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鳳凰花 (豆科鳳凰木屬植物)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鳳凰花 (豆科鳳凰木屬植物)

鳳凰木(學名:Delonix regia)是豆科鳳凰木屬的植物。又名影樹、鳳凰樹、鳳凰花、金鳳、火鳳凰、洋楹、紅花楹(廣州)、火樹、紅火楹、火焰樹、森之炎等,原生非洲馬達加斯加,在台灣、海南、雲南、廣東、廣西、福建等地均有分布。

野外屬瀕危物種,目前已由人工引種栽培,被廣泛栽種為觀賞樹。

基本信息

  • 中文名; 鳳凰花
  • 拉丁學名; Delonix regia
  • 界; 植物界
  • 門;被子植物門
  • 綱;雙子葉植物綱
  • 目;豆目
  • 科;豆科
  • 亞科;蘇木亞科
  • 族;雲實族
  • 屬;鳳凰木屬
  • 種; 鳳凰木 花語離別,思念

目錄

1 形態特徵

▪ 取名原因

▪ 花期

2 毒性

3 種植

4 文化傳說

形態特徵

鳳凰木為熱帶植物。植株高大,可達20米以上。性喜高溫、多日的環境,必需在陽光充足處方能繁茂生長。花大呈紅色,連花萼內側都呈血紅色,四瓣伸展約8厘米長,第五瓣直立稍大及有黃及白的斑點,雄蕊紅色,花萼腹面深紅色,背面綠色。花序為總狀花序,呈傘房狀排列,花萼和花瓣皆5片,聚生成簇。開花後結出一條條長形豆莢果,長可達60厘米,成熟後呈深褐色,木質化,內藏40-50粒細小的種子,每顆平均只有0.4克重,種皮有斑紋,有毒,不可誤食。葉片是二回羽狀複葉,呈羽片對生,15-30對,每羽片有小葉20-40對。小葉為長橢圓形,基部歪斜,葉緣是全緣,葉端圓鈍。葉片是薄紙質,葉面平滑且薄,為青綠色,葉脈則僅中肋明顯。

樹形為廣闊傘形,冬天落葉時,多不勝數的小葉如雪花飄落。和許多豆科植物一樣,鳳凰木的根部也有根瘤菌。

為了適應多雨的氣候,樹幹基部長有板根出現。鳳凰木適應熱帶氣候,耐旱及可在有鹽分的環境生長。

鳳凰花火鳳凰樹的花。火鳳凰又名紅花楹、火樹,五月開花,花五瓣,花大美麗,呈鮮紅色帶黃暈;花開時滿樹結花,火紅一片,與綠葉相映成趣。

取名原因

五月天,山花鬧春,火紅的鳳凰花,就像一團一團的火鳳凰的羽毛。枝頭上的花瓣卻開得又紅又大,一團一團的花瓣裹起來,就像一串串燃燒的氣球.查閱相關資料,獲悉:鳳凰花,又名紅花楹、火樹,蘇木科落葉大喬木,熱帶觀賞花樹,原產馬達加斯加。樹幹高達20米,樹冠半圓形,五月開花至夏末,花五瓣,花大美麗,呈鮮紅色帶黃暈;花開時滿樹結花,火紅一片,與綠葉相映成趣。因其葉如飛凰之羽,花若丹鳳之冠,故取名鳳凰。

鳳凰花,花落而其色不褪;花開花落時,枝頭地上火紅一片其景觀甚為壯美。原來鳳凰花和鳳凰有着同樣的悽美壯麗之色彩,叫人憐愛,使人着迷。

鳳凰木在很多現時生長地區為視為移植品種,在澳大利亞更被當作侵入品種,部分原因是其闊大的樹冠及濃密的樹根阻礙其他品種在其下生長。在印度鳳凰木被稱為高莫哈樹(Gulmohar)。鳳凰木的豆莢在加勒比海地區被用作敲打樂器,稱為沙沙(shak-shak)或沙球。

花期

花色鮮艷如火,布滿樹梢,異常醒目。花瓣五瓣,花謝瓣落,樹下宛如鋪上一層紅毯,令人動容,花期為5至7月。花瓣、花萼可作成美麗的蝴蝶作品,栩栩如生。樹冠成傘形,樹形甚美,大樹有板根。莢果木質,長達50厘米,甚硬,成熟變暗褐色,為昔日孩童的玩具。成熟的莢果自裂成二片,種子彈出自生。 鳳凰花是汕頭、台灣台南的市花,廈門的市樹,馬達加斯加國花、國樹。

毒性

花和種子有毒。小孩誤食種子中毒後有頭暈、流涎、腹脹、腹痛,腹瀉等消化道症狀。莖皮的水提取物對貓和猴有催吐作用和中樞神經的抑制作用。花的醇、水提取物有滅蛔蟲作用。有毒成分不明。花含類胡蘿蔔素。種子含溶血卵磷酯(lysolecithin)等磷酯類化合物。莖皮含赤蘚醇(erythritol)、白矢車菊甙元(1eucocyanidin)。誤食會造成腹痛、腹脹、腹瀉、頭暈、流涎等症狀。

種植

鳳凰木為熱帶樹種,宜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也耐瘠薄。

為強陽性樹種。不耐寒。只生長於霜期不到5-10天的地方。耐高溫高濕。通常在春初落葉,約在春末夏初發芽。

播種法:3月中下旬播種。可粗放管理。病蟲害較少。主要害蟲為夜蛾。

文化傳說

鳳凰花:海南大學的校花,廈大的校花。汕大的校花。

開滿美麗的校園。廈大的鳳凰花一年開兩季,一季老生走,一季新生來。9月份的鳳凰花常被人忽略但是6月底7月初綻開的火紅的鳳凰花卻讓無數即將離開廈大的學子無限惆悵。因此,「鳳凰花開」也就代表了畢業離校這份難捨的不了情。

鳳凰花是廣東省汕頭大學的校花,種於汕頭大學校訓碑後面,每年六月份汕大學生畢業,會在鳳凰花樹下拍照。

鳳凰花是海南大學的校花。鳳凰木(Delonix regia),豆科鳳凰木屬的植物。原生非洲馬達加斯加。野外屬瀕危物種。在海南大學海甸校區和儋州校區為常見的觀賞品種落葉喬木。

杳杳靈鳳,綿綿長歸。悠悠我思,永與願違。萬劫無期,何時來飛?

道經有云,西方衛羅國蓄有一隻靈鳳,能化人形。王有長女,字曰配瑛,十分憐愛這隻鳳凰。數年之後,王女忽而有胎,王覺得古怪,怒而斬下鳳頭,埋於長林丘中。王女傷心不已,不久之後,誕下一名女嬰,女嬰落地能言,反而很得王的喜愛。那以後許多年,王女一直鬱鬱寡歡,某日天降大雪,王女因為思憶靈鳳,來到長林丘中,唱起歌來,或許是歌聲太過悲戚,感動了天地,靈鳳竟死而復生,帶着王女一同飛入雲端……[1]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