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剔銀燈與歐陽公席上分題(宋朝范仲淹詩作)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剔銀燈與歐陽公席上分題(宋朝范仲淹詩作)

范仲淹詩作
圖片來自搜狗網

范仲淹的這首詞寫的是對歷史的評價、對人生的看法,是為詞之別調。然而,作者尚未完全擺脫詞為「小道」、「末技」的世俗之見的影響,這就決定了本篇的風格必然是戲謔的。上片大意是,昨天夜裡讀《三志》,不禁笑話起曹操、孫權、劉備來。

詩詞原文

昨夜因看蜀志。笑曹操孫權劉備。用盡機關,徒勞心力,只得三分天地。屈指細尋思,爭如共、劉伶一醉。人世都無百歲。少痴呆、老成尩悴。只有中間,些子少年,忍把浮名牽繫。一品與千金,問白髮、如何迴避。

詩詞注釋

【注釋】:范仲淹的這首詞寫的是對歷史的評價、對人生的看法,是為詞之別調。然而,作者尚未完全擺脫詞為「小道」、「末技」的世俗之見的影響,這就決定了本篇的風格必然是戲謔的。上片大意是,昨天夜裡讀《三志》,不禁笑話起曹操、孫權、劉備來。他們用盡權謀機巧,不過是枉費心力,只鬧了個天下鼎足三分的局面。與其像這樣瞎折騰,還不如什麼也別干,索性和劉伶一塊兒喝他個醺醺大醉呢。下片則化用了白居易《狂歌詞》的詩意,人生一世,總沒有活到一百歲的。小的時候不懂事,老了又衰弱不堪。只有中間一點點青年時代最可寶貴,怎忍心用來追求功名利祿呢!就算作到了一品大官、百萬富翁,難辭白髮老年將至的命運!全篇純用口語寫成,筆調很詼諧,似乎是赤裸裸宣揚消極無為的歷史觀、及時行樂的人生觀和一派頹廢情緒。實際上它是詞人因政治改革徒勞無功而極度苦悶之心境的一個雪泥鴻爪式的記錄。

人物生平

早年經歷

范仲淹先祖是唐朝宰相范履冰,世居邠州。范仲淹高祖范隋,唐懿宗時渡江南下,任麗水縣丞,時逢中原兵亂,遂定居吳縣(今蘇州市)。

五代時,曾祖和祖父均仕吳越,父親范墉早年亦在吳越為官。宋朝建國後,范墉追隨吳越王錢俶歸降大宋,任武寧軍節度掌書記。


淳化元年(990年),范墉因病卒於任所,母親謝氏貧困無依,只得抱着兩歲的范仲淹,改嫁淄州長山人朱文翰,范仲淹也改從其姓,取名朱說(yuè)。

苦讀及第 大中祥符四年(1011年),范仲淹得知家世,傷感不已,毅然辭別母親,前往南都應天府(今河南商丘)求學。[3]數年寒窗生涯後,范仲淹已博通儒家經典的要義,有慷慨兼濟天下的抱負。

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范仲淹以「朱說」之名,登蔡齊榜,中乙科第九十七名,由「寒儒」成為進士,被任為廣德軍司理參軍,掌管訟獄、案件事宜,官居九品。鑑於已有朝廷俸祿,范仲淹便把母親接來奉養。天禧元年(1017年),范仲淹以治獄廉平、剛正不阿,升為文林郎、任集慶軍節度推官,便歸宗複姓,恢復范仲淹之名(一說,天聖六年—1028年,范仲淹服母喪後方更名)。 [1]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