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六時經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六時經為日課經的一部分,是古羅馬的六點 ,等於現在的中午。是正午時的一次祈禱。這一時間的祈禱主要是為了紀念耶穌被釘在十字架上的那一刻:「第六日的第六時被釘在十字架上的耶穌撕毀了亞當的贖罪行徑」(拜占庭禮)。

按照羅馬禮習俗,六時經應由一首讚歌、三首聖詩(或幾節聖詩)、一段簡短的聖書閱讀、一段經文和一段禱告組成。某些修道院還會在降福前或降福後(根據具體地點而定),增加一首獻給聖母馬利亞的聖母贊。

基督宗教中,聖人或聖徒,指從世界中分別出來而被聖化的人。《新約聖經》中所稱「聖人」包括所有信耶穌的人[1]、已死的信徒和殉道者。後來在一些基督教宗派中,聖人是指因生前德行以及奇蹟表明其行在神的特殊恩寵與親密共融中,經由認證的程序,而被該宗派認可具有尊榮地位的人物[2]

天主教

是基督教人數最多的宗派、教會。天主教會以羅馬教宗為領袖,故又稱羅馬天主教會、羅馬公教會、羅馬大公教會、羅馬公教。

天主教的中文名稱源自明朝萬曆年間耶穌會將基督信仰傳入中國,經當朝禮部尚書之徐光啟與利瑪竇等耶穌會士討論,取儒家古話「至高莫若天,至尊莫若主」,稱其信仰之獨一神靈為「天主」,故稱之。天主教在與新教並提時亦被稱為「舊教」,兩者分別代表着第一個千禧年開始的「傳承式信仰」、以及16世紀宗教改革開始的「書面式信仰」。這一概念曾在恢復公教傳統的牛津運動提出。

視頻

六時經 相關視頻

基督教,猶太教與伊斯蘭教的區別,一次讓您聽個明白
天主教樞機主教單國璽1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