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風行甬東十月北風烈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北風行甬東十月北風烈》是一首明代古詩。明代詩詞不僅是文學藝術的產物,也是社會現實的反映。許多明代詩人通過詩歌抒發個人情感,表達對社會現象的看法。
在明初,一些詩人開始迴避社會現實,更多地發出位卑諫勿直,直諫君心疑的個人感慨,抒寫世路劍關險,吾志在山林的退隱情懷。而在後期,隨着政治形勢的變化,出現了一些漸漸不滿前七子詩風、尚能卓然自立的詩人,如楊慎[1]、高叔嗣、薛蕙、王廷陳等,他們的詩歌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會現實和個人情感。
“ |
甬東十月北風烈,一夜千家盡為雪。 天明不見江上煙,日午尚覺行人絕。 愁雲靉靆凍不開,孩虎野麋空饕餮。 東家老翁正僵臥,布被如冰腳如鐵。 豈無曲突誰置薪,縱有鶉衣亦不熱。 請翁甲子今幾何,依稀似答耄與耋。 白頭亂髮垂不梳,欲語無聲先哽咽。 猶言願賜一國飢,不獨但緩千絲結。 朝廷委輸陰已空,東南民力誰知竭。 極傷赤子皆捐瘠,老骨存亡真一吷。 憶昔肅皇四十載,玉燭金甌實掀揭。 千年河清聖人出,九地嵩呼天下徹。 拱默遙知八世旂,靈飛最慕三元訣。 已為神藥吸天漿,更造金莖餐玉屑。 龍涎夜夜通赤霄,豹髓時時照丹闑。 阜鄉亭上安期書,柏梁台中王母節。 誰知疥癬解為殃,不謂窮彝忽阽隉。 甌閩吳越入戰場,興化明州勢更切。 城南郭北悄無煙,萬落千村盡流血。 烽火晝突甘泉宮,羽書夜射聊城臬。 天子按劍思頗牧,百道徵兵殲蠢𧕏。 將軍陣前衣縞出,司馬轅門抱刃列。 材官遞盡孤兒亡,更練強兵滿江浙。 十萬千金一日窮,課百輸千萬家滅。 可憐春燕卻歸巢,可惜春農生計拙。 殺氣連天天亦昏,春風何處無離別。 以茲咬骨膏亦焚,涕淚已乾空有舌。 入國豈惟故牆高,問俗大半糟糠缺。 二十年來勢不返,水旱饑寒重愁裂。 此身已知螻蟻親,孫子終飽豺狼穴。 君復何人肯見問,袒臂哀陳便永訣。 朔風怒號海水坼,窮戶桷葉何慘冽。 老夫呵呵終日嗤,世事謔謔誰開說。 看君一片有心人,萬一他年剖忠哲。 |
” |
— [明代]楊承鯤 |
明代詩詞反映社會現實的意義
明代詩詞是明代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們不僅展現了當時文人的才情和情感,也深刻反映了社會現實和人民的生活狀態。明代詩詞的意義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理解:
1. 反映社會矛盾和人民疾苦
明代社會存在着諸多矛盾,包括階級矛盾、土地兼併問題、農民起義等。文人們通過詩歌來表達對這些問題的關注和對人民的同情。例如,有些詩作描寫了農民的艱辛生活和農民起義的原因,表現出對農民的深切同情。
2. 揭露官場腐敗和社會不公
明代的官場存在着許多腐敗現象,如貪污受賄、官僚作風等問題。文人們通過詩歌來揭露這些不公現象,對官場的腐敗進行了深刻的批判。例如,有些詩作通過對官員生活的描寫,揭示了官場的黑暗面。
3. 反映社會變遷和人民生活
明代社會經歷了許多變遷,包括政治制度的變革、經濟的發展、文化的交流等。文人們通過詩歌來記錄這些變化,反映了社會的進步和人民的日常生活。例如,有些詩作描寫了城市經濟的繁榮和市民的生活狀態。
4. 表達文人的情感和理想
明代文人通過詩歌來表達自己的情感和理想,抒發了對國家和民族的熱愛、對美好生活的嚮往等。這些詩作不僅具有文學價值,也體現了文人的社會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
綜上所述,明代詩詞不僅是文學藝術的瑰寶,也是研究明代社會歷史的重要資料。它們反映了明代社會的各個方面,表達了文人對社會現實的關注和對人民疾苦的同情。通過閱讀和研究這些詩作,我們可以更好地理解明代社會的歷史背景和文化內涵[2]。
參考文獻
- ↑ 明代楊慎《臨江仙·滾滾長江東逝水》古詩欣賞及解析 漲知識,搜狐,2019-08-28
- ↑ 第九講:明代文學,搜狐,2017-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