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北京大學生態中心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北京大學生態中心(Institute of Ecology, Peking University; 以下簡稱生態中心)成立於2018年6月,隸屬於北京大學。是掛靠在城市與環境學院的實體機構,也是北京大學生態學科雙一流建設的實施單位。生態中心堅持「學術為先、育人為本、服務社會、守護自然」的理念,負責整合北京大學生態學科資源,建設北京大學生態學教學與研究平台,開展高水平的科研、教學和社會服務[1]工作。

簡介

北京大學生態研究中心的研究工作將聚焦生態學領域的重大基礎理論問題,爭取在全球變化及其生態效應、生物多樣性的形成和維持機制、生物多樣性與生態系統功能和服務、保護基因組學等方向取得國際一流的科研成果。

北京大學生態研究中心也將重點研究水陸生態系統[2]修復及生態保護中的實踐問題,服務國家生態戰略。另外,野外科研與教學平台建設也是該研究中心的任務之一,旨在培養高素質生態學人才。

主要研究方向

生態中心目前的主要研究方向有全球變化生態學、植被生態、生物多樣性、古生態學、生態遙感與模型、生態化學計量學、地下生態學、景觀生態學與生態規劃、可持續生態學、動物生態學、植物生理生態學以及理論生態學。生態中心的中期目標是:建立國際化創新型人才培養機制,形成國際領先的具有中國特色研究團隊;建成具有世界聲譽的生態學科,部分領域進入國際一流大學前列;形成在國內外有重要影響的生態政策智庫。

生態中心現有教員36人,其中PI教員27人,包括中國科學院院士3人(其中雙聘院士1人)、長江特聘教授3人、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5人、國家優秀青年基金獲得者3人、青年拔尖人才1人,以及新引進助理教授和副研究員各2名。生態中心計劃在2022年前引進教員10-15名。根據主要研究方向,生態中心設立7個教研室。

科研成果

近幾年生態中心教員主持重點研發專項(973項目)3項、科技基礎性工作專項1項、創新群體1項(連續資助3期)、傑出青年基金3項、優秀青年基金3項、重點基金6項,科研總經費超過1億元,人均每年約80萬元;以北京大學為第一署名單位SCI論文500餘篇。2018年,生態中心在高水平國際期刊上發表學術論文多篇,如在PNAS雜誌發表論文5篇、在Nature Communications 發表3篇,在Nature Climate Change、Nature Geoscience、 Nature Plants、Nature Ecology and Evolution以及Science Advances等各1篇。

在研究與教學的基礎建設方面,生態中心已具備植物生理生態學測定、孢粉分析、樹木年輪分析、植物形態與解剖、植物化學與土壤化學分析、植被數量分析、分子生態系等實驗和模擬條件;同時,作為北京大學「地表過程與分析模擬教育部重點實驗室」的一部分,生態中心擁有先進的生態學過程分析的實驗條件,包括一個集科研和教學實習為一體的野外定位研究站——「北京大學地球環境與生態系統塞罕壩實驗站」和三江源野外工作定位站。這些條件為開展從微觀到宏觀的研究和教學提供了良好的基礎。在服務國家需求方面,通過科技政策諮詢、參與國家政策決策,為我國氣候談判、草原可持續發展、城市生態規劃、[生態文明建設以及生物多樣性保護實踐等方面作出了重要貢獻。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