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二三路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六二三路,原稱沙基或沙基大街,位於廣東省廣州市沙面對岸,是一條呈倒U型走向的道路。東起人民橋北測,西至黃沙碼頭,全長1417.5米。南側隔沙基涌與沙面相望。
歷史
沙基(英語:Shakee)位於荔灣區沿江西路一帶,為1920年當局清拆了廣州城牆之後形成的街市,西南側隔沙基涌與沙面島相望,由於口岸經濟的發展,形成騎樓建築群,前面形成的街道稱沙基馬路。
1925年6月23日,此地發生沙基慘案,為紀念遇難者,廣東革命政府將該路改名為六月二三路,後簡稱為六二三路,路東段有沙基慘案烈士紀念碑。
1950年代起由商業區漸轉為民宅。1986年11月在沙基湧上興建人民路至六二三路高架路,是當時中國大陸首條最長的城市高架路。
1990年代,在六二三路與黃沙大道交界處興建地鐵一號線的黃沙站。
2000年配合內環路的興建而對其拓寬、改造,將上部的高架路改為內環路的一部分,也興建了清平中藥材市場。而原本完整的騎樓街和「藍鳥冰室」等眾多老字號在一個星期內就被當局完全拆毀,是中國大陸拆遷速度最快的工程。廣州大學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教授湯國華稱「這是一個恥辱」。而周恩來曾說過「要好好保護六二三路」。[1]
沙面島
沙面島又稱沙面,舊稱拾翠洲,是廣州市內的一座島嶼,位於西關六二三路的對岸,白鵝潭北部,是珠江上的一個人工小島,與廣州河北地區隔着沙基涌相望,面積約0.3平方公里。
歷史
在拾翠洲時代建有津亭。
1860年第二次鴉片戰爭前後,英法兩國在廣州河南首次選點建立租界。1843年在廣州,英國原預想租用十三行對岸河南的數十畝田地,時清廷並無異議,而地方鄉紳「會齊四十八鄉,集約二千餘人」大肆反對征地,英方同意放棄選擇。直到1859年7月,正式與法國共同由清廷政府處租獲沙面。
其改選這塊珠江中的小沙洲(距離清朝閉關鎖國時期中國唯一的的外貿區「廣東十三行」相當近)作為租界地址後,填築成島,並於1861年簽訂租約。島上西部4/5劃為廣州英租界,約44英畝(264畝),東部1/5劃為廣州法租界,約11英畝(66畝)。每畝年繳地租1500制錢,中國政府放棄對沙面的一切權利。英法租界各有一橋與廣州河北(華界)相通。
在之後的大半個世紀裡,英法兩國取得了在沙面島上的許多特權,政府相關機構與企業大量移入,主要的領事館和政治、金融組織都建立在此,並在相當長的時間內給予附近的中國人不公平的待遇,沙面島因此成為後來中國乃至附近國家民族解放運動人士抗議與攻擊的目標。如發生在1920年代的廣州市民多次反殖民遊行,以及越南革命者范鴻泰(Pham Hong Thai)在沙面行刺法屬印度支那總督馬蘭等等。
1942年,大日本帝國將對英國宣戰後占領的沙面英租界交給汪精衛政權。1943年,法國維希政權退出法租界,交給汪精衛政權。同年,重慶國民政府另行與英國訂約收回英租界。二戰結束後,新成立的法國臨時政府正式宣布將沙面法租界交還中華民國政府。
1948年1月5日,港英政府強拆九龍城民房。事件觸發了中英雙方圍繞九龍城主權問題的交涉,並引發中國內地民眾抗議港英政府的浪潮。廣州成立了「粵穗各界對九龍事件外交後援會」,舉行大規模的示威遊行。遊行最終失控,釀成了火燒英國領事館的「沙面事件」。
1996年,沙面的建築群被定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7年,國務院將沙面列為國家級文物保護區。
參考文獻
- ↑ 舊城改造與文化傳承 騎樓街與2/3老字號消亡. 新快報. 2007-11-21 [2014-05-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