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北京大學空間物理與應用技術研究所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北京大學空間物理與應用技術研究所成立於2002年,其前身是成立於1960年的地球物理系空間物理學專業。目前研究所固定人員15人,其中中科院院士1名,傑青優青3名,在讀博士後、研究生30餘人。擁有基金委創新研究群體和教育部「2011計劃」重點領域協同創新團隊[1]

主要科研方向為

空間物理學、空間環境與空間天氣學和空間探測技術。科研成績達到國際先進水平,曾獲得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3次)、教育部自然科學一等獎、中科院自然科學一等獎、軍隊科技進步一等獎、北京市自然科學一等獎、北京市科技進步二等獎等國內科研獎勵,並獲得國際空間委員會Vikram Sarabhai獎(2次), 美國地球物理協會(AGU)國際獎, 歐空局(ESA)傑出科學家獎。

研究所具備開展空間探測有效載荷的研發能力,具有空間能量粒子探測器標定,測試等試驗條件。研究所的衛星觀測資料分析數據中心,積累了大量日地空間的衛星觀測資料和分析軟件。並且,研究所具有多站(5台站)的電離層和中高層大氣觀測台網,開展了電離層高頻多普勒效應、電離層閃爍、電波吸收和GPS總含量等觀測項目。

空間物理與應用技術研究所國際合作主要方向為

空間探測有效載荷研製:能量粒子探測器, 中性成分成像器,高能粒子探測器,無伸杆磁強計;

空間天氣,空間物理訪問學者:行星際、磁層、電離層等研究方向國外著名研究機構和大學具有博士學位[2]的科研與教學人員。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