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物理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地球物理 |
中文名稱;地球物理學專業 外文名稱;Geophysics 專業代碼;070801 專業層次;本科 學科門類;理學 專業類別;地球物理學類 修學年限;四年 授予學位;理學學士 |
地球物理,是以地球為對象的一門應用物理學。這門學科自20世紀之初就已自成體系。到了20世紀六十年代以後,發展極為迅速。它包含許多分支學科,涉及海、陸、空三界,是天文、物理、化學、地質學之間的一門邊緣科學。[1]
基本信息
作為一個天體來研究地球,地球物理學和天體物理學是分不開的;研究地球本身的結構和發展時,地球物理學又和地質學有很密切的聯繫。但地球物理學所探討的範圍遠不止此,它還包括研究地面形狀的大地測量學,研究海洋運動的海洋物理學,研究低空的氣象學和大氣物理學,研究高空以至行星際空間物理學,研究地球本體的固體地球物理學(或叫做地體學),還有一些較小的分支,如火山學、冰川學、大地構造物理學等等。這些學科中,有的又各有獨立的分支。人造衛星出現後,地球物理現象的觀測擴展到了行星際空間。行星物理學是地球物理學的一引伸,但它所要解決的問題,離地球越來越遠了。
地球物理學,如果狹義的理解,指的就是固體地球物理學。這一般又可分為兩大方面:研究大尺度現象和一般原理的叫做普通地球物理學,利用由此發展出來的方法來勘探有用礦床和石油的,叫做勘探地球物理學(或物理探礦學)。應用於工程地質勘探、工程檢測的發展為工程地球物理學,應用於環境探測和監測及環境保護而形成的環境地球物理學。地球物理學形成了獨立的分支學科:地震學、重力學、地電學、地磁學,還有正在發展可能形成地熱學。(雲南省地球物理學會 胡家富提供)
研究內容
地球物理學用物理學的原理和方法,對地球的各種物理場分布及其變化進行觀測,探索地球本體及近地空間的介質結構、物質組成、形成和演化,研究與其相關的各種自然現象及其變化規律。在此基礎上為探測地球內部結構與構造、尋找能源、資源和環境監測提供理論、方法和技術,為災害預報提供重要依據。已故著名地球物理學家趙九章先生是這樣形容地球物理學的——「上窮碧落下黃泉、兩處茫茫都不見」。
地球物理學的研究內容總體上可以分為應用和理論地球物理兩大類。應用地球物理(又稱勘探地球物理)的研究範圍比較廣泛,主要包括能源勘探、金屬與非金屬勘探、環境與工程探測等。勘探地球物理學利用地球物理學發展起來的方法進行找礦、找油、工程和環境監測以及構造研究等,方法手段包括地震勘探、電法勘探、重力勘探、磁法勘探、地球物理測井和放射性勘探等,通過先進的地球物理測量儀器,測量來自地下的地球物理場信息,對測得的信息進行分析、處理、反演、解釋,進而推測地下的結構構造和礦產分布。勘探地球物理學是石油、金屬與非金屬礦床、地下水資源及大型工程基址等的勘察及探測的主要學科。
理論地球物理研究對地球本體認識的理論與方法。如:地球起源、內部圈層結構、地球年齡、地球自轉與形狀等,具體包括地震學、地磁學、地電學、地熱學和重力學等。理論地球物理學通過地震波場和電磁波場探測發現了位於上地幔的軟流層,為活動論的新的地球觀提供了惟一站得住腳的理論依據;通過全球大地熱流量的測量圈定了熱的洋脊和冷的消減帶,結合古地磁研究結果和大洋中脊的條帶狀磁異常特徵,為海底擴張和大陸飄移學說提供了令人信服的佐證;通過全球地震活動性和震源空間分布特徵、全球重力、地磁和地熱測量,為板塊邊界的劃分提供了準確的依據;綜合各種全球性的地球物理觀測結果,對地球熱狀態、岩石圈熱結構和流變性質提供了新的認識,為一直懸而未決的板塊運動驅動機制問題的解決提供了新的依據。
本專業培養具備堅實的數理基礎和較系統的地球物理學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受到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的基本訓練,具有較好的科學素養及初步的教學、研究能力,能在科研機構、高等學校或相關的技術和行政部門從事科研、教學、技術開發和管理工作的高級專門人才。業務培養要求:本專業學生主要學習地球物理學方面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受到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方面的科學思維和科學實驗訓練,掌握地球深部構造、地震預測、地球物理工程、能源及礦產資源勘察等研究與開發的基本技能。
主要課程
地球物理學(地震學、重力學、地磁學、地電學)、高等數學、概率論,數學物理方程,線性代數,地球物理觀測、地質學、連續介質力學、計算機及信息處理等。主要實踐性教學環節:包括主要課程的實驗和實習,如測量學實習等。野外地質實習、畢業實習等,一般安排6-12周。學習時間為期四年。
開設學校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北京大學、中國地質大學、中國石油大學、吉林大學、同濟大學、山東科技大學、中南大學、成都理工大學、中國礦業大學、長江大學、雲南大學、大慶石油學院、西安石油大學、南京大學、長安大學、防災科技學院 西南石油大學 東華理工大學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