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北川地震遺址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北川地震遺址

中文名;北川地震遺址

開放時間;全天開放

門票價格;免費

著名景點;博物館

所屬國家;中國

所屬城市;四川省綿陽市

適宜遊玩季節;四季皆宜

北川地震遺址位於四川省北川縣,東接江油市,南鄰安縣,西靠茂縣,北抵松潘、平武縣,面積2867.83平方公里(國土詳細面積2869.18平方公里)。縣人民政府暫時駐安縣安昌鎮 ,轄4個鎮(曲山、擂鼓、通口、永安)、16個鄉(桂溪、香泉、貫嶺、禹里、壩底、小壩、片口、白什、開坪、都壩、馬槽、墩上、青片、漩坪、白坭、陳家壩)、1個民族鄉(桃龍藏族)。2009年3月23日,上海市支援《北川國家地震遺址博物館》規劃項目策劃組提交專家組審定的《北川國家地震遺址博物館策劃與整體方案設計》已原則通過,建設資金一經劃撥,將即時開建。該報道中表明,《方案設計》所指北川國家地震遺址博物館控制面積為27平方公里,以"永恆北川"為主題。

512汶川地震之後變成廢墟的北川老縣城,現在是汶川地震遺址的核心景區。 「5·12」汶川特大地震災區里,北川老縣城地震遺址是唯一整體原貌保留下來的,是受災最嚴重,破壞類型最全面,次生災害最典型,遇難人數最多的區域。

==序言介紹 縣城作遺址 博物館在任家坪

北川地震遺址

整個地震遺址博物館項目由遺址區和博物館共同組成,《方案設計》將北川遺址博物館規劃範圍分為三個層次,分別為核心區、控制區和協調區。建議縣城和任家坪都應納入保護的核心區,其中縣城整體作為遺址區,博物館設在任家坪。

任家坪雖距縣城約2公里,但因北川中學教學樓整體坍塌,在整個抗震救災過程中,同樣發生了許多感人的事跡。《方案設計》依據上述理由,將規劃核心區定為遺址博物館項目主體功能範圍,包括縣城範圍地震遺址和任家坪地區。具體由三部分組成,包括任家坪地震博物館及綜合服務區,北川縣城遺址保護區,次生災害展示和自然恢復區。

控制區既環境保護與生態修復區,主要包括核心區周邊主要次生災害發生區域。通過生態修復,這一區域將構成核心區整體環境的背景。控制區域為環境保護與生態修復區以外約1公里的範圍,並考慮周邊居民點分布、自然流域劃分等因素。

修復

以潛在影響 採取不同對策

北川地震遺址

《方案設計》指出,地震遺址博物館景觀是由點、線、面組成的山、水城景觀系統,具體可分為周邊山體景觀面、縣城遺址景觀帶、龍尾山景觀帶、堰塞湖景觀帶等,主要景觀節點有三倒拐、河流交匯處、龍尾山等。任家坪、縣城遺址、唐家山堰塞湖,是組成地震遺址博物館的3個核心地塊。

山體景觀面以山林保護為主,滑坡冊體根據其對遺址潛在影響程度採取不同的對策,人工修復或自然恢復等;縣城遺址景觀帶由任家坪與縣城遺址組成,以原真性、系統性為原則;龍尾山景觀帶是遺址博物館標誌性景觀;堰塞湖景觀帶以多種地質景觀、水中森林、峭壁峽谷為特色;縣城遺址河流景觀帶以灘涂景觀、河岸景觀生態修復為主。

地震遺址博物館高山峽谷、地震遺址、羌族文化交相輝映,將以強烈的視覺震撼力,建成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地震遺址博物館、地震教科書。以期讓前往者閱讀自然、閱讀文化、閱讀歷史。[1]

費用

占27平方公里 投資23億北川地震遺址

《方案設計》所指北川國家地震遺址博物館控制面積為27平方公里,整個項目投資估算約為23.45億元。估算範圍主要包括任家坪和縣城遺址及周邊水文、地質災害治理直接相關的區域。

博物館建設分為形成期、發展期、完善期3個階段。從2008年至2010年為形成期,以遺址縣城、遺址現場整體保護為重點,包括任家坪北川中學遺址和縣城遺址,同時建設地震博物館和任家坪及縣城北部服務中心。發展期從2010年至2011年,以完善遺址博物館項目內部重要參觀點及周邊環境為重點,建設縣城內集中的祭奠場所,修復龍尾山整體生態環境,建設過境交通。完善期從2011-2012年,以唐家山次生災害展示和自然恢復區為重點,恢復、重建省道302線,在控制區和協調區內進行整體生態環境培育和生態安全建設。疏通周邊山區道路,建立完整的救災網絡,建設任家坪至唐家山索道

相關視頻

航拍四川北川地震遺址 每天都有人祭奠獻花

參考資料

  1. 走進北川地震遺址觀後感 , 快資訊 2019-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