利亞清潔能源委員會戰略總監Kane Thornton說。

根據清潔能源計劃,超過130億澳元將被投向清潔能源項目。

澳大利亞還設立了2億澳元的清潔技術方案、3億澳元的鋼鐵業轉型計劃、13億澳元的「煤礦工業就業計劃」等,為食品、鋼鐵和煤礦等工業部門提供補償,幫助他們採納先進技術,使用新能源或提高能效。

到2050年,所有可再生能源發電將占澳大利亞的40%,澳大利亞政府亦希冀迎來大型太陽能發電廠的新時代。

澳大利亞政府最近宣布,資助4.64億澳元給Solar Dawn公司,這是建設在昆士蘭州欽奇拉(Chinchilla)的太陽能光熱發電廠;另一個位於新南威爾士州的Moree Solar Farm太陽能光伏發電廠,則得到澳大利亞政府3.07億澳元的資助。

這兩個發電廠預計從2015年開始運行,將會是世界上最大的兩個太陽能發電廠,為11.5萬戶澳大利亞家庭提供足夠電力。

正在維多利亞州建設耗資10億澳元的麥克阿瑟風電場(Macarthur wind farm)的AGL能源公司稱,會支持碳價的引入,可以「儘可能快地為投資提供確定性」。

成敗尚不確定

儘管目前吉拉德已得到包括綠黨和獨立議員的支持,考慮到綠黨在參議院掌握打破平衡的關鍵票,碳價機制計劃在年內獲得國會通過的可能性較大。不過,成敗尚不確定。

來自企業的反對聲音很大。

英美資源集團(Anglo American Plc)稱,吉拉德的提議將把澳大利亞的煤礦產業投資、以及4萬個工作崗位至於危險之中。

鋁生產商預計,由于吉拉德的計劃,他們的生產成本將在第一年提高1.2億澳元,到2020年則將提高4億澳元。「新政策會使本地生產商,在海外競爭者面前處於不利地位。」澳大利亞鋁業委員會稱。

澳大利亞擬明年7月征碳稅 中國進口價格或上升

澳大利亞鋁業委員會執行理事長Miles Prosser稱,相關產業將難以吸引投資,如果失去了這些投資,對澳大利亞是一個傷害,但是全球溫室氣體排放不會減少。

「海外煤礦購買商有可能轉向其他國家,迫使澳大利亞煤礦關閉。」澳大利亞煤礦聯合會發表聲明。

事實上,澳大利亞前任總理陸克文,之前提出的碳排放交易方案,在澳大利亞聯邦議會曾多次受阻。

吉拉德接替陸克文擔任工黨領袖後,做出妥協,改變陸克文一步到位引入碳交易機制的做法,打算分步驟進行,先實施固定碳價機制,再引入碳交易機制。

目前,吉拉德已經成為13年來最不受歡迎的澳大利亞總理,她把寶押在「碳價機制」上,希望若成功推行,將極大提高其政治聲望,為參與2013年大選贏得重要政治籌碼。

澳大利亞反對黨領袖艾伯特(Tony Abbott)則承諾,如果他能上台,將撤銷吉拉德政府的方案。

儘管方案還待通過,對中國的潛在影響已經受到關注。

「中國每年從澳大利亞進口大量的資源,比如鐵礦石和煤炭等,澳大利亞出口型企業很有可能會把增加的成本,通過抬高出口價格,轉嫁給中國的進口商。中國的通貨膨脹壓力也會隨之加大。」錢國強預計。

不過,由於澳大利亞政府的補貼——排放密集的出口型行業將獲得補貼,這些企業將在第一年內獲得所有企業年均碳價支出94.5%的補貼,其他非排放密集型出口企業也能在第一年內獲得66%的補貼。該補貼將以每年1.3%的幅度逐年下降。

這意味着,在方案實行的初期,企業成本的增加有限,「主要看企業能否自身消化成本,否則,就一定會轉嫁給中國的進口商。」錢國強說。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