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英雄瞿秋白(蔡漢順)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千古英雄瞿秋白是中國當代作家蔡漢順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千古英雄瞿秋白
俗話說:山有非常之山,水有非常之水。 常州,就是一座有着非常之山和非常之水的地方。常州,又名龍城,位於長江之南,太湖之濱,是歷史上雄奇豪傑之士和風流俊偉之人輩出之地,僅在近現代革命史上,常州就走出了4000多名革命志士,他們的光輝業績和崇高風範,為後世留下了極其寶貴的精神財富。其中「常州三傑」 可以說是其中的佼佼者。
「常州三傑」,即瞿秋白、張太雷和惲代英。瞿氏、張氏、惲氏是晚清時常州的三大望族,於民國時逐漸沒落。他們三人都出生於家族走向沒落的時期,特殊的歷史條件,使他們既有機會接受教育,又因身處社會下層而能夠切身感受到勞苦大眾的痛苦。三個人中,瞿秋白是早期中共的最高領導人之一,張太雷是第一位在共產國際發言的中共代表,惲代英曾擔任過早期中央組織部秘書長、宣傳部秘書長。他們是從常州走出的職業革命家,是英雄人物中的巨擘。
縱觀「常州三傑」 ,張太雷和惲代英黨史早有定論,文人墨客也都有撰文發聲,其光輝事跡,幾乎家喻戶曉,可謂前賢之述備矣。而排首位的瞿秋白,卻默默無聞,少人問津,世人知之甚少。
瞿秋白是一位把全部的精力甚至生命,都獻給了勞苦大眾的人。自從他從家鄉覓渡坐船離開的那一刻,不論是在北京攻讀俄語,還是在俄國當記者,他都廢寢忘食,孜孜不倦,勤奮學習。用他自己的話說:「要為大家開一條光明的路」。「五四」運動暴發後,精通俄文的他,對於馬列主義的傳入,對於開闢中國革命新紀元,傳播馬列主義,點燃革命的星星之火,「為大家開一條光明的路」起到了先驅的作用 ,他像聞一多那樣,說到了,也做到了。
「八七會議」上,瞿秋白受命於危難之間,在白色恐怖中,以一副柔弱的書生之肩,挑起了統帥全黨的重擔,發出武裝鬥爭的吼聲。但是他隨即被王明——這個「自己的人」一巴掌打倒,永不重用。之後他雖從政無門,但報國之心不改。他用文字,繼續着他的報國夢。
他本是一個書生,一個典型的中國知識分子,被排擠離開黨的領導崗位後,短短几年裡譯著竟有五百萬字。他與魯迅先生是生死之交的朋友,他們之間的敬重和友誼,就像馬克思與恩格斯一樣地完美。秋白夫妻到上海,住在魯迅的家中,魯迅和許廣平睡地板,而將床鋪讓給他們。秋白被捕後魯迅立即組織營救,他就義後魯迅又親自為他編撰文集,其裝幀和用料在當時都是第一流的。秋白與魯迅、茅盾、鄭振鐸這些現代文化史上的高峰,可以說是並肩齊驅的,他應該知道自己身軀內所含的文化價值,應該到書齋里去實現這個價值。但是他沒有,他目睹人民沉浮於水火,目睹黨瀕於滅頂,他振臂一呼,躍向黑暗。只要能為社會的前進照亮一步之路,他就毅然舉全身而自燃。這也是他「為大家開一條光明的路」 的具體詮釋。
翟秋白人生雖短,但文人之骨氣,卻表現得淋漓盡致。在他即將行刑被押至長汀中山公署,還信步至涼亭,自斟自飲,談笑自若,說:「人之公餘稍憩,為小快樂;夜間安眠,為大快樂;辭世長逝,為真快樂!」 酒畢,從容走向刑場。沿途一路高唱《國際歌》、《紅軍歌》。到達羅漢嶺後,他盤膝而坐,說:「此地很好」,槍響之際高呼着「中國共產黨萬歲!」「共產主義萬歲!」的口號,以36歲的年輕生命,縱身一躍,劃出一道光亮的弧線。
面對着這位年僅36歲,為了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寧死不屈,英勇就義的卓越領導人,我的心中充滿敬意。瞿秋白這短短36年的人生,卻是一段充滿坎坷的荊棘之路。當他浴血奮戰走上黨的領導崗位,希望能大展救國宏圖之時,迎接他的,卻並不是一帆風順,相反,卻是陷入了更甚的淒風苦雨之中。而他,成了一棵掙扎在淒風苦雨中的小草,一瓣飄搖在風浪中的浮萍,堅強地作着樂觀而倔強的抗爭……
如今距離瞿秋白被害,已有82載,在將近百年的光陰里,不知有多少宮殿成土,也不知有多少人事興廢,而以振興國家挽救民族為己任的瞿秋白,歷史會永遠記住他。
用秋白在《兒時》一文中的話:「生命只有一次,對於誰都是寶貴的,但是,假使他的生命溶化在大眾裡面,假使他天天在為這世界幹些什麼,那末,他總在生長,雖然衰老病死仍舊是逃避不了,然而他的事業——大眾的事業是不死的,他會領略到『永久的青年』。」 他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
如果瞿秋白是一個如李逵式的人物,大喊一聲:「你朝爺爺砍吧,二十年後又是一條好漢。」也許人們早已把他忘掉。 如果秋白的骨頭像他的身體一樣地柔弱,他一被捕就招供認罪,那麼歷史也早就忘了他。革命史上有多少英雄就有多少叛徒。曾是共產黨總書記的向忠發、政治局委員的顧順章,都有一個工人階級的好出身,但是一被逮捕,就立即招供。至於陳公博、周佛海、張國燾等黨的高級領導人物,還可以舉出不少。而秋白偏偏以柔弱的書生之軀演出了一場泰山崩於前而巋然不動的英雄好戲。
古語云:人之將死,其言也善;鳥之將亡,其鳴也哀。瞿秋白卻在行刑之前還高呼着「中國共產黨萬歲!」「共產主義萬歲!」等革命口號,足見其作為革命家的英勇和他對黨的忠誠。試問天下還有誰能與之比肩?答曰,唯秋白一人而已矣!但象秋白這種堅貞不屈、至死不渝的好黨員,卻落得個「左傾機會主義」,甚至被開除出黨,長期含冤受屈的下場,實在令後人感嘆唏噓。
假令秋白活到解放,壽終正寢,後世將失去一個楷模,革命將失去一座豐碑。昔岳武穆、文天祥為信仰捐軀,於是千古上下披故績以留連,念英雄之不再,一往情深。生命不以長短計,而以勇力和氣節存。
瞿秋白,真乃千古英雄也![1]
作者簡介
蔡漢順,廣東省揭陽市人,中國散文家協會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