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冬蜜
原圖鏈接  

冬蜜是指蜜蜂在冬天採集釀造的蜂蜜,蜜蜂採集冬蜜的時間一般從每年11月底持續到次年1月上旬,時長只有40天左右。故名稱「冬蜜」。一年之中收穫的蜂蜜還有春蜜、夏蜜,冬蜜最為珍貴。冬季氣溫低,出勤的蜜蜂只有春季的四分之一左右,加上冬季開花的植物較春夏季節減少,從而使得冬蜜更加難覓。因為冬季空氣乾燥,此時的巢蜜濃度比其他季節收穫的巢蜜都要高,所以質量更好。

目錄

種類

我國冬蜜主要有:鴨腳木蜜枇杷蜜野桂花蜜野壩子蜜和秋山花雜蜜。

我國產有冬蜜的產區一般是台灣、福建、雲南、廣東、海南等南方省市。

一般狹義上來講,冬蜜特指鵝掌柴花蜜,也是上述中的「鴨腳木蜜」。原產於中國台灣、福建、雲南、貴州、四川、西藏、廣東、海南等地。一般用它的根和皮曬乾為藥,有祛風除濕,舒筋活絡的功效。[1]

特點

剛取出的蜂蜜正常情況下會有41℃,色澤為花生油一樣的淺琥珀色,除了甜還感覺到味甘而帶特有的苦味。一兩次寒流下來,冬蜜就會很均勻地結晶,變成白色或淺黃色的半固體,好像凝固的豬油。放一點在手心上採,感覺到比較細膩並容易溶化,很有黏性。過了三四個月後苦味會減輕或消失,並隨着氣溫的升高而融化一部分。冬蜜濃度越高質量越好,濃度高的冬蜜存放兩三年都不會變質。[2]

功效

  1. 冬蜜是一種性質微寒的養生食材,它對人類的上呼吸道感染和咽喉腫痛以及扁桃體炎等多種高發疾病,都有明顯預防作用。冬蜜還能加快人體內多種毒素代謝,人們食用它以後有取得特別好的排毒作用。
  2. 冬蜜對人類的肝臟也有明顯的保護作用,它能在人類肝臟表面形成保護膜,可以減少藥物對肝臟的傷害,另外它還能修復受損的肝細胞,提高肝臟解毒功能,有很好的解酒功效,經常食用可以防止肝臟病變,也能降低脂肪肝酒精肝的發病率。
  3. 冬蜜能增強人體的抗疲勞能力,因為動力中含有豐富葡萄糖多糖,它們進入人體以後能轉化成能量,被人體吸收和利用,能促進人類體力恢復,也能提高人類身體的疲勞症狀很快消失。
  4. 平時人們出現消化不良或脾胃不和,以及胃腸功能減退時,也可以多吃一些冬蜜,它不但能為人體補充營養,還能促進消化液分泌,而且能加快腸胃蠕動,更能提高人類脾胃功能,能維持人體消化道健康,提高人類腸胃的消化能力。
  5. 冬蜜是一種能滋陰潤燥,潤肺止咳的保健食材,平時人們使用它以後能消除肺部炎症,也能緩解肺熱肺燥,能防止肺部感染發生,另外,人們出現咳嗽痰,多氣喘等不良症狀時,多吃一些冬蜜還能讓症狀明顯減輕。
  6. 冬蜜對人類的皮膚還有明顯保護作用,它不但能消除皮膚炎症,並能修復受損的皮膚細胞,能加快傷處癒合,它對人類經常出現了真菌性皮炎和皮膚粗糙衰老以及燒傷,凍瘡等多種不良症狀都有一定緩解作用,平時把它加水稀釋以後,直接塗抹在皮膚表面能保護皮膚也能滋養細嫩肌膚。
  7. 患有高血糖和糖尿病的人,不適合大量吃冬蜜,不然會讓高血糖和糖尿病的症狀加重,對身體恢復不利。[3]

區別

  1. 春蜜:一般指的是從2月下旬開始到5月下旬所採收的蜂蜜。春天百花齊放,因此春蜜的品種之分有很多類,比如洋槐蜜、紫雲英蜜、油菜蜜、柑橘蜜、雜花蜜等;春天所產的蜜是由白色至黃色的,氣味清香,味道甜美,質量較好。
  2. 夏蜜:一般指的是從6月下旬到9月下旬採收到的蜂蜜,也叫做伏蜜,許多喬木或是灌木都選擇在夏季開花,荊條蜜是夏蜜的代表,還有很多如葵花蜜、瓜類蜜等。夏天產的蜜色澤多為淡黃色、深黃色至琥珀色,黏稠度大、細膩、氣清香、味甜。
  3. 秋蜜:一般指的是從9月下旬到12月初所採收的蜂蜜。部分花開在秋天,比如蕎麥、木棉花、五倍子等,秋蜜顏色一般都為深琥珀色至暗棕色,氣微香、味微酸、質粘、不透明。
  4. 冬蜜:一般指的是在冬天採收到的蜂蜜,多產自南方地區,比如柃木蜜、鴨腳木蜜,冬天氣候含量,很多花都不會在這個時候盛開,因此數量很小。冬蜜顏色往往是水白色或是白色的,質量上等,其中以野桂花蜜為蜜中上品,號稱為「蜜中之王」。一般來說,冬天生產的蜂蜜蜜濃度比其他季節收穫的蜂蜜要高,百花蜜顏色也比其他季節的要深,含有的礦物質較多,營養成分較全,品質也較好。[4]

相關鏈接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