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仔麵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切仔麵為臺灣小吃,與擔仔麵 (擔仔麵)的相似。亦有寫為趩仔麵[1]
早期台灣社會,有人挑著擔子,二頭各放一個四方編織的竹籠,放著食材及煮食用具餐具及水桶。沿街叫賣吃食,如麵茶,豆花,擔仔麵及切仔麵。
"遇見客人招呼了,擔子放下來之後,師傅坐在小竹椅上,拿出竹簍先塞點豆芽菜的,再抓一把油麵或是意麵上去,竹簍進湯鍋「料理」之後倒進碗裡,再勺一匙湯,加點肉燥,上面丟二片白煮肉片,可能還有半個滷蛋。"[2]
名稱由來
切仔麵的名稱是因其煮麵的動作而來,閩南語發音較近似「qiē lā mǐ」,起鍋時為了瀝乾水分,會先用力的把竹勺子上下「沏刷」幾下,甩開水份,再把麵倒入碗中。也因發出「切、切、切」聲,後人就稱為「切仔麵」[3]。
食材
主要材料:油麵,高湯,韭菜,豆芽菜,滷蛋
調味料:豬油1/4杯、紅蔥頭6粒、香菇6朵、絞肉1斤、白醬油半杯、鹽1茶匙、胡椒粉1/ 2茶
視頻
參考文獻
- ↑ 鹿港黑松趩仔麵,報料公社,2019-11-07
- ↑ 趩仔麵 切仔麵 與擔仔麵,blog.udn,2015/12/03
- ↑ ﹝新北市蘆洲食記﹞周烏豬切仔麵 傳承第四代,蘆洲切仔麵開山鼻祖古早好滋味,痞客邦,Feb 24 Sat 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