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分析化學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分析化學( analytical chemistry ),是開發分析物質成分、結構的方法,使化學成分得以定性和定量,化學結構得以確定。定性分析可以找到樣品中有何化學成分;定量分析可以確定這些成分的含量。在分析樣品時一般先要想法分離不同的成分。分析化學是化學家最基礎的訓練之一,化學家在實驗技術和基礎知識上的訓練,皆得力於分析化學。

分析的方式大概可分為兩大類,經典方法和儀器分析方法。儀器分析方法使用儀器去測量分析物的物理屬性,比如光吸收、熒光、電導等。儀器分析法常使用如電泳、色譜法、場流分級等方法來分離樣品。當代分析化學着重儀器分析,常用的分析儀器有幾大類,包括原子與分子光譜儀,電化學分析儀器,核磁共振[1],X光,以及質譜儀。儀器分析之外的分析化學方法,現在統稱為古典分析化學。古典方法(也常被稱為濕化學方法)常根據顏色,氣味,或熔點等來分離樣品(比如萃取、沉澱、蒸餾等方法)。這類方法常通過測量重量或體積來做定量分析。

歷史

無機化學的知識在19世紀逐漸系統化,當時永斯·貝采利烏斯發明分析天平,使測量得到的實驗數據更加接近真實值,也可以用實驗的事實來證實化學定律。永斯·貝采利烏斯把測定原子量的很多新方法,新試劑,新儀器引用到分析化學中來,使定量分析精確度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而後來人們都尊稱他為分析化學之父。

在定性分析方面,1829年德國化學家海因里希·羅斯編寫了一本《分析化學教程》,首次提出了系統定性分析方法。這與目前通用的分析方法已經基本相同了。而到18世紀末,酸鹼滴定的各種形式和原則也基本確定。

而對於分析化學的一個重要部分光譜分析,則是從牛頓開始的。牛頓從1666年開始研究光譜,並於1672年發表了他第一篇論文《光和色的新理論》。從此,觀察和研究光譜的人也越來越多,觀測的技術也越來越高明。而在1825年英國物理學家塔爾博特製造了一種研究光譜的儀器,對鹼金屬火焰進行研究,發現了元素有特徵光譜的現象。後來德國科學家羅伯特·本生與古斯塔夫·基爾霍夫利用本生燈發現了元素銫和銣。光譜學作為分析化學的一個重要分支從此誕生。

進入20世紀之後,隨着科學技術和工業的發展,新的分析方法--儀器分析產生了,包括吸光光度法,發射光度法,極譜分析法,放射分析法,紅外光譜,紫外可見光光譜,核磁共振等現代化分析方法。這些分析方法超越了經典分析方法的局限,幾乎都不再是通過定量化學反應來確定成分含量,而是根據被檢測組分的物理的或化學的特性(如光學[2]電學放射性等方面的特性),靈敏度可以達到很高的水平。

目前分析化學還處於第三次變革,這意味着分析化學不再局限於測定物質的組成和含量,而還要對物質的狀態,結構,微區,薄層和表面的組成與結構以及化學行為和生物活性等到做出瞬時的追蹤,無損的和在線監測等分析及過程控制。甚至是要求直接觀察原子或分子形態和排列。

視頻

分析化學 相關視頻

復旦大學 分析化學
分析化學緒論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