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化纖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化纖的全名是化學纖維,指的是用天然的或人工合成的高分子物質為原料製成的纖維。根據原料來源的不同,可分為以天然高分子物質為原料的人造纖維和以合成高分子物質為原料的合成纖維[1]

分類

人造纖維、合成纖維

定義

用天然的或人工合成的高分子物質為原料製成的纖維[2]

注意事項

化學纖維的製備,通常是先把天然的或合成的高分子物質或無機物製成紡絲熔體或溶液,然後經過過濾、計量,由噴絲頭(板)擠出成為液態細流,接着凝固而成纖維。此時的纖維稱為初生纖維,它的力學性能很差,必須經過一系列後加工工序才能符合紡織加工和使用要求。後加工主要針對纖維進行拉伸和熱定形,以提高纖維的力學性能和尺寸穩定性。拉伸是使初生纖維中大分子或結構單元沿着纖維軸取向;熱定形主要是使纖維中內應力鬆弛。濕紡纖維的後加工還包括水洗、上油、乾燥等工序。紡制長絲時,經上述工序即可卷繞成筒;紡制短纖維時還須增加捲曲、切斷和打包等工序。

人造纖維主要有粘膠纖維、硝酸酯纖維、醋酯纖維銅氨纖維和人造蛋白纖維等,其中粘膠纖維又分普通粘膠纖維和有突出性能的新型粘膠纖維(如高濕模量纖維、超強粘膠纖維和永久捲曲粘膠纖維等)。

合成纖維主要有聚酰胺6纖維(中國稱錦綸尼龍6),聚丙烯腈纖維(中國稱腈綸),聚酯纖維(中國稱滌綸),聚丙烯纖維(中國稱丙綸),聚乙烯醇縮甲醛纖維(中國稱維綸)以及特種纖維(包括用四氟乙烯聚合製成的耐腐蝕纖維,耐200℃以上溫度的耐高溫纖維,強度大於10克/旦、模量大於200克/旦的高強度、高模量纖維,以及難燃纖維、彈性體纖維功能纖維等)。20世紀50年代開展合成纖維的改性研究,主要是用物理或化學方法改善合成纖維的吸濕、染色、抗靜電、抗燃、抗污、抗起球等性質,同時還增加了化學纖維的品種。

參考文獻

  1. 化纖有道詞典
  2. 天然纖維的相關定義和用途個人圖書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