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華北電力大學圖書館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華北電力大學圖書館的前身是北京電力學院圖書館,始建於1958年,1969年隨學院由北京遷往邯鄲,1971年又遷至保定。1995年9月,由華北電力學院和北京動力經濟學院聯合組建的華北電力大學成立,圖書館名稱也相應改為華北電力大學圖書館,分北京和保定兩地辦館。自2006年1月1日起,北京校區圖書館變更為校本部圖書館[1]

館舍簡介

華北電力大學圖書館由北京和保定兩校區分部辦館。目 前,北京校部和保定校區圖書館館舍總建築面積達3.56萬平方米,各類閱覽座位3580餘個,其中電子閱覽室座位629個。截止到2010年底,全校紙質文獻達180萬冊。全館電子文獻資源豐富,現擁有中外文數據庫40餘個,內容覆蓋了該校各學科專業。收藏有該校博碩士學位論文共5300餘冊,光盤音像資料3萬多件。形成了印刷型文獻與數字化文獻、現實館藏與虛擬館藏互為補充的有機整體。

圖書館在館藏文獻資源建設中堅持兩校區統籌規劃、各有重點、發揮優勢、共建共享的原則,充分利用網絡條件,以相應的管理制度作為保證,使有限的館藏文獻發揮了更大的作用,形成了館舍位於兩地的資源共建共享特色。

北京校部圖書館

校本部圖書館現實行主館和主樓分館兩處辦館。截至2012年底,校本部圖書館館舍總面積15500平方米,閱覽座位1900個,擁有紙質館藏文獻89.03萬冊,其中圖書82.78萬冊,期刊合訂本近6.25萬冊,訂閱中外文期刊1066種、報紙106種。電子圖書和電子期刊的館藏量分別達到了129.60萬冊和14.14萬冊,隨書附帶光盤8000多種,2.5萬片。另購有中國學術期刊[2]、讀秀知識庫、SCI、EI、IEL、ASME、Elsevier等49個中外文網絡數據庫(含鏡像),形成了與該校學科專業相對應,以電力、動力文獻為特色並涵蓋經濟、管理、信息及人文學等多學科多形式的館藏文獻資源體系。

圖書館現有工作人員47人,全部為大專以上文化程度,高級職稱21人,中級職稱24人,初級職稱2人,擔負着為全校師生提供全面而優質的文獻信息服務的工作。 圖書館現設有7部1室: 採訪部、編目部、流通部、閱覽部、期刊部、信息諮詢部、自動化部和圖書館辦公室。

圖書館整座建築為國內外先進的模數式結構,打破了傳統的藏借閱界限,採取大開間布局,全開架式管理。這種開放式借閱一體化格局,在為師生提供良好的閱讀和學習環境的同時,也為讀者方便快捷地利用館藏文獻資源創造了條件。2012年接待讀者123.64萬人次,借還書32.74萬冊。

我館的自動化網絡化建設始於1990年。多年來,我館在經費緊張的情況下,有步驟有計劃地進行自動化網絡化的建設工作。圖書館局域網信息點300多個,PC服務器23台,存儲總容量達40TB,網絡帶寬1000M/100M,公共檢索用計算機27台,電子閱覽室計算機69台,業務用機70台。採用匯文文獻信息服務系統作為圖書館集成管理系統,涵蓋採訪、編目、典藏、流通管理、流通借還、流通閱覽、流通委託、OPAC檢索、連續出版物管理、業務統計、系統管理等業務工作環節,很好地滿足了圖書館業務現代化管理的需要。圖書館網站24小時開放,2012年主頁年點擊率達60萬人次。

為了滿足師生讀者日益突出的學科化、個性化需求,圖書館開展了國內外聯機檢索、科技查新、論文收錄檢索、文獻傳遞、文獻檢索課教學、讀者培訓等高質量、深層次的信息服務工作。其中,華北電力大學科技查新站2004年被教育部授予「教育部部級科技查新工作站(理工類)」,2009年查新站又獲得國家電網公司科技查新資格認證。

作為學校的文獻信息中心,圖書館全體工作人員本着「讀者第一,服務至上,傳播知識,服務育人」的宗旨,不斷擴大服務範圍,優化服務環境,提升服務水平,配合學校建設高水平大學的宏偉目標,建設高水平圖書館,為全校的教學科研工作提供高質量的文獻信息服務和智力支持。

視頻

華北電力大學圖書館 相關視頻

華北電力大學圖書館讀書宣傳月
華北電力大學:靠人才強校,以科研興國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