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子論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單子論》,18世紀德國哲學著作。萊布尼茨著。1840年於柏林出版,中譯本1975年商務印書館出版,王太慶譯。
內容簡介
本書系統地論述了作者的單子論。主張單子是構成萬物的最後單元,它既無廣延又無部分,是真正不可分的單純實體。由於沒有部分,就不能由各個部分的組合和分離而自然地產生和消滅,每一單子都沒有可供事物出入的窗口,它們之間是相互獨立的。世界上沒有兩個在質上完全相同的單子,也不存在完全相同的兩個事物。單子與靈魂相類似,具有知覺與欲望,根據其知覺的清楚程度不同而有高低等級之分,最低的是構成無機物的單子,最高級的單子則是上帝。單子之間雖然獨立,但由之構成的事物卻是彼此相互影響、相互作用,從而構成一個和諧整體。這種和諧是上帝創造每一個單子時預先確定的,世界是上帝創造的一切可能世界中最好的世界。
萊布尼茨的單子論是一種客觀唯心主義思想,他所說的單子並不是為個人所具有的主觀精神,而是指充滿宇宙的客觀精神。單子論體系包含了比較豐富的辯證法思想,這些思想為後來的德國古典哲學家所繼承,也受到了馬克思、恩格斯的肯定。
作者簡介
萊布尼茨(Got-tfried Wilhelm Leibniz 1646—1716),德國哲學家、數學家和科學家。生於萊比錫,父親是萊比錫大學教授。15歲進入萊比錫大學攻讀哲學和法學,成績優異。1667年,獲得阿爾特道夫大學法學博士學位,但拒絕接受該校提供的教授職位。離開萊比錫到了紐倫堡,後又到了法蘭克福,受薦到美因茨選帝侯宮庭,開始了政治和外交生涯。1672年,寓居巴黎長達4年,其間訪問過倫敦,到過海牙,結識了阿爾諾、馬勒伯朗士、惠更斯、波義爾、牛頓、斯賓諾莎等著名科學家和哲學家,這是他思想形成的重要時期。1676年,受聘擔任漢諾威不倫瑞克公爵府參議和王家圖書館館長,直至去世。1714年,應王公之約先後寫了兩篇提綱式概述自己哲學觀點的文章,即《自然與神恩的原則》和《單子論》,兩篇內容基本一致,後者較完備。主要著作還有《形而上學談話》、《人類理智新論》、《神正論》。
工具書的特點
1、從編輯目的而言,它主要供查考、檢索而非通讀[1]。
2、從編排方法而言,工具書總是按某種特定體例編排,以體現其工具書性,易檢性。
3、從內容而言,廣泛吸收已有研究成果,所提供的知識、信息比較成熟可靠,敘述簡明扼要,概括性強[2]。
視頻
單子論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工具書,絕不像你想的那樣簡單,人民數字聯播網,2020-05-13
- ↑ 工具書的特徵,豆丁網,2016-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