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八九式擲彈筒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八九式擲彈筒日本帝國陸軍於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廣泛使用的榴彈發射器,美軍對此裝備有膝蓋迫擊炮的誤稱。

簡介

八九式擲彈筒由十年式擲彈筒改良而成,開發時間在1922年開始,但因關東大地震使得在1922年完成的設計圖以及試製品遭到摧毀,因此開發時間延遲到1923年11月才在密參第262號兵器研究方針命令下在日本陸軍技術本部進行裝備審查,1925年技術本部的測試完成,1926至1930年間在陸軍步兵學校進行測試,並強化了炮身支柱與膛線修正,修正版本於昭和四年(1929年)開始試產,設計於昭和五年4月大致定型,實際量產自1932年至1945年,總共生產了約12萬具。與十年式擲彈筒的差異點在於八九式擲彈筒車上了膛線並且可以使用專對應的八九式擲榴彈[1],在射程以及命中穩定度上有所提升;此裝備為日本陸軍步兵支援用兵器,廣泛配發在各部隊中,一個小隊有2門擲彈筒編制。

美軍取得此裝備後以為發射方式是將鋤梭抵住大腿射擊,因此有膝蓋迫擊炮的誤解;據說美國海軍陸戰隊員在瓜達康納爾島擄獲此裝備試射時士兵的大腿骨被發射時產生后座力打碎。

使用彈種

除了專用榴彈,八九式擲彈筒可與日軍服役的各型號手榴彈匹配使用,但是威力上還是專用榴彈效果最強(十年式手榴彈與九九式手榴彈的三倍威力、九一式手榴彈與九七式手榴彈的兩倍威力)

  • 八九式擲榴彈:793克重,有效傷害直徑10米,採用碰撞引信彈種,射程670米,後期改良版本加裝尾翼(有翼彈),射程延長到800米[2]
  • 九一式擲榴彈:530克重,採用7秒定時引信彈種
  • 九四式練習彈:
  • 煙霧彈:900克重,內裝110克六氯乙烷/氧化鋅混合劑。
  • 燃燒彈:570克重,內裝320克燃燒物質。

基本規格

  • 重量 4.7千克
  • 長度 61厘米
  • 槍管長度 25.4厘米
  • 操作人數 3
  • 口徑 50毫米
  • 射速 25發/分鐘
  • 有效射程 260米(八九式擲榴彈)
    • 70米(十年式手榴彈)
  • 最大射程 700米(八九式擲榴彈)
    • 190米(十年式手榴彈)

視頻

八九式擲彈筒相關視頻

二戰日軍最驕傲的武器,八九式擲彈筒立下大功
經典武器八九式擲彈筒,輕量級的迫擊炮,其威力又如何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