賣菜書記(汪萬英)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賣菜書記》是中國當代作家汪萬英的散文。
作品欣賞
賣菜書記
「各位親,本周已開始預訂洗新鄉萬壽村蓴菜(包裝2斤裝),預訂時間8月9日至11日,採摘時間8月12日(星期四),領貨時間8月13日(星期五)。需要的親請接龍,聯繫電話17725062622,謝謝!」
1. 劉*2斤已付款
2. 陳*列4斤已付
3. 郎*瓊4斤已付款
……
暑假的一天,朋友拉我進了一個微信群,說在群里可以直接和農戶對接購買農產品,方便、安全、快捷。進群後才知道,這是重慶市石柱縣洗新鄉萬壽村駐村第一書記何敏建的一個目前有468人的農產品微信群,群里發布的信息包括石柱縣洗新鄉萬壽村的蓴菜,河嘴鄉長溝村的綠殼土雞蛋、同心村的麵條,以及農戶個人的葡萄、藍莓、野生菌等農產品信息,接龍購買的人絡繹不絕。
在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戰場上,活躍着一群縣一級及以上的機關事業單位、國有企業等選派的駐村「第一書記」,他們奔走在田間地頭,想群眾所想,急群眾所急,解群眾所難;他們牢記使命,傾心盡力,用真情譜寫最有意義的篇章。何敏就是其中之一。
一
2021年8月一個周五中午12點,驕陽似火赤日炎炎,花草樹葉都熱得低下了頭,一輛小車開進何敏所在單位的石柱縣誌辦院壩停在大門外。身材嬌小結實,頭扎馬尾,戴眼鏡,娃娃臉、皮膚略黑紅潤,身穿紅花圓領衫、黑褲子、黑運動鞋的何敏輕輕打開後備箱蓋,裡面整齊地碼放着灌裝蓴菜、桶裝土雞蛋、盒裝綠殼土雞蛋、散裝麵條、芡粉等農產品。
她小心翼翼地把東西搬到大廳擺「地攤」。雞蛋放在進門右側一個不易被人碰到的角落,130罐兩斤裝的蓴菜整齊地擺在左側靠牆的地上,麵條、芡粉等依次擺好。汗珠密密麻麻地從她額頭沁出,順着臉頰往下流,她抬起胳膊隨手一擦。
「妹,我來拿蓴菜。」一個戴頭盔的中年男子走到她面前。
「好!請簽個字。」何敏拿出登記簿讓他簽字後拿起兩罐蓴菜雙手遞給他。
「謝謝你!這麼熱的天幫我們帶回來。」男子接過蓴菜連聲道謝。
「妹,你來拿蓴菜呀。」何敏對一位身穿白點上衣、紅褲子的年輕女士親熱打招呼。
「她這個蓴菜安逸得很,沒有加任何東西,以前我買過商店裡的蓴菜,加了醋酸,有點酸味,沒這個口感好。」該女士接過用口袋裝好的5罐蓴菜夸道。
「哎呀,我最喜歡吃她帶回來的土雞蛋,口感細膩,跟養雞場那個蛋完全是兩碼事。我一次買一桶幾十百把個,拿去幾家人一分就沒得了。呵呵」一位個子高挑、短髮、藍色連衣裙、氣質不凡的女士邊說邊提走了一桶土雞蛋。
……人來人往,陸陸續續,大廳逐漸熱鬧起來。
一直忙到下午兩點多,肚子咕咕地抗議,何敏才請門衛幫忙看「攤」,自己到附近小麵館吃了一碗麵條後,到縣慈善協會去為村里兩個大病戶申請慈善救助金。她的褲子和鞋襪早上擇蓴菜時被弄得濕漉漉的,她想快點把事情辦完了回家洗澡換衣服。
晚上20:11分,何敏在微信群發了條信息:剛回家就停電了,黑燈瞎火的。群里的微友紛紛對何敏道辛苦,說謝謝。網名「長溝雞蛋」深情地說:「何書記,你為了群眾增收,為了群眾的產品賣出去,不辭辛苦,現在還沒有吃晚飯。為你的奉獻精神點讚。」同時發了鮮花和大拇指表情。
二
深處七曜山半山腰的萬壽村,平均海拔1340米。清晨,遠處和近處的綠油油的大山籠罩着一層薄霧,忽遠忽近,若即若離,像是仙女舞動的輕紗。半山腰的100畝蓴菜梯田裡,一張張橢圓形嫩綠的葉子浮在水面,像羞怯少女張開的雙臂,一朵朵粉紅的花蕾探出水面,晶瑩滋潤、楚楚動人。早上七點半,何敏帶着八九個村民在蓴菜田裡採摘蓴菜。
「採摘蓴菜要把握好節奏。採得過嫩,產量低,效益差;採得老,葉鬆散,苦味重,品質低劣。最好是嫩葉帶嫩芽,如果還帶了花蕾,那更是精品中的精品了。」何敏邊摘邊說。
萬壽村蓴菜產業才開始發展,村民以前沒採摘過蓴菜,何敏和村幹部通過學習後,親自下田邊採摘邊對村民進行培訓。脫貧戶呂仁春、呂文素說,她們最開始一天只能採摘10斤左右,後來越來越熟練,現在一天能採摘40斤左右了。
晚上,駐村隊員和村幹部一起對蓴菜「殺青」;第二天上午剔除雜質和大點的葉子,然後裝瓶運送回石柱縣城,送到消費者手中。
2021年5月12日,根據市、縣的統一安排,何敏從雙風村來到萬壽村繼續擔任駐村第一書記。當她聽說村集體經濟的100畝蓴菜去年、今年都沒有採摘,覺得很詫異,就問「這麼好的蓴菜怎麼沒人來買呢?」村幹部告訴她,因為蓴菜量少,收購的老闆覺得來一趟沒有賺頭就不來了。
她想,鄉村振興的一個重要目的就是增加農民收入,讓他們過上幸福的生活。「這麼好的蓴菜爛在田裡太可惜了,得想辦法把蓴菜變成錢。」於是就出現了本文前面的場景。她從6月中旬開始組織採摘,不到兩個月就賣了蓴菜1900多斤,為村集體經濟創收19000多元,村民增收8000多元。
三
「1月5日-2月8日農產品銷售總計:1.土雞蛋7888個,1.8元/個,共計14198.4元。2.花生628斤,5元/斤,共計3140元。3.紅苕粉880.5斤,5元/斤,共計4402.5元……總計39235.6元。」「萬壽村農戶銷售農產品:5月18日冉瑞梅(麻柳組脫貧戶)50個雞蛋60元,5月27日趙昌發(沙壩組脫貧戶)10斤魚150元……」「萬壽村集體蓴菜:6月12日14斤140元,6月21日107.5斤1075元,6月28日297斤2970元……」
翻開何敏一本近400頁的《農產品》筆記本,每頁密密麻麻詳細記滿了2021年1月-7月農戶姓名,農產品品種、數量、單價和金額,村集體經濟的蓴菜、麵條等的數量和金額,購買者姓名、購買的農產品品種、數量和金額。農產品種類包括雞蛋、鴨蛋、紅苕粉、粉皮、花生、豆類、生薑、洋芋,柚子,糯米、稻穀,蜂蜜,雞、鴨、鵝、魚,牛肉、羊肉,篾篼篼、筲箕、簸箕、竹蓋子等等,讓人心生感動、嘆為觀止。何敏說,她2018年-2020年上門收購和銷售農產品的工作日誌和入戶走訪記錄本,被送到重慶市三峽博物館參加市委市政府主辦的全市脫貧攻堅成果展覽了。
2018年1月-2021年5月,何敏接受組織安排,先後在河嘴鄉長溝村和雙風村擔任脫貧攻堅駐村工作隊第一書記、隊長。除了「兩不愁三保障」、飲水安全、基礎設施等脫貧攻堅工作外,讓她覺得最滿意的是消費扶貧工作。
河嘴鄉距縣城79公里,是離縣城最遠的鄉鎮,因此縣城到河嘴的商販很少。本地街上人口不多,對農產品消費能力有限,不少農戶的農產品賣不出去。
一天何敏去走村串戶,一個農民愁眉苦臉地指着房屋外面圈養的雞鴨對她說:「何書記,你看我們家養的這群雞鴨,一天要撿十幾枚蛋。自己吃不了這麼多,賣又沒人要,變不成錢。蛋時間長了就過(壞)了。真是愁死人了。」回到村上,何敏心想,是啊,這裡土地肥沃,物產豐富,但是沒有銷路,農產品賣不出去,農民怎麼增收呢?採取什麼辦法和手段幫農民把農產品賣出去呢?她為此非常着急,常常茶飯不香,覺也睡不好。
為了幫助農民把農產品賣出去,更好地促進產業發展,何敏開始在微信朋友圈發布農產品信息,發動親戚朋友同學同事來幫忙銷售。
當地里的土豆和花生大量上市時,她又找來電商並帶他們一家一家上門收購。2020年上半年何敏和其他鄉村幹部一起,通過微信朋友圈、綜合服務社、電商平台等,幫助村民銷售雞蛋2000多枚、生薑315斤、紅苕粉1200斤、花生615斤、土豆5536斤,贏得了當地幹部群眾的一致好評。
通過朋友圈、綜合服務社、電商等雖然取得了一定效果,但依然有大量農產品賣不出去。為了擴大銷路,到12月,她手頭的工作相對鬆動點了,就開始大量上門收購銷售農產品,為此還專門建了一個由家人、朋友、同學、同事等組成的、將農產品直接與消費者對接的農產品微信群。這樣,親戚帶親戚,熟人帶熟人,朋友拉朋友,這個微信群不斷擴大,很快由最初的十幾人發展到現在的468人。她每周一至三利用早晚休息時間,上農戶家看貨、訂貨,只要能賣出錢的她都要。星期四大清早開始,農民挨個挨個把各種農產品背來交給她,晚上,駐村工作隊員和村幹部都來幫忙,分路線、分產品打包貼簽,搞到深更半夜。為了解決運輸成本,幫農民多賣點錢,讓消費者買得更便宜,她爭取了郵政幫扶通道,星期五一早由事先聯繫好的郵政專車來拉貨;有時也讓駐村工作隊員、來檢查工作的領導等的小車幫忙帶貨到縣城,把能用上的資源都用上了。今年春節期間,她所帶的農產品更是堆積如山,有一周她幫農民賣出了3000多枚雞蛋。
2018—2020年,她年度考核均為優秀公務員。2020年11月她被授予「石柱縣脫貧攻堅工作先進個人」貢獻獎。
四
得知我要寫何敏的個人傳記,湖北省恩施自治州律師協會副監事長、湖北震邦華廣律師事務所副主任律師冉啟安專門給我寫了一封信,介紹了他與何敏的認識經過和對何敏為農民賣農產品的真摯謝意。
2020年12月底他回老家到妹妹家有事,晚上10點鐘左右,他到雙風村委會附近發現村委會亮着燈,還有個人影在晃動,覺得很奇怪。此時天氣十分寒冷,路邊的野草鋪了一層白晃晃的霜,一股寒風吹來他一個激靈,緊了緊衣服,好奇心驅使他走進村委會。他看見地上高高一大堆雞蛋、花生、芡粉、紅豆、黃豆等農產品,一位中年女士正在分類打包裝袋貼簽。
「你這是在幹嘛呢?」他好奇地問。「這是我們從農戶手中收來的農產品,他們自己不好賣,我在縣城幫他們聯繫了買家。我現在把買家需要的東西分類打包裝袋,明天帶到縣城,送到他們手上。」交談中,冉啟安得知眼前這位女士叫何敏,是縣裡派駐雙風村第一書記。他仔細查看了各種農產品包裝袋標籤上的名字、電話,內心一震深受感動,當時就買了幾十個雞蛋、鴨蛋和10斤紅苕粉、紅豆、粉皮等。冉啟安回到恩施後,專門給何敏發來信息:「感謝何書記為雙風村民做的好事、實事!」此後,經常從何敏手中購買農產品。
「我覺得何敏這個人蠻務實,是一個干實事的人,很能吃苦。作為基層公務員,她能夠站在普通老百姓的角度考慮問題,能夠為農民所想所思,把老百姓的事當成自己的事,這種為老百姓辦實事的務實作風,真的很不錯很難得。」冉啟安在信中由衷地讚許。
2021年4月底,冉啟安從微信群中得知何敏被組織上調派到洗新鄉萬壽村任第一書記了,專門向何敏發去信息:「何書記,我雖然離開家鄉雙風村快四十年了,但從內心代表雙風村村民感謝你、感激你!雙風村村民能夠遇上你這樣的書記,是一種福分。祝願何書記在新的地方工作順利、身體健康、家庭幸福!好人一生平安!!」
這就是一名在外地工作40年的雙風村人對何敏工作的真誠讚賞。
晚風習習,洗新鄉一片靜謐。何敏說,她這個賣菜書記,要把農產品賣得更好賣得更遠。今後在駐村工作中要認真學,努力干,與村支兩委幹部和駐村工作隊一起,把脫貧攻堅成果鞏固好拓展好,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同時她希望更多的人關注農村,農民,農產品,讓農民都過上好日子。 [1]
作者簡介
汪萬英,重慶市石柱縣西沱中學高級教師,重慶市作協會員。