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關於寫作的權利(外一篇)(王海青)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關於寫作的權利(外一篇)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網

《關於寫作的權利(外一篇)》中國當代作家王海青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關於寫作的權利(外一篇)

關於寫作的權利(外一篇)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網

《關於寫作的權利(外一篇)》中國當代作家王海青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關於寫作的權利(外一篇)

前些時候,李木生老師在分享《午夜的陽光》時,說到寫作的權利。他說,每個人都有寫作的權利。每個人都可以拿起筆來,寫自己的看法。但很多人都放棄了自己寫作的權利。還有一些本來有寫作天賦的人,因為生活中的種種原因,而退出了寫作的領地。很可惜。忘了他在哪篇文章中就談到一個退隱的寫作者,早在八十年代,就在重要的期刊上發表過很有分量的文字,後來不知為何封筆息鼓了。李老師滿懷惋惜之情。是對同類才華無法盡情施展的憐惜。在分享會上,他還說,一個寫作者一生應該留下幾篇文章。

我最初把上面的話,當作對愛好文字的人的一種鼓勵。鼓勵每個人都拿起手中的筆,寫自己的文字。並且堅持寫下去,把文學當成生活內容的一部分。本以為這些並無特別的深意。只是一種很樸素的觀點。直到讀到一個叫吳玉剛的人寫的《聽李木生先生講課》,我才意識到自己對李老師倡導的寫作權利,理解上有點太表面化。沒有深入思考。吳玉剛說:」每個人都有寫作的權利,其實這是一句隱晦的話,文人有文人的解讀方式,如果用政*治語言解釋就是,人人都有說話和發表意見的權利,要還權*於民。「這實在是一語點醒夢中人。我們中國歷來的統*治*階*級對於異見的剿殺一直不遺餘力。用文愚弄和用武壓制。誰敢說話?誰敢說真實的想法?誰敢發表不同的言*論?危險啊。輕則受排擠、懲罰,重則送掉小命。這就是中國的古代。就是到了現當代,我們也如履薄冰。自由言論,言論自由,難啊。

我們怎麼表達自己的思想?一個是說話,通過說話向別人表達自己的觀點和意見。一個是寫作,通過文章向讀者表達自己的觀點與意見。尤其是有些文化的人,更應該好好行使自己的寫作權利。通過寫作把自己對問題的認識,公布於眾。統治階級是不希望民眾發聲的。怕擾亂了他們的穩定。更不希望人們發表不利於他們的言論。只要有礙於他們統治的,一律封殺。越是這樣,我們越應該通過文章給時代留下真*實的記錄,給歷史留下真相的紀實。讓後人看到的歷史不再模糊,謊言也不再大量流布。混淆視聽。讓光明登台,黑暗落幕。

前幾日,某網絡管理公司屏蔽李老師的文字,就是對言論自由的剝奪。寫點真的文字,也讓有些人心裡不安。嗅覺太敏感了。妄圖一手遮天。無視一個勞動者六年的汗水,漠視一個勞動者起碼的尊嚴。必為天下後人所鄙視。

作為一個寫作者,還真該好好珍惜今天相對開放包容的社會。將寫作進行到底。充分行使自己的權利。

在文字的路上走的時間不短了,足有十多年。並沒有多大的雄心,只是任憑心性而行。想寫就寫一篇。數月前,看到博客目錄上作品的數量猛然一驚。沒想到已經寫了那麼多。本來覺得自己是一棵野草,微不足道。在廣闊的天地里,一棵樹的分量都沒那麼重,更何況一棵野草呢?

既然天地給了生長的空間,不能轟轟烈烈的,那就平平淡淡的。把人生當成一場修行。得不得道,沒什麼緊要。只要一點一滴的積累,就能接近夢想。不必太在乎鮮花與掌聲。人的境遇、因緣,豈能強求?哪怕有一天枯萎了,還不能攀登上峰巔。就想想泰戈爾的話,寬慰自己:天空沒有痕跡,而我已飛過。

內心的需要才是第一位的,名利只能靠後。汪曾祺就說過,發表不發表倒不重要,重要的是自己非寫出來不可。寫出來,自己玩。有人瞧瞧,可以。沒人看,就自己把玩,品味。這就是沒有功利的藝術人生了。雖然有時不免寂寞,但更多的時候,心情是舒暢的。這就是美好的人生,圓滿的人生。

六百篇當然抵不過百萬言。與那些高山大川,更是不可同日而語,相提並論。也無需妄自菲薄。高山大川有壯美的風景,小丘小溪也自有新鮮的味道。站在一個小高度,難以飽覽天下春色。下一步,就再接着走。向着七百篇,甚至上千篇前進。想來那時,會看到更多秀麗的景色。以前沒萌生這樣的野心,現在不知為何卻有這樣的雄心了。一棵野草的雄心。也許是這六百篇的作用。

並不奢望自己長成一棵參天大樹,只要能長成一棵普通的樹,就心滿意足了。

[1]

作者簡介

王海青,1981年生,山東省濟寧經濟技術開發區疃里鎮人。

參考資料

[1]

作者簡介

王海青,1981年生,山東省濟寧經濟技術開發區疃里鎮人。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