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北京市朝陽區垂楊柳中心小學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覓知網 的圖片

北京市朝陽區垂楊柳中心小學始建於1962年,原校址位於朝陽區垂楊柳中街。隨着基礎教育的優質化、規模化發展,學校不斷壯大,現已擁有垂楊柳、金都、武聖校區、本部四個校區,共100個教學班,240名教師,3000多名學生,是一所規模較大的素質教育[1]示範學校,朝陽區南部最具影響力的優質品牌學校。

學校簡介

學校的教師團隊有凝聚力,研究力和戰鬥力,在學校領導班子的帶領下,緊緊圍繞「讓生命陽光般燦爛」的辦學理念,遵循「易知易行、和諧發展「的管理思想,堅持「好習慣,好人生」特色教育的研究實踐,開放國際教育交流的窗口,迎接國內外教育團體到校參觀、學習、交流,連續三年開設了第二外國語課程(西班牙語),得到學生、家長的肯定和北京市教委國際教育交流中心的稱讚。學校不斷地給師生搭設成長發展的舞台,拓展知識,增長見識,鍛煉膽識,培養心智,為師生的可持續健康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2020年5月,入選北京市中小學科技教育[2]示範學校名單。

文化

四十多年來,學校始終把全面育人,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放在首位,形成了嚴謹的校風、教風、學風,取得了驕人的業績:被評為朝陽區首批教學管理先進校、朝陽區首批示範校、全面實施素質教育規範管理先進校、北京市文明禮儀示範校、全國校園文化先進學校……學校自2003年至今,堅持開展「好習慣,好人生」主題教育,已成為學校特色項目,以此,轉變教師育人觀念,塑造學生良好的習慣

教育是為了讓所有人都能在教育中獲得精神成長,誠如辦學理念所言——「讓生命陽光般燦爛」。學校應該成為一個充滿熱情、充滿朝氣的「生命場」,應該成為師生和諧發展的「陽光地帶」,時時刻刻把對師生的關注放在第一位。太陽積聚力量,噴薄而出,放射萬道光芒,師生也應該在學校這個陽光地帶中積蘊力量,成為「具有身心健康、友好交往、自主教育能力」的陽光教師、「具有身心健康、友好交往、自主學習好習慣」的陽光男孩、女孩。

願踐行「讓生命陽光般燦爛」理念的垂楊柳中心小學的師生們,每天能夠自豪地說出「我自信,我陽光」!

規模

如今的垂楊柳中心小學已經成為朝陽區一所規模較大的花園式學校,一校三址,1600餘名學生,120名教職員工。其中中學高級教師2人,全國優秀教師1人,市級骨幹教師2人,區級學科帶頭人3人,區級骨幹教師7人,學區級骨幹教師22人,校級骨幹教師24人,有3名教師榮獲紫金(禁)杯班主任稱號。

金都校區占地面積10699.96平方米;楊柳校區低年級部占地面積 3551.18平方米,高年級部占地面積4423.61平方米。

理念

為了更好的發展,學校在全國教育策劃委員會的指導下,進一步明確了「讓生命陽光般燦爛」的辦學理念,老師們以「成為具有健康身心、友好交往、自主育人三方面能力的陽光教師」為目標,愛崗敬業、關愛學生,刻苦鑽研、嚴謹篤學,勇於創新、奮發進取,淡泊名利、志存高遠,以「培養具有健康身心好習慣、友好交往好習慣、自主學習好習慣的陽光男孩(女孩)」為己任,為了教育的明天,為辦人民滿意的學校而努力。

辦學理念是 讓生命陽光般燦爛

伴隨着時代改革的進程,垂楊柳中心小學也迎來了不斷感悟教育理念 不斷修煉成長蛻變的開拓時期。學校不斷豐富學校特色教育的內涵,原先的特色建設側重於德育層面。近兩年來我們將其進一步拓展進課堂教學,着力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我們以校區為單位加強質量建設,立足常規,立足課堂,實施規範管理並逐步走向精細化。圍繞學校的辦學理念和辦學特色,抓「一中心」、「二雙基」、「三生」、「四進」「五關注」課堂,穩步提升教學質量。

一中心——以學生髮展為中心。

二雙基——在教學中體現基礎知識、基本技能的訓練

三生——生活的課堂、生命的課堂、生動的課堂。

四進——習慣培養進課堂、學習方法進課堂、有效訓練進課堂、人生觀教育進課堂。

五關注——關注學生差異,培養智商,注重情商;關注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的持久性,為學生的可持續學習力奠定基礎;關注在學生原有的學習基礎上建構新知,知彼所欲才能有教意;關注各年級好習慣培養的鏈接點,上下銜接習慣自然;關注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發展思維提升智慧

榮譽

學校先後被評為全國校園文化先進校;北京市精神文明先進單位;北京市文明禮儀示範校;北京市特色教育優秀校;北京市教育科研先進校;朝陽區素質教育優質示範校;朝陽區教育教學管理先進校;朝陽區國際教育窗口校;學校又被民進北京市委指定為西部教師培訓基地;鄭丹娜班主任工作室成為了朝陽區優秀班主任培訓基地。在北京市教委、北京晨報和人民教育網聯合舉辦的人民心中的好學校評選中,被評為北京市最具發展力和影響力的學校。2020年5月,入選北京市中小學科技教育示範學校名單。

2020年10月,評為2020年全國青少年校園冰雪體育傳統特色學校。

2021年6月17日,朝陽區垂楊柳中心小學黨總支被中共北京市委評為北京市先進基層黨組織

發展歷史

1962年,這一年垂楊柳小學成立了。校舍是用蓋人民大會堂的余料蓋起的一座小樓。建校之初,僅有6個班,260名學生,14名教職工。

1963年根據朝陽教育局的安排,垂楊柳小學遷入坐落於垂楊柳中街的新校舍,垂楊柳小學改名為垂楊柳第一小學。

1978年,垂楊柳學區建立,垂楊柳第一小學改名為垂楊柳中心小學。

2003年,與垂楊柳三小合併,成為一校兩址的學校;

2008年接收朝陽區百子灣金都杭城小區配套學校,學校規模進一步擴大,成為一校三址的較大規模學校;

2010年2月,垂楊柳中心小學迎來了朝陽區重點引進的教育管理人才,現任校長佟旌。

這期間,學校先後接收垂楊柳第四小學和水南莊小學共達14個教學班,為使資源合理利用最大化,學校三個校區間通過拆並班級等工作進行了資源整合。

歷經五十年奮鬥,如今的垂楊柳中心小學已經成為朝陽區一所規模較大的花園式學校,一校三址,1600餘名學生,120名教職員工。其中中學高級教師2人,全國優秀教師1人,市級骨幹教師2人,區級學科帶頭人3人,區級骨幹教師7人,學區級骨幹教師22人,校級骨幹教師24人,有3名教師榮獲紫金杯班主任稱號。

1966年至1976年,十年文革,在複課鬧革命的年代,學校依然狠抓教學,研究氣氛蔚然成風,老師們主動做研究課、公開課,大家互評研討、共同提高。學校的成績一直在學區名列前茅。

70年代中期,也就是在1977年恢復高考後、1978年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的那段時間,奮鬥在垂楊柳中心小學的老師們白天為學生上課答疑解惑,夜晚備課、批改作業。無論多忙、多累,老師們始終精神抖擻,毫無怨言。

在建國30周年的時候老師們一起利用下班時間排練文藝節目,辦展覽,一起群策群力,商討文藝節目,最後在學區的匯報演出中取得了優異的成績,體現老師富有青春活力的心態和積極向上的追求!

在學校建校中,老師們個個都是主力,休息時間自己動手粉刷牆壁、用鋸末清掃樓梯和樓道,目的就是為學生營造一個美好的教學環境。學校由原來的校址遷至後來的垂楊柳二中校址時,老師們帶領各自的教學班級,自己把課桌椅搬往新的校舍,同時又請來自己的家人一起打掃教室的衛生,使學校面貌煥然一新。

改革開放後,在歷任校長的指導下,學校積澱了較為深厚的文化底蘊,取得了一定的辦學經驗,形成了具有一定內涵的管理文化。學校在「讓生命陽關般燦爛」的辦學理念指導下,先後被評為首都文明單位、北京市文明禮儀示範校、北京市健康促進校、北京市少先隊信息工作先進單位、北京市敬老文明模範校、朝陽區教學管理先進校、朝陽區首批小學素質教育示範校、校本課程先進校、朝陽區教育系統勞動獎狀、德育管理規範化優秀學校等榮譽稱號。

湧現出劉飛、塗桂慶、鄭丹娜等一批優秀教師,其中鄭丹娜老師榮獲紫金杯班主任特等獎,並獲得全國先進工作者、全國模範教師、全國優秀班主任、孟二冬式教師等光榮稱號。校長劉飛兩次獲得首都勞動獎章和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的殊榮。現任佟旌校長是朝陽區重點引進的教育管理人才。

2019年5月,北京市朝陽區義務教育資源有所調整,垂楊柳中心小學教育集團勁松分校、馨園分校、景園分校正式掛牌 。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