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華懋公寓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錦江飯店北樓坐落於茂名南路,建築風格典雅端莊原圖鏈接來自 企業 的圖片

華懋公寓(英文:Cathay Mansion),今錦江飯店北樓又稱錦北樓,俗稱「十三層樓」,位於中國上海長樂路189號,長樂路茂名南路路口東南角。它是英國猶太人沙遜所有的新沙遜洋行在上海法租界中心區所建的高級公寓[1],為英國哥特式建築風格。建於1925年,由公和洋行設計,王蓀記營造廠承建,1929年建成,建成時是上海最高的大樓。

1951年,公寓改為上海錦江飯店,成為新中國成立後上海的第一座國賓館。1989年,該樓被列為上海市文物保護單位和第一批上海市優秀歷史建築。現在大樓作為錦北樓,是五星級酒店上海錦江飯店的組成部分。

歷史

華懋公寓所在地皮原屬瑞記洋行的創立者——德籍猶太人安諾德家族。他們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後買下了這塊地皮,但後卻因生意虧空將這裡抵押給了沙遜洋行。大樓於1925年開始建造,1929年與同屬華懋地產公司的位於外灘的華懋飯店一同落成。建成後,因極佳的地段以及出挑的風格,很快便吸引了眾多洋人業主。公寓早先多為英國僑民居住,在抗戰勝利後,杜月笙曾在此居住直至其遷往香港。新中國成立後,公寓被選中成為高級幹部招待所,即上海第一個國賓館[2]。1951年,董竹君將其在1935年創立的錦江川菜館遷入華懋公寓,大樓改名錦江飯店。1989年,大樓被列為上海市文物保護單位和第一批上海市優秀歷史建築。2009年,錦北樓進行重新裝修。

建築特色

華懋公寓為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共14層,高57米(另說13層,高65米),建築面積為21202平方米。建築平面呈「一」字型,唯北面有兩部突出。建築以褐色面磚貼面,間以石料窗框和垂直線條。立面直上直下,並未分段。褐色面磚採用白漿勾線,突出對比。立面鋼窗為方格式,排列整齊,白色窗框,窗樘外口用鏨假石。建築材料均由英商美藝雲石花磚公司提供。但大樓在設計時對地基考慮不夠,現沉降達2米多,故原建築底層今作地下室使用。

大樓內部共有7部電梯,4部位於在樓下大廳,還有運輸梯1部。公寓共有客房384間,從1層分布到10層。各層有12個單間、8個套間,且均有單獨的冷暖氣和衛生設備。10層中有1層配有中、德、美、印度、意、西班牙等不同國家風格的房間。十一層是一個占地800平方米的大餐廳。其內部頂上懸掛皇家古銅式吊燈,四壁裝有蠟燭壁燈。12根立柱和牆角配有古代持盾武士浮雕,為仿英國宮廷式風格。十二層也是餐廳。頂層為廚房,設施、採光、通風都十分良好且內部功能處理明確且用自動小電梯運送食物,並有電話聯繫。

視頻

華懋公寓 相關視頻

優秀歷史建築-錦江飯店
從青樓女子到錦江飯店的創始人,看她傳奇的一生!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