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禦寇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列禦寇(前450年-前375年),或稱列圄寇,春秋時期鄭國人,道家學派的先驅者,人稱列子,主張「貴虛」[1]。
人物生平
列子,姓列,名禦寇,鄭國圃田(今河南省鄭州市)人,在古籍中又寫作列圄寇、列圉寇或子列子,東周威烈王時期人,與鄭穆公同時。戰國時期哲學家、思想家、文學家,道家代表人物。終生致力於道德學問,曾師從關尹子、壺丘子、老商氏、支伯高子等。隱居鄭國四十年,不求名利,清靜修道。列子對中國人思想影響甚大。列子才穎逸而性沖澹,曲彌高而思寂寞,浩浩乎如馮虛御風,飄飄乎如遺世獨立。在先秦諸子中對生命表現出最達觀,最磊落的就是列子。主張循名責實,無為而治。列子的活動時期應該是約於戰國早中期間,與鄭繻公同時,晚於孔子而早於莊子。列子聚徒講學,弟子甚眾,一次,列子往謁南郭子時竟挑選「弟子四十人同行」,可知列子後學眾多。從《莊子》中可以看出列子學派在戰國中後期影響很大。《淮南子·繆稱訓》:「 老子學商容,見舌而知守柔矣;列子學壺子,觀景柱(測度日影的天文儀器)而知持後矣(《列子·說符》:「子知持後,則可言持身矣。」)。」
先秦道家創始於老子,發展於列子,而大成於莊子。列子先後著書二十篇,十萬多字,《呂氏春秋》與《尸子》皆載「列子貴虛」,但依《天瑞》,列子自認「虛者無貴」。徹底的虛,必定有無(空)皆忘,消融了所有差別,也就無所謂輕重貴賤等等概念。在先秦曾有人研習過,經過秦禍,劉向整理《列子》時存者僅為八篇,西漢時仍盛行,西晉遭永嘉之亂,渡江後始殘缺。其後經由張湛搜羅整理加以補全。今存《天瑞》《仲尼》《湯問》《楊朱》《說符》《黃帝》《周穆王》《力命》等八篇,共成《列子》一書,其餘篇章均已失傳。其中寓言故事百餘篇,如《黃帝神遊》《愚公移山》《夸父追日》《杞人憂天》等,都選自此書,篇篇珠玉,讀來妙趣橫生,雋永味長,發人深思。後被尊奉為「沖虛真人」。是介於老子與莊子之間的道家學派重要傳承人物。
《列子》[2]一書深刻反映 了夏末周初交替與春秋戰國社會文化生活的各個方面。《列子》可以說是一篇恢宏的史詩,當時的哲學、神話、音樂、軍事、文化以及世態人情、民俗風習等等,在其中都有形象的表現,《列子》保存了神話傳說、音樂史、雜技史等眾多珍貴的先秦史料。是先秦散文的代表作之一。
莊子曾在《逍遙遊》中說「夫列子御風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後反。彼於致福者,未數數然也。此雖免乎行,猶有所待者也。」列子可以「御風而行,泠然善也」,似乎練就了一身卓絕的輕功。因為莊子書中常常虛構一些子虛烏有的人物,如「無名人」「天根」,故有人懷疑列子也是「假人」。不過《戰國策》《尸子》《呂氏春秋》等諸多文獻中也都提及列子,所以列子應該實有其人。
列子弟子存名者有伯豐子、百豐、史疾。
列子故里
列子故里位於河南鄭州市東區的圃田一帶。2009年6月,位於鄭州市管城區圃田鄉的列子祠成為市級文保單位。
視頻
列禦寇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諸子百話】列子 | 貴虛:從虛靜中尋找真實 ,搜狐,2019-02-11
- ↑ 列子,古詩文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