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初辦雜誌,一炮打響(徐峰)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初辦雜誌,一炮打響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圖片網

《初辦雜誌,一炮打響》中國當代作家徐峰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初辦雜誌,一炮打響

光靠拉廣告,開發處也支撐不了多久,當然如果只拉廣告不辦實體,那成立「開發處」沒有任何意義。安徽日報社開發處要開發新項目,就必須創辦公司。時任開發處辦公室主任的徐光學和易副處長商量,先創辦一個「安徽省華安經濟文化開發公司」再說。說干就干,徐光學和「開發處」的其他同志分頭跑工商局、稅務局,只用半個月時間,就把公司的所有證照辦好了。1988年8月下旬,安徽省華安經濟文化開發公司正式掛牌。緊接着,徐光學親自起草安徽省華安經濟文化開發公司的章程、規章制度等,包括公司人員的組成財務制度。有了章程的約束和制度的保障,公司就可以正式運行了。

既然掛名叫「經濟文化開發公司」,那麼該公司經營的項目就既要同經濟掛鈎,又要同文化掛鈎。什麼樣的項目最適合呢?徐光學突然想到在眾多的祝賀廣告單位中有安徽省專利局,「專利」可是由知識產生的,可再從知識轉化為經濟效果。於是,徐光學提出一個大膽的設想,安徽省華安經濟文化開發公司同安徽省專利局聯合創辦一份「專利雜誌」,專利雜誌既含有經濟概念,又含有文化成份,與安徽省華安經濟文化開發公司的名稱正好吻合。


徐光學把這個大膽的設想講給易副處長聽,當即得到贊同。他在易副處長的支持下,很快同安徽省專利局取得聯繫。安徽省專利局見有人想通過辦雜誌來宣傳專利,又不用省專利局花一分錢,那當然同意。安徽省專利局下設的安徽省專利協會更是支持安徽省華安經濟文化開發公司這一舉措,答應為每期雜誌提供若干條專利消息。於是,安徽日報社「開發處」同安徽省科學技術協會簽訂合同,創辦《適用專利技術》雜誌。雜誌內容涉及項目適用範圍,技術關鍵,實施可能性,對項目實施所需投資、設備、成本、市場需求量、利稅等基本分析。雜誌充分發揮新聞單位自身優勢,努力推廣新技術,及時傳播有用的資料信息,讓專利技術成果及時地動用到生產實踐中去,收益於社會。徐光學初步估算,如果有2000個訂戶,每期訂價5元,那麼一期的總金額在10萬元左右,這樣《適用專利技術》雜誌就可以收回成本,雜誌社就可以正常運轉;如果再進一步擴大發行,增加訂戶,其利潤更加可觀,訂戶越多,印刷雜誌成本就越低,利潤就越大。

於是,安徽省華安經濟文化開發公司成立了《適用專利技術》雜誌辦公室。辦公室成員由徐光學、張雲亮、李永和為主要成員,還聘請了著名畫家王士龍先生擔任雜誌藝術總設計。大家很快就把專利雜誌辦了起來。

如何把雜誌辦得有聲有色,成了徐光學天天考慮的問題。很快,第一期專利雜誌初稿出爐。但要印多少份,徐光學心中沒有數。他知道專利雜誌有市場,但不知道這個市場有多大。為了安全,第一期專利雜誌沒敢大量印刷。為了把專利雜誌辦好,並能夠迅速發展,擴大影響,增加訂戶。徐光學又在想新的主意。他想,自己在合肥默默地辦專利雜誌,最多在報紙上發幾條安徽省華安經濟文化開發公司創辦專利雜誌的廣告。不關心專利的人根本不看這條廣告,而專利專業人士卻又不一定能看到。怎麼辦才能使雜誌在專利行業里打開市場呢?徐光學想到安徽省專利局。省專利局一定與一大批擁有專利知識的人和正申請過專利的人有聯繫。通過省專利局,安徽省華安經濟文化開發公司一定能聯繫上那些人。於是,又一個有拓展意義的想法進入徐光學的頭腦中。他找易進副處長,說:

「我有一個辦法,只要我們花少量的錢,就能很快地把我們的雜誌推出去。」

「你又有什麼新招?」易副處長問。

「我想讓你同我一塊出馬,到省專利局跑一趟。」徐光學說。

「幹什麼?」

「我想以省專利局為依託,以我們安徽省華安經濟文化開發公司為主體,把全省各地市專利局負責同志請到合肥來,開一個有關'專利』的會議。所有的費用由我們安徽省華安經濟文化開發公司來承擔,這樣,我們一下就能讓雜誌在全省專利領域占領市場,怎麼樣?」徐光學說出自己的想法。

「好呀。老徐,真有你的,我請你到安徽日報社開發處來工作,算是請對人了。」易進拍着徐光學的肩膀笑着說。

「只是多動動腦筋而已。」徐光學謙遜地笑了笑。

「謙虛,謙虛。」易副處長說。

「如果能得到省專利局的贊同,那我們接下來的工作就要忙了。說是開個有關「專利」的會,可我們是主體。」徐光學冷靜地分析道。

「行,什麼時候去省專利局?我陪你一道去。」易進乾脆地答應着

「明天就去,幹事就要說干就干。」徐光學說。

第二天,徐光學和易進來到省專利局,同專利局以及專利協會的負責同磋商,並達成共識。專利局同意以協會名義召開各地市專利局負責同志會議。

會議定在半個月後召開,地點定在合肥稻香樓賓館。在半個多月準備時間里,安徽省華安經濟文化開發公司忙碌起來。辦公室主任徐光學把各項工作分配到人:副處長易進同志全面負責,徐光學本人和同辦公室里的李永和負責搜集整理與會議相關材料、草擬合同和相關的文字打印,張雲亮科長負責最新一期《適用專利技術》材料審定、編寫和發稿工作,畫家王士龍為會場做了美術設計

會議籌備時間短,材料搜集有困難,都沒有嚇倒安徽省華安經濟文化開發公司的同志們。為了保證會議開得有分量,有質量,有收穫,徐光學等人夜以繼日地忙碌着。終于于大會召開前夕,將一切安排就緒。

大會安排了三天時間,第一天報到、第二天開會、第三天上午繼續開,中午會議結束;實際會議時間是一天半。在安徽省華安經濟文化開發公司和安徽省專利協會的共同努力下,大會如期舉行。9月的合肥和往常一樣,沒有什麼特別之處。在滾滾車流中,全省各地市的專利局負責同志齊集合肥稻香樓賓館。他們的到來,對安徽省華安經濟文化開發公司來說卻是一次發展的機遇。

大會開幕前夕,易副處長、徐光學主任、張雲亮科長以安徽省華安經濟文化開發公司辦公室名義去稻香樓賓館看望各地來的同志,同時帶去安徽省華安經濟文化開發公司新出的《適用專利技術》雜誌,每一位來賓都發一份。徐光學心裡非常清楚,這是宣傳專利雜誌的最佳時期。

第二天,大會正式開始。安徽省專利局領導、安徽省專利協會的負責同志以及安徽省華安經濟文化開發公司的負責人易進副處長、辦公室主任徐光學等在主席台就座。大會由徐光學主持,由省專利局和專利協會的負責同志做發言。徐光學代表安徽省華安經濟文化開發公司《適用專利技術》雜誌社在大會上講話。這個大會開得熱烈隆重,開得很成功。這次大會既是一次全省性的專利界朋友聚會的大會,也是一次促進安徽省專利技術發展的盛會。當然,這次大會的籌辦主體----安徽省華安經濟文化開發公司----收穫也不小,通過這次大會,該公司同各地市專利局簽訂了200多份合同,每份合同都訂閱10份以上專利雜誌。這樣,十幾萬元的訂雜誌費就算收回來了。同時安徽省華安經濟文化開發公司與安徽省專利協會以及全省各地市科技專利人員還簽訂另一份加入專利網合同。安徽省華安經濟文化開發公司與安徽省專利協會聯合成立了「安徽省專利技術服務網」。在網上公布國家最新的專利技術,公布全國各地科研單位及社會的發明成果。安徽省華安經濟文化開發公司不定期向各入網單位提供產品包銷技術項目,提供國內外技術市場供需項目專訊。條件是每個入網單位,要訂一年(12期)安徽省華安經濟文化開發公司的刊物《適用專利技術》雜誌即可。

安徽省華安經濟文化開發公司辦的《適用專技術》雜誌同安徽省專利技術服務網聯動,刊登上網單位的產品,介紹入網的廠礦企業,努力為企業當好參謀。這一方面是宣傳廠礦企業,另一方面也是擴大《適用專利技術》雜誌的影響,同時,又像廣告一樣能為雜誌社創收,使雜誌的自身的經濟效益和其社會效益都獲得了豐收。

對於專利技術,徐光學本也感到陌生,但是他不怕,他努力接受挑戰。為了把專利雜誌辦得好上加好,他不斷學習與專利技術有關的專利法規,了解國內外專利技術發展的狀況,努力使自己成為專利技術領域的行家裡手。

後來,徐光學正式調入安徽日報社,他一直堅持辦《適用專利技術》雜誌。1993年年底,徐光學被擢升為「開發處」副處長,他同時還兼任《適用專利技術》雜誌主編。此間,他撰寫與專利技術有關的文章,發表在《適用專利技術》雜誌上,如《中國專利,世紀末的回眸》《指導·交流·推廣·服務》(這兩篇文章收在2007年徐光學的散文集《心語足音》里)[1]

作者簡介

徐峰,真名徐光學,詩人、作家,1949年10月生,安徽桐城魯谼山人,畢業於成都理工大學,中共黨員,高級經濟師,有23年軍旅生涯,曾榮立三等功。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