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北京市建築材料工業學校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北京市建築材料工業學校原圖鏈接來自 學來幫 的圖片

北京市建築材料工業學校始建於1955年,是2008年為止北京市唯一一所面向新材料和現代製造業的國家重點 [1]中等職業學校和首批北京市現代化標誌學校。學校先後被授予「北京市及全國職業教育先進單位」。學校位於京城西南郊的琉璃河古鎮,占地175畝,建築面積為10多萬平方米,綠化覆蓋率87%,運動場地面積約1.5萬平方米,教學及生活設施一應俱全。圖書館藏書16萬餘冊 ,其中專業圖書達10萬餘冊。在校生達5000餘人。

師資隊伍

北京市建築材料工業學校多年的發展和完善使學校目前擁有一支一流的師資隊伍。在155名的專任教師中,有研究生31名、本科生124名。高級職稱55名、中級職稱75名、中高級職稱占專任教師的83%[2]。市、校級學科帶頭人和骨幹教師有48名。學校貫徹名校有名師的辦學理念,每年都增加對教師培訓的投入,使學校教師的整體水平和教科研能力呈逐年上升趨勢,學校已形成了具有職業特色的雙師型師資隊伍。

北京市建築材料工業學校作為一所跨越了半個多世紀風雨的老校,學校在傳承文明的同時,也在積極地開拓創新。推進「以就業為導向、以能力為本位」的教學改革。加強實踐教學,實施產教結合,推動學生實訓的社會化。在教學管理上,實行了學分制,分層教學,提高選修課比例,體現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在教學方法上,為了提升學生的職業技能,踐行學生在「學中做」和「做中學」的項目教學法,使學生的就業能力大大提高。

專業設置

北京市建築材料工業學校在專業建設方面,學校堅持科學發展觀,適時地調整專業結構。改造老專業,開發新專業,使學校由過去傳統的製造業專業,轉變為以生產、營銷和服務業為主體的專業鏈發展方向。學校現已形成了新材料、機電技術和信息技術三大類專業方向,共19個專業的格局。按照三大類專業方向建立了與之相配套的材料與建築工程、機械與電氣工程和信息與管理工程三大實訓基地、19個實訓中心和52個實驗室。經過幾年的努力,學校已形成了作為北京市現代化標誌性專業的數控技術應用專業和作為北京市骨幹特色專業的硅酸鹽工藝及工業控制專業。發展了作為北京市和教育部培養技能緊缺型人才的數控實訓基地,建成了填補全國職教行業空白的中控物理仿真中心。目前學校已是全國建材行業教學指導委員會的秘書長單位和北京市高職中專數控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的主任單位。

辦學理念

北京市建築材料工業學校適應時代的要求,整合教學資源,實行開放式辦學,實施「走出去,引進來」的發展戰略。積極開展多渠道、多層次的辦學模式。推行學歷文憑與職業資格證書並重的雙證書制度,做到教學內容與職業技能鑑定標準接軌。並且面向社會廣泛開展各種技能培訓、進行成人教育,實現校企合作和國際合作辦學等多種模式。目前學校擁有國家勞動和社會保障部特有工種職業技能鑑定站等11個大類100多個培訓項目。北京市建築材料工業學校還成立了校內藝術團、電視台以及其他社團組織,為學生的多元發展提供了廣闊的發展平台。北京市建築材料工業學校平均每年為社會各行業提供約1萬多人次的職業培訓,真正實現了職業教育的功能化和社會化。同時也為學校的發展壯大提供了有力的人力資源和後續保障。畢業生就業率每年都達95%以上。自建校以來,先後為社會輸送了3萬多名畢業生。

視頻

北京市建築材料工業學校 相關視頻

北京工業大學建築工程學院的師資力量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