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與生物分子電子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分子與生物分子電子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東南大學吳健雄實驗室)隸屬於教育部,位於六朝古都南京市,教育部直屬的全國重點大學東南大學校園內,交通便利。 實驗室所在的學科為生物醫學工程。1993年經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准為我國第一個生物電子學博士學位授予點,1995年被江蘇省評為省級重點學科,1997年經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准成為生物醫學工程一級學科博士點。1998年該學科被批准設立博士後流動站[1]。2002年被教育部評為國家重點學科。
介紹
發展
分子與生物分子電子學實驗室是由我國著名電子學家韋鈺院士建立的,籌建於1983年,於1985年5月正式成立。1992年6月與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物理研究所一起由國際著名物理學家吳健雄博士授名為吳健雄實驗室,同年被教育部批准為分子與生物分子電子學開放研究實驗室,1997年作為教育部開放實驗室參加並通過國家重點實驗室的評估,被評為"良好",1999年經教育部審定,更名為分子與生物分子電子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2001年獲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創新研究群體基金"資助,2002年作為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再次參加並通過國家重點實驗室評估,被評為「優秀」。
實驗室以國際前沿交叉學科「生物電子學」為主要研究方向,主要包括:生物信息材料與器件、生物信息獲取和傳感、生物信息系統和應用。研究內容涉及分子(納米)有序材料及其製備、分子有序結構的組裝與表徵、分子/納米器件的研究、生物(納米)材料及其應用、生物電活性器件、單分子與單細胞的檢測、生物傳感器、微陣列芯片技術、微流體生物芯片、生物信息學、仿生信息處理系統及應用、大腦信息系統的建模和應用等。
成就
近年來,實驗室承擔和完成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項目、重點項目,863高技術項目、「八五」、「九五」和「十五」攻關項目等一批國家級的重大科研任務;在國際重要的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數百篇,獲省、部級科技成果獎數項,批准發明數十項。培養博士研究生數十餘名(其中3人獲全國百篇博士論文,2人獲江蘇省優秀博士論文),出站博士後研究人員20餘名,接待國際重要學者講學百餘次,主持召開全國性學術會議多次,中美、中日雙邊學術會議各一次,國際性學術會議二次,主編國際學術刊物多期、參編專著三部。與美、日、德、英、法、瑞士等國家的相關實驗室開展了廣泛的合作研究,並聯合培養博士生。
研究方向編輯
本實驗室的研究方向為生物電子學,屬於信息科學與生命科學這二大學科的前沿交叉領域。具體研究方向:生物信息材料與器件、生物信息獲取和傳感、以及生物信息系統和應用。這裡所述的生物信息材料為具有信息獲得、處理、轉換、存儲和傳輸等功能的分子材料或仿生分子材料。這些材料大多為有機分子或生物大分子、能夠形成有序的納米結構、並顯示出獨特的功能。生物電子器件包括由生物信息材料構建的分子電子器件和由電子器件構建生物醫用器件。生物信息的獲取和傳感主要指生物體系中各種化學量的檢測,特別是高靈敏度、高通量、以及適時原位檢測。生物信息系統包括三個方面。以基因[2]調控、蛋白質相互作用網絡等分析為主的分子信息系統、以分子計算為主的仿生信息處理系統、以及以腦信息處理系統建模和應用。
視頻
分子與生物分子電子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339個博士後流動站獲批!哪些高校表現優秀?,搜狐,2019-10-26
- ↑ 什麼是基因?基因與健康到底有什麼關係?,搜狐,2019-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