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北投普濟寺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北投普濟寺

中華民國臺灣)文化資產

圖片來自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基本資料

類別    直轄市定古蹟

種類    寺廟

公告日期  1998/03/25

主管機關  臺北市政府

北投普濟寺,舊名鐵真院,位於臺灣臺北市北投區林泉里的臨濟宗佛寺,於1916年1月落成,列為市定古蹟,是臺灣總督府交通局鐵道部的員工捐款建立。[1]

寺廟環境

  • 從北投中山路步行而下,可望見北投普濟寺聳立在左側對面山坡上。通往此寺的石板梯約八十階,一路為樟樹相思樹所擁罩,門牌是北投區溫泉路112號
  • 寺院種滿七里香、秋蘭、山茶、杜鵑花和仙丹樹。依當地林泉里里長張聿文的話,拐上石階梯後,就感覺到了日本文化的氣息。

寺廟特色

建廟來由

  • 該佛殿建立由來,是日本人為發展北投溫泉建立新北投線,造成許多鐵路工人因工傷亡,鐵道部為悼念逝者、安置亡靈而建。
  • 原寺名來自鐵道部員工村上彰一的諡號「鐵真」:「鐵」意旨鐵道部,而「真」指真言宗信徒。
  • 1915年由鐵道部員工捐款,迅速在1915年12月至次年元月間組合建造完成。此寺昔日是北投鐵道部員工祭祀與休憩聚集場所,裕仁在1923年也來參觀過。因台鐵員工訓練中心就在北投,中心主任陳瑞良就安排課程讓受訓員工知道此寺與台鐵的淵源,「鐵路廟」稱號不脛而走。

建築風格

  • 根據調查,全臺灣除北投普濟寺外,僅花蓮吉安慶修院同屬類似的寺廟。風格折衷了和、唐、禪宗,與觀心寺相若。
  • 大殿建築為單簷歇山式,格局為面寬三開間,進深亦是三間,近正方形。寺前方突出供放置香爐處,日語稱「向拜」,以弧形的海老虹樑與主結構部分相連,在臺灣寺院少有。這種向前伸出的形式,乃江戶時代的建築風格。

文化資產

  • 寫有「普濟寺」的廟匾為1949年更名時,由于右任所題。屋頂屬入母屋造,飾有五圓圈造型的真言宗鬼瓦與懸魚。屋簷下方木條排列整齊,是處理出簷及裝飾簷下的構造物,稱作「垂木」。製成鐘狀的窗戶亦具特色,稱為「花頭窗」。
  • 寺內鋪設塌塌米,供奉千手觀音。大殿懸樑上有紅色花瓶狀裝飾,被認為是台灣工匠添加上去取「平安」之吉祥意。長年由被當地人尊稱為「楊師姊」的楊吳滿管理,據說在她照顧下,寺內物品器皿幾乎無太大變動。
  • 庭院一隅有日本前鐵道部長下村宏撰文紀念村上彰一的石碑,記載稱為「鐵道翁」的村上是大阪府國分寺村人,安政四年(1857年)生、大正五年(1916年)歿,對日本、臺灣鐵道有卓大貢獻。
  • 寺牆上嵌著湯守觀音像,自戰後,寺方不公開此像,直到2017年1月後才首度開放。造型為觀音手執大悲水,下方有烏龜昂首飲水,為依新起町大悲閣的西國三十三番觀音圖之一所設計。根據1909年的《北投溫泉誌》,該像是北投溫泉業者為求保佑,由村上彰一贈送。該像最初供奉於平田源吾的北投天狗庵附近,由臺北堀內商會會長桂光風捐贈觀音堂,於1905年10月17日落成。
  • 北投文史工作者楊燁表示,網路流傳北投普濟寺的建立時間為1905年,但其實是湯守觀音堂的建立年份,因湯守觀音像後來移入了普濟寺內,讓普濟寺誤得了「溫泉守護寺」的美名。
  • 庭院的子安地藏像是主持鈴木雪應任內所立,於1931年4月24日舉行開光。曾被誤會是失蹤已久的湯守觀音像。

寺務概述

  • 1915年參與建寺的妙心寺派臨濟護國禪寺僧人梅山玄秀,於1916年1月鐵真院落成時,向臨濟寺請求,邀請鈴木雪應法師擔任主持。該寺是臨濟宗妙心寺派在臺北布教據點之一。
  • 1918年11月19日在北投去世的溫泉、製陶業者松本龜太郎就是由臨濟宗贈法號「破庵無住禪師」。
  • 1949年格魯派第17世甘珠活佛駐錫時更名,全稱是「靈泉山普濟寺」。其祭祀也轉為純佛教信仰,並未再祭拜亡靈。後來由性如法師接任主持。
  • 1987年前,臺北市政府擬將普濟寺作為中華漢藏文化協會會址,擔任理事長的星雲法師不忍讓原住持遷出,便與悟一法師前往,當面將政府公文撕掉以表示讓寺方續住。第8、9任住持分別是慧明、如目法師。

修復重生

  • 一位在寺內幫忙的張姓信徒曾說,該寺性如法師、蓮航法師兩位師父都從小出家,並在中國大陸大型寺院修行,養成佛僧本應自給自足的理念與習慣,因此普濟寺內的功德箱都放在不顯眼處,也未設任何販賣佛教文物、禮品櫃台,多年來寺中經費大都僅只夠維持日常開銷。住持性如法師很早即決定僱工修漏、翻修屋頂,但奈何寺中經費不夠。
  • 1990年代中期,許陽明開始致力於北投溫泉鄉的重建,曾推崇此寺證明了臺灣文化的包容。1996年,北投國小師生寫請願書給時任臺北市市長陳水扁,並進一步結合了社區力量,促成普濟寺、長老教會北投教堂等北投建築同時被指定為文化資產。1998年3月10日,臺北市政府通過將北投普濟寺、北投台銀舊宿舍、長老教會北投教堂列為市定古蹟,而北投公園石拱橋被指定為紀念性建物。陳水扁特地頒發獎狀表揚北投國小學童、與蔡麗美、呂鴻文、黃桂冠等教師。
  • 由於該佛寺屋頂過高,僧眾保養不易,過去常發生屋頂滴水現象。2000年3月7日,臺北市文化局因接獲主持蓮航法師反映,表示佛寺屋脊及屋簷已剝離且塌陷,於是文化局副局長黃才郎與台北縣政府、國有財產局相關官員前往會勘。
  • 同年11月5日由文化局長龍應台與寺方舉行修繕開工典禮,文化局撥款新台幣六百八十餘萬元,為文化局成立後首宗搶修私人寺廟的補助對象。負責工程的是之前曾修復新莊武聖廟的慶霖營造公司,修護的日式黑瓦來自蘇州瓦廠。
  • 2001年3月13日,農曆二月十九日觀音誕辰,舉行上樑。2001年9月15日舉行修復完工典禮,文化局龍局長主持剪綵,與會包括台北市佛教會淨良及清霖、宋誠、法航等多位法師,及台北市議會副議長費鴻泰、市議員魏憶龍均到場致賀,來自社區的大屯吟社、復興高中以音樂讚頌這棟百年古蹟重生。

外部連結

視頻

2016北投古蹟 普濟寺


參考文獻

  1. 北投普濟寺,台北旅遊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